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的就是快,感觉全社会前几天还在讨论“由于疫情高考会不会延期”之类的话题呢,一晃,高考都结束了。
我的一个外甥也高考结束了,虽然过了二本线10几分,但还是跟同学们放松了几天:可以理解—面对高考是一个中国人一生中第一场,集中所有时间、精力,全神贯注的付出在一个明确、固定的“目标”的“会战”,当“会战”结束后,无论是胜还是败,都算是一个“解脱”和“告一段落”。
我从他和他同学们的言谈中隐约感觉到:到了大学就好了,就不用这么“煎熬”了…。
当然,我也年轻过,当初也是跟他们一样的“憧憬”…。不过,现在成了“走的路比他们过的桥还多”的人了,忍不住费力不讨好的给他们提个醒:大学生活只是一段新的旅程,只有正确认识、设定新的目标、不虚度光阴,才在结束之后感慨地说“嗯,大学没白念”!
再说了,现在上大学已经不想我们那个年代艰难无比,像我同学那样复读了六七年才能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的故事早就不见了。而,如果大学期间在大都市的灯红酒绿中迷惘,在网络游戏中沉迷无法自拔…,那么,在毕业之后,会有另一番感慨“我这几年是怎么过来的呢”?届时悔之晚矣。
所以,大学期间,如果不守住这以下6条底线,那你以后可能就没机会挑战更高的上线了。
什么是底线?就是最低的限度和最低的那个标准,也就是必要条件。就是,退一万步也不能去做的事情。法律是底线,超越了则违法;产品的国家标准是底线,达不到国家标准企业就是违法…。
什么是上线?就是高标准,高目标。有多高?就是怎么也要比你已经达成的目标要高,就是不断挑战新的高度,不断设定新的目标,不断有新的收获、不断实现自己的新的价值,就是不安于现状,就是“人往高处走”。
那什么叫“守住不底线,就够不到上线”?
只有守住底线,把握和达到最低的那些标准,你才有机会,向更高的标准攀登。
第一条底线:尽量不让自己受到伤害
《孝经·开宗明义》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意思是说“我们的身体、毛发、皮肤都是父母给我们的,我们必须珍惜它,爱护它,因为健康的身心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条件,所以珍惜它,爱护它就是行孝尽孝的开始。”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都不行了,还搞什么革命?努力、时刻意识到保护自己不让受到伤害是第一条底线。
一是“意外”。虽然,蒙古族谚语讲“意外可不是敲锣打鼓的来的”,就是活在当下也要“时刻保持一种敏感性和警惕性”。怎么保持呢?横穿马路不看手机,路过停车场注意身边的车辆,不在不知道深浅的湖里游泳戏水,不要跟不熟悉的、不三不四的人无节制的喝酒宵夜。不要争风吃醋争抢女朋友…,这些不都是吗?不要小瞧我提的这些你人无关痛痒的建议!的确,在小心的过每一天,你也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但是刻意的养成意识,我想是没错的…。
二是“健康”。防范病痛侵袭也是,怎么防范?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我父亲从小的教育我“犯病的不吃、犯法的不做”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大学校园里加强体育锻炼,作息规律,健康饮食,及时体检等。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意外,还是由于外部的原因,远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可以尽量降低身体受到“伤害”的几率,保持革命的本钱一天比一天棒!
第二条底线:冲动是魔鬼,远离违法犯罪
现在的年轻人是“蜜罐子”里长大的,从小没吃过亏,没受过累,成为家庭的“中心光环”太久了。但是,你到了大学,各个都是“中心光环”,受不了别人对自己的不尊重、看不惯别人优先…,还没体会陌生环境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边界效应…。这样比较容易跟同学产生口角,发生摩擦,更甚会因为芝麻大的小事,记仇老师怀恨在心,怒气冲天…,可能就会做出后悔终生的事情。
除了离开家来到陌生环境,还因大学生年少轻狂、容易冲动,情绪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所以要“不犯法”首先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能孩子气,不能容易被环境所影响。
一是,要学会控制,要始终牢记“冲动是魔鬼”。
俗话说“凡事三思而后行”。
想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首先必须学会控制情绪,凡事多加思考,冷静分析。
二是,学会宣泄,当由于一些事情解不开疙瘩,情绪积压到一定程度、无法控制住的时候,找一些方式把坏情绪宣泄出来,比如去跑步、去爬山、大声的呐喊等等。
当情绪宣泄以后,人就会变得平静下来,只有心静下来了,才能不容易冲动行事。
三是,学会转移,想宣泄情绪也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看电影、听听音乐等。
当一个人集中做某一件事的时候,情绪是能有效的进行转移的。
四是,学会改变,当能意识到自己容易产生不良情绪,易冲动的时候,可以花点时间反思一下自己的缺点,制定一些计划刻意来改正自己的缺点,是能做到的。
第三条底线:不要误入歧途,贪小便宜,吃大亏
我们也经常能从新闻上看得到,有很多的大学生误入传销组织,或者听信别人的忽悠,以希望短时间内发大财,反而耽误了学习,害了自己。因为,大学生离开家、离开父母,还没有形成完全独立的思维,加上很多家庭条件比较差的孩子,想着能否快点赚钱,或者为了自己花,或者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就忘掉或忽略了自己的主业是上学,而选择想赚快钱,或者受到“低投入高产出”的这些诱惑,反而让自己误入歧途,拣了芝麻却丢了西瓜。
第四条底线:专心功课,力争优异成绩毕业
无论你选择了什么专业,既然你选择了,就应该认认真真、扎扎实实、用心的把课程全部读下来,希望能全面掌握你选择的这门专业。就算将来不一定一生非要从事你选择的这个专业,但是也请你把专业课认真的读下来,读出好成绩。
再说了,你在学校读的不一定是终极知识,只是学习知识的思维和方法,所以用心攻读你所学的专业是对你将来负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在《新科学家》杂志说过:
“当所学的东西都忘掉之后,剩下的就是教育。”
爱因斯坦也曾经引用过斯金纳的这句话,爱因斯坦曾经在一次演讲中说道:
如果你把学校教授给你的一切知识都忘记了以后,剩下的那部分内容就是教育,我们的生活就是去运用剩下的内容去思考,去迎接并战胜困难,去开创我们的事业,去追求我们的美好生活。
第五条底线:一定要多读书
在移动终端和电子设备充斥的情况下,一个年轻人只有在大学里才有可能是你这一生最有机会读很多的书,而且是有时间、有精力的一段时间了。
走出大学之后,你在这一生中会涌现很多个想读书的、想读很多书的时刻,但是你却没有专门的时间了。
在你走出校门走上职场,或者走上创业之路之后,是几乎没有一个小时宁静的读书时间的。更到后来,成家了,有了孩子,自己学习的时间就更是奢望了。
所以,大学里多读书,是你将来唯一能感觉到没有虚度光阴的一件事了。
有一次,华语乐坛颇具影响力的作词人、“周杰伦”唯一御用“异性”作词人,《青花瓷》等流行歌曲的词作者方文山,给大学生分享过自己多年从文字和影像创作中获得的启迪。方文山说:不管从事何种创作,学习都很重要,阅读是投资报酬率最高的一个事情,前人做了大量调查研究,花了三五年时间写完的书,我们只用三五个小时就可以读完了,这样的事情太划算了。
第六条底线: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前面我说了,考上大学了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
但是,如果只做一个埋头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子”可能也不行。
在这个开放性、无边界,融合发展和跨界竞争的社会来说,只是埋头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并不能让他们很快融入社会,从校园走上就业或创业的道路。所以,为了在走出校园后能尽快适应、融入社会,在校期间还应该更多的投身社会实践,作为一个过渡期和适应期。
北京师范大学的谷贤林教授曾指出:“对于实习的重要性,过去我们说得最多的就是能够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的特点、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但是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很多新知识都不是从知识分化中产生出来的,都不是在学习、思辨、推导的过程中获得的,而是直接来源于社会实践的需要,是在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时产生的。”
作为一个管理者,我在招聘员工的时候,会很看重毕业生的社会实践积累。
几年前我招聘过一个在校成绩很优秀的毕业生,求职简历中都是在校期间的优秀学生干部荣誉、演讲比赛荣誉等等很是亮眼。但是,在短短的试用期内却无法融入团队,沟通能力比较弱,总是觉得“我这么优秀,这些老员工就是欺负我”,“我的想法这么好,为什么大家都不认同”…,如此不久自动离职。
因为在职场上,组织需要的不只是一个人的“专业能力”,还有“沟通能力”以及“积极心态”等软性综合素质。如果只是专业水平厉害,而沟通能力比较差,那只能适合自己一个人埋头做项目,而只有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在职场上可以游刃有余,不断成长,也才能不断创造价值。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大学生活是美好的,我们在大学里面好好的学习文化知识 ,掌握社会本领,为进入社会打拼做好准备。
不想在大学虚度时光,请你守住这6条底线,你才可能有机会以后挑战更高的上线,因为有无数个更高的上线在等待着你挑战,只有不断地挑战更高的上线,你的人生才会五彩缤纷,才会有价值!
大学生活中的这6条底线也是,年轻人将来行走江湖的6条底层的能力,必须在大学期间内扎扎实实的保持下来!
在毕业之后你才有更好的机会、更好的能力,来挑战更高的目标,实现不可能的任务,实现你人生的价值,让你不白白的度过大学的时光。
吴之:
男,蒙古族,拥有17年实战经验的品牌营销专家,中国品牌金象奖获得者,内蒙古先行品牌策略机构高级合伙人、品牌总监,曾任蒙牛乳业集团市场专员和战略咨询师,中国市场学会品牌委常务理事,腾讯腾云智库专家,中国食品产业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马铃薯农场主联盟高级顾问,内蒙古自治区标准化专家,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品牌专家,内蒙古自治区品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内蒙古自治区旅游智库专家,内蒙古自治区品牌智库专家,内蒙古质量与品牌促进会高级专家,内蒙古中小企业发展联合会高级顾问、包头营销策划行业协会高级专家,包头轻工业职业学院客座教授,草原商学院特聘讲师,著有《品牌蜕变》、《中小企业如何打造区域强势品牌》。
我的第三本书《农产品全网营销》即将出版,敬请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