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陪老人看电视剧的朋友应该对农村“玛丽苏”不会陌生,这是一种类型剧,因主角(大多数是女主角)过于宽容善良玛丽苏而被嘲农村“玛丽苏”剧,典型代表如《我哥我嫂》《刘家媳妇》。
这类剧大概诞生于2012年左右,那一年《女人当官》开播好评如潮,闫学晶受到启发开始猛拍农村剧,2013年拍出了生涯第一部农村“玛丽苏”——《俺娘田小草》。
随后越来越多的农村“玛丽苏”问世,2018年达到顶点,这一年该类型剧拍了不下10部。
产量这么高是因为太受欢迎,农村中老年太爱看这个了,换着台追究一整天不带停的。
但年轻人对这类剧就不感冒了,甚至说“深恶痛绝”,他们觉得这种剧传播了愚昧腐朽的价值观,歪曲污名化农村人形象,与实际的农村人、农村生活脱节严重。
抵触归抵触,农村“玛丽苏”现在仍大行其道,归根结底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实在太少了。
不过年轻人也不必惆怅,“玛丽苏”方兴未艾的同时,新农村剧正悄然崛起!
这类剧就是以《石头开花》为代表的农村扶贫剧!
不同于农村“玛丽苏”,扶贫剧更接地气更加写实,剧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在现实中都能找到原型。
以《石头开花》为例,该剧将扶贫工作者如何一个个拔出贫困“钉子户”,带领大家走向富裕的故事。
剧中出现的“贫困户”形形色色,有像巩汉林这种吊儿郎当游手好闲的假贫困户:
儿子开了两个大公司纳税颇高,巩汉林却申领贫困户,目的是担心王雅捷觊觎他的财产。
有物质上贫困却精神上富饶,拒不承认自己是贫困户的真贫困户:
徐成林空有一身好手艺却受困于农村发展条件,最终在扶贫人员的帮助下带领大家发家致富。
也有死要面子活受罪,怕丢人所以死活不肯申请贫困户的:
更有纯粹好吃懒做甘于贫困的真贫困户,这种人对脱贫有抵触,还处处阻挠脱贫工作,是最让人头疼的贫困“钉子户”。
该剧另一大优点就是敢于直面扶贫工作者的“缺陷”。
扶贫人员中既有马天宇这种锐意进取,富有改革精神又不放弃任何一家贫困户的正面典型:
也有脾气暴躁动辄发火不愿意啃硬骨头的基层人员:
这些人不光要跟贫困户“斗智斗勇”,自己人还经常吵翻天,但归根结底都是热心肠,都是为了脱贫。
2020年,仅扶贫剧就一口气拍了10多部之多,优秀代表除了《石头开花》还有《花繁叶茂》《我的金山银山》等等。
拍完待播的也有不少,所以大家再也不用担心没有好剧看了,农村题材大有市场,值得深挖,套路终究会被市场淘汰,唯有诚意才能赢得民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