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操心着什么时候开放生育限制的年轻人们为什么不想生娃?

0
分享至

全网关注开放生育限制

近期东北地区即将放开生育限制的消息不断发酵,引起了全网关注,似乎大家都操心着什么时候开放生育限制。

而2020年10月的时候有一份2万人参与的生育调查结果也显示:60%的人支持放开三孩,24%反对,16%中立。

看起来大部分人就等着国家开放生育后准备要三孩了。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有这么多人想要生三孩?

对于这一点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保留意见的,而近期网上出现一个“东北率先探索‘全面放开生育’,你愿意多生吗?”的投票活动也证实了很多人其实是不愿意多生的。

数据显示,本次投票活动共有1566人参与,其中1439人选择了不愿多生,高达91.9%。

虽然参与这次投票的人不多,但是如果我们多去观察身边年轻人的话就会发现,其实不愿意多生娃的人数所占的比例跟这次投票活动是比较接近的,他们占了绝大多数。

甚至现在已经有部分年轻人明确表示不愿意生娃了!

那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一边操心着什么时候开放生育限制,又一边打定主意不生娃呢?

中国的现状

我们先来说说为什么现在会全网关注我国什么时候开放生育限制。

其实这是因为现在大家都已经关注到了一个问题:当前中国人口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出生人口趋势性下滑,老龄化加速到来,人口峰值临近,人口危机渐行渐近。

我国1979-2019年人口出生率从17.8‰降至10.5‰,虽然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行后,当年出生人口攀升至1786万;

但是2017、2018年又分别降至1723万、1523万,2019年再下降至1465万,全面二孩政策效应持续消退。

据预测,未来十年左右随着当前主力育龄妇女规模减少约30%、25-30岁最佳生育年龄妇女将减少超过40%。

再加上晚婚晚育、不孕不育、单身丁克等情况影响,预计到2028年我国出生人口或降至不到1100万;

虽然2029-2036年出生人口减速将会有所减缓,但2037年后将再持续下滑至2050年的800多左右。

而中国出生人口数量急剧下滑将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出现,比如中国的大市场优势将逐渐丧失,综合国力也将受到影响。

此外,随着出生率降低和人口老龄化加快,养老负担日益加重更是会给我个人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

比如当大家都不愿意生娃之后,未来谁给我们养老?

或许有人会说,只要有钱还怕未来没人给我们养老?

但是事实还真就是这样,不管我们多有钱,最终给我们养老的都是人,他们要么是要么是我们的儿女,要么就是别人的儿女。

我们举个比较夸张的例子:按照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生娃的趋势,2040年进入养老第一线的战斗人员,就只有1246万人。

未来不管他们是生产粮食,还是生产衣服,亦或者从事其他行业,但总体数量就只有1246万人这么多。

而我们再有钱,最终还是得由他们来负责照料我们生活中的一切。

这个时候矛盾就会产生了:这个数量的劳动力是很难满足2040年所有人的养老需求的。

或许也正是注意到了这些问题,现在大家都比较支持我国开放生育限制。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年轻人们知道问题存在,也支持开放生育限制,但是自己就是不愿意生娃呢?

这其实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首先来说说最重要的经济压力因素,这个经济压力不仅仅来自于高房价,还包括一些地方结婚的彩礼太重,再加上结婚生娃后需要教育经费,以及盼望孩子成才的焦虑等。

就养一个孩子而言,此前有人专门计算了一下成本:一线城市养个娃两百万是跑不掉的,即使是青岛、西安、长春这样的城市,总成本也在120万到150万左右。

当然,如果生娃之后完全放弃竞争,那么就可以把成本压到很低。只是这种家庭的孩子今后的出路就堪忧了,相信没人人愿意生完娃之后这样做。

其次,当前年轻人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是人口出生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更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追求愉悦自己,比如很多人都会追求更好的教育,通过上大学、读研读博来武装自己;

而且现在相当一部分独身大龄女青年不但拥有足够独立的财务能力,也拥有足够独立的自我意识:不愿将就,宁愿独身,你管不着!

就这样,因为受教育年限增加和观念的改变引发“初婚推迟效应”。

再加上现在思想开放和社会包容性增强,离婚不再是一个“谈虎色变”的话题,当今社会的离婚率比之前要高得多。

而随着结婚晚了、少了,离婚多了,生娃的数量自然也就受影响了,甚至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生娃了。

生了二胎才有资格生三胎

其实现在很多人都支持开放生育限制,这就证明除了确实不想生娃的那少部分人,其他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愿意多生的,只是现在受种种原因影响才选择了少生、不生。

因此,当前在给予年轻人自由选择权的同时,也应该为适婚人群提供保障和社会福利,改进住房、教育、医疗问题,减少因为娶不起和生不起导致的不婚和不生现象。

以当前的情况来看,一是要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当买房压力减轻后,相信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愿意多生娃的。

二是要加大财政教育保障性支出,比如固定每段时间给多孩家庭支付一定金额的育儿补贴,并进行税收减免,减轻家庭育儿的经济压力。

三是要大量建设托育服务,为0-3岁婴幼儿入托提供便利,减轻育龄女性负担,同时要保障义务教育的实行力度,减轻家庭教育负担。

四是要进一步完善女性就业权益保障,对损害女性就业权益的单位进行经济或行政处罚,这也是为了保障女性生娃之后有足够的机会实现自我价值。

当然,想要真正实施这几条措施对我国的经济依赖非常强,不过我们也应该相信以中国目前的发展速度,很快我们就能够看到这些目标一步步实现。

而也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提供有效保障,才会让现在的年轻人愿意去生一胎二胎,才能让他们有资格生三胎。

到那个时候,讨论开放生育限制才有意义,才能真正解决我国人口萎缩的问题!

财经无小事,慧眼辨其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著名女优玩偶姐姐HongKongDoll,被爆料真实面目?

著名女优玩偶姐姐HongKongDoll,被爆料真实面目?

吃瓜党二号头目
2024-06-13 10:15:52
打断妻子多根肋骨,上市公司创始人被公诉!

打断妻子多根肋骨,上市公司创始人被公诉!

中国基金报
2024-06-16 00:09:20
上海这种事也越来越多了!

上海这种事也越来越多了!

吴女士
2024-06-15 14:02:29
奔驰车主持棍打女骑手后续:真实身份及朋友圈曝光,竟是个假富豪

奔驰车主持棍打女骑手后续:真实身份及朋友圈曝光,竟是个假富豪

洛洛女巫
2024-06-15 19:27:00
网传:焚烧电动车现场,黑烟滚滚,网友纳闷,专家学者集体沉默!

网传:焚烧电动车现场,黑烟滚滚,网友纳闷,专家学者集体沉默!

眼光很亮
2024-06-16 08:01:14
22岁卡车司机,带45岁女人跑长途,两人最喜欢经过百里无人区

22岁卡车司机,带45岁女人跑长途,两人最喜欢经过百里无人区

牛城王小帅
2024-06-14 11:45:37
开始了!俄罗斯军人亲属呼吁官员儿子顶替亲人

开始了!俄罗斯军人亲属呼吁官员儿子顶替亲人

亡海中的彼岸花
2024-06-15 08:56:51
人民日报:忙起来,就没那么多迷茫了,只要不懈怠,日子就有奔头

人民日报:忙起来,就没那么多迷茫了,只要不懈怠,日子就有奔头

十三级台阶
2024-06-15 19:29:05
深圳出租车司机哭诉:出车几小时拉不到一个乘客,能否给一碗饭吃

深圳出租车司机哭诉:出车几小时拉不到一个乘客,能否给一碗饭吃

火山诗话
2024-06-16 06:24:37
汪小菲参加华谊晚宴被冷落,马筱梅一举止好圈粉,汪总捡到宝了!

汪小菲参加华谊晚宴被冷落,马筱梅一举止好圈粉,汪总捡到宝了!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4-06-15 16:20:55
荒诞!医学院老师因紧急救人致上课迟到,被罚2000元和评优资格?

荒诞!医学院老师因紧急救人致上课迟到,被罚2000元和评优资格?

走读新生
2024-06-16 00:04:47
凯特王妃穿白衣现身,棱角分明表情严肃,9岁夏公主坐在爸爸对面

凯特王妃穿白衣现身,棱角分明表情严肃,9岁夏公主坐在爸爸对面

译言
2024-06-15 17:58:34
带着家庭作业踢欧洲杯 西班牙16岁天才亚马尔首秀错失进球

带着家庭作业踢欧洲杯 西班牙16岁天才亚马尔首秀错失进球

封面新闻
2024-06-16 07:10:19
中国观众认定的烂片,北美观众当成宝,票房破12亿夺全球冠军

中国观众认定的烂片,北美观众当成宝,票房破12亿夺全球冠军

靠谱电影君
2024-06-15 23:05:02
中国女排3-2逆转世界第一:获8.24分稳固亚洲之王 锁定曼谷总决赛

中国女排3-2逆转世界第一:获8.24分稳固亚洲之王 锁定曼谷总决赛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4-06-15 22:41:33
刚向美国否认完“强迫劳动”,宁德时代就被曝要求员工896,奋斗100天

刚向美国否认完“强迫劳动”,宁德时代就被曝要求员工896,奋斗100天

小萝卜丝
2024-06-16 08:32:04
总决赛G5票价出炉!均价2213美元创纪录 38分惨败后大赚一笔

总决赛G5票价出炉!均价2213美元创纪录 38分惨败后大赚一笔

罗说NBA
2024-06-16 05:56:09
欧洲杯高质量3-1!前国脚董方卓感慨:中国足球已跟不上时代步伐

欧洲杯高质量3-1!前国脚董方卓感慨:中国足球已跟不上时代步伐

黑色柳丁
2024-06-15 23:51:10
欧洲杯一夜2纪录!16岁巨星起飞:6秒狂奔40米,4人拦不住

欧洲杯一夜2纪录!16岁巨星起飞:6秒狂奔40米,4人拦不住

叶青足球世界
2024-06-16 02:21:19
再次爆料!美国媒体:3名中国游泳选手呈阳性,2人是东京奥运冠军

再次爆料!美国媒体:3名中国游泳选手呈阳性,2人是东京奥运冠军

体坛知识分子
2024-06-16 06:20:02
2024-06-16 10:40:49
湾区财经港
湾区财经港
每天为您推送财经爆文
157文章数 63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头条要闻

40余套房屋涉嫌"一房多卖" 有购房者内心积郁因病去世

头条要闻

40余套房屋涉嫌"一房多卖" 有购房者内心积郁因病去世

体育要闻

没人永远年轻 但青春如此无敌还是离谱了些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财经要闻

打断妻子多根肋骨 上市公司创始人被公诉

科技要闻

iPhone 16会杀死大模型APP吗?

汽车要闻

东风奕派eπ008售21.66万元 冰箱彩电都配齐

态度原创

亲子
房产
教育
数码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家庭教育争议:青春期孩子该如何管教?

房产要闻

万华对面!海口今年首宗超百亩宅地,重磅挂出!

教育要闻

计算机专业,会是下一个土木吗?

数码要闻

小米 Redmi Buds 6 青春版耳机通过多项认证,搭载恒玄蓝牙方案

军事要闻

普京提停火和谈条件 美防长迅速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