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老外真的不用筷子吗,其实筷子早已传入国外并且火遍欧洲贵族圈

0
分享至

筷子,是中国从古至今一直沿用的餐具,即便经历再多的朝代更迭、兵荒马乱,筷子却始终都存在,从来没有改变。对于我们来说,筷子只是一种餐具,却也不仅仅只是餐具,它更是我们钟爱并且要继承发扬的一种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同时也散发着时代的光彩,它很普通,随处可见,但这并不代表它不受重视。

几个世纪前的大航海时代里,正是包括筷子在内的古代中国餐具登陆欧洲,才彻底改变了当时欧洲人的卫生习惯,助推欧洲人形成健康的餐饮方式。

改变欧洲的中国餐具

现代人说起西餐,印象里常是琳琅满目的各种刀叉餐具,还有看上去十分优雅的进餐过程。近代以来的好些国人们,也是十分神往,将其当做高贵的象征。不过放在中世纪时,哪怕欧洲贵族的进食过程,且不论吃相高贵不高贵,所谓“精美餐具”,大多都见不着影。

比如汤勺,虽说在古罗马时代就有,但铜制的汤勺,一直都是贵族才用得上。最常用的叉子呢?最早出现在11世纪时的意大利,12世纪才传入英格兰,但当时并不普及。以意大利史料记载,当时还有很多欧洲权贵,把用叉子吃饭,当做“亵渎神灵”。

那大多数人怎么吃饭?从罗马时代起,欧洲就有一套礼仪:吃饭的时候,平民百姓要五指齐下,高贵的贵族们呢?那只能用三个手指头。然后擦手的时候,平民百姓只许用衣服或桌布擦手,只有贵族才可以用毛巾擦手,以示高贵身份。说白了,贵族平民,吃饭都是下手抓。

而比这“下手抓”更严重的,还有当时欧洲各种餐具的卫生水平。当时欧洲大多数人用的碗碟,常见木制和陶制,但木碗容易腐烂,陶碗不容易洗刷,时间长了当然容易滋生细菌。外加吃饭主要靠下手,这饮食的清洁标准,实在难以接受。

以意大利学者奇波拉的《欧洲经济史》记载,中世纪的欧洲城市,疾病死亡率一度高达百分之四十。恶劣的健康条件,很大程度上,就是这落后的饮食卫生惹的祸。

而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漂洋过海来到欧洲的中国餐具,终于开始改变着惨不忍睹的欧洲饮食习惯。最先带来变化的,倒还不是低调的筷子,却是高调的瓷器。中国瓷器质地光滑耐热度高,与食物也不起化学反应,擦洗更是方便容易。于是进入欧洲后,迅速成了健康卫生的代表,自从16世纪起,就持续火遍欧洲贵族宫廷。

欧洲人的饮食安全标准,也随着中国餐具的到来,开始自发的提高。原先粗糙简单的餐具,被精美成套的中国瓷器餐具取代。食物不再是胡乱盛放在粗糙的碗碟里,而是用一件件精美的瓷器盛放。

尤其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作为中国餐具的铁粉。从1685年开始,他要求每一种餐饮,都必须有成套的中国瓷器餐具。宫廷的宴会上,人们也开始用餐刀叉子,食用瓷器里的精美食物。17世纪下半叶,中国瓷器餐具也进入了欧洲市民家庭。西方社会的饮食卫生水平,就这样被助推提高。

以这意义说,中世纪欧洲人“惨不忍睹”的就餐过程,确实是被中国餐具“拯救”出来的。而除了这直线上升的卫生水平外,低调的中国筷子,也在欧洲贵族精英阶层,知名度高调攀升。

火遍欧洲贵族圈的筷子

其实,拥有三千年以上历史的中国筷子,之前的名称通常叫“箸”或“”,正式被统称为“筷子”,那已是明朝隆庆年间的事。不久以后,那些造访中国的外国传教士们,就见识到了“中国筷子”的风采。

最早向欧洲人介绍中国筷子的文献,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中国札记》。这位经常一身汉服出入明朝士大夫宴席的“泰西儒士”,以生动的笔墨,写尽了明朝宴会的精美考究:比如清洁的衣着餐具,从喝茶到正餐的优雅流程,装修精美的房间,美味的中国食物。尤其还着重写了中国筷子:“筷子是用乌木或象牙或其他耐久材料制成,不容易弄脏”,所以“用它很容易的把任何种类的食物放入口中,而不必借助于手指”。

于是,欧洲读者们自然生出无限遐想:不用手抓就能吃到食物,中国真有这好东西?

而在不久以后,大量中国商品乃至中国图书的输入,令欧洲的“中国热”持续升温。《中国札记》图书里那神奇的小筷子,也引发了欧洲人越来越多的好奇心。

1681年,从中国返回欧洲的比利时传教士柏应理,终于给欧洲带来了传说中的中国筷子。1684年,柏应理向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送上了精美的中国象牙筷子,并由他的学生,在法国宫廷里用象牙筷子表演了一场“吃饭秀”,瞬间轰动西欧大陆。

深爱中国文化的路易十四,也是在刹那间,彻底爱上了中国筷子。这位国王不但学会了用筷子吃饭,而且亲自为筷子代言,从此筷子在法国被称为“小棍棍”,是当时红遍法国宫廷的时尚。

当然,那时许多学不会用筷子的欧洲人也有疑问,这“小棍棍”真能当餐具?

1692年,包括了荷兰德国等各国学者的沙皇俄国访华使团,亲眼见到了中国人用筷子吃饭的场面。使团成员荷兰人伊台斯,用发现新大陆般的激动心情记录着:“中国人很会运用这种筷子,特别使人惊诧的是他们能用筷子夹住大头针的头儿,把它拣起来。他们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及中指拿筷子。所有饭菜如汤、米饭、热菜等都盛在瓷碗里。”

如此国人眼里司空见惯的现象,当时也叫对中国满怀好奇的西方人,就此心服口服。于是之后的一百年里,拥有一双精美的筷子,就是欧洲上流社会炫耀的时尚。而会用筷子吃饭,更是一个人身份与文明水平的象征。包括启蒙运动诸多思想家在内的欧洲精英们,都是筷子的“铁粉”。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那个年代里,欧洲人对于中国文化,近乎如饥似渴的学习,对中国哲学科学书籍不遗余力的引进翻译。近代欧洲的高速进步,正来自这开放的学习精神。一双精美筷子,就是生动见证。

任何的文明,都有其自身发展特点,相互的尊重与积极的学习,才是文明发展的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1,33岁韩国球星闪耀欧洲:妙传+绝杀,助德甲第17取欧协3连胜

2-1,33岁韩国球星闪耀欧洲:妙传+绝杀,助德甲第17取欧协3连胜

侧身凌空斩
2025-11-07 05:13:34
去了一次上海和平饭店,我才明白什么叫“贫穷限制了想象”!

去了一次上海和平饭店,我才明白什么叫“贫穷限制了想象”!

诗意世界
2025-11-05 22:33:13
俄罗斯追求了一辈子不冻港,到头来却只有四个能用!

俄罗斯追求了一辈子不冻港,到头来却只有四个能用!

小雪的运动之心
2025-11-06 14:10:32
状元秀弗拉格18中8得20分8板2助3断2帽,首节献暴力空接隔扣

状元秀弗拉格18中8得20分8板2助3断2帽,首节献暴力空接隔扣

懂球帝
2025-11-06 12:20:13
胡适评价毛主席写的词,“没有一句通的”,那么胡适的水平如何?

胡适评价毛主席写的词,“没有一句通的”,那么胡适的水平如何?

芊芊之言
2025-11-04 00:10:09
用轨道武器干扰中国卫星,中方知道美军没下限,留的后手就为这天

用轨道武器干扰中国卫星,中方知道美军没下限,留的后手就为这天

阿筀田间生活
2025-11-06 11:38:06
200名哈马斯被围,内塔尼亚胡“以牙还牙”

200名哈马斯被围,内塔尼亚胡“以牙还牙”

山河路口
2025-11-04 14:02:42
中国颜值巅峰的6个AAAAA景区,去过3个很幸福,去过6个此生无悔!

中国颜值巅峰的6个AAAAA景区,去过3个很幸福,去过6个此生无悔!

户外钓鱼哥阿勇
2025-10-21 08:15:56
梅德韦杰夫心里清楚,无论俄罗斯打输打赢,都将是他的上位机会

梅德韦杰夫心里清楚,无论俄罗斯打输打赢,都将是他的上位机会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5-11-07 06:34:27
“不给50条烟不让走”?知情者称一婚车被拦,新人弃车离开,律师:已达刑事立案标准

“不给50条烟不让走”?知情者称一婚车被拦,新人弃车离开,律师:已达刑事立案标准

封面新闻
2025-11-06 15:37:07
老年人补办的结婚证,算不算进结婚登记数据里?

老年人补办的结婚证,算不算进结婚登记数据里?

何亚福
2025-11-07 11:31:09
10岁男孩被生母继父虐打致死埋尸坟墓,生父称案件再次开庭:“他俩是共同作案,公检法有证据链”

10岁男孩被生母继父虐打致死埋尸坟墓,生父称案件再次开庭:“他俩是共同作案,公检法有证据链”

大风新闻
2025-11-06 21:19:03
中央5台直播乒乓球时间表∶CCTV5直播全运会乒乓球!附赛程

中央5台直播乒乓球时间表∶CCTV5直播全运会乒乓球!附赛程

皮皮观天下
2025-11-07 10:41:24
印度药在中国集采大获全胜

印度药在中国集采大获全胜

凯利经济观察
2025-11-05 09:32:14
LV总裁吴越现身上海!马上70岁,戴着钻戒名表身材苗条像四五十岁

LV总裁吴越现身上海!马上70岁,戴着钻戒名表身材苗条像四五十岁

乐悠悠娱乐
2025-11-07 11:00:50
高市早苗彻底不装了,给“台独”分子授勋,解放军代表团取消访日

高市早苗彻底不装了,给“台独”分子授勋,解放军代表团取消访日

Ck的蜜糖
2025-11-07 11:10:25
湖南副院长和医生事件:完整视频曝光,曝光者完美隐身,更多内幕

湖南副院长和医生事件:完整视频曝光,曝光者完美隐身,更多内幕

来条娱吃
2025-11-06 21:34:47
小学老师开车进校、学生两侧敬礼高喊“老师早”引争议,官方通报

小学老师开车进校、学生两侧敬礼高喊“老师早”引争议,官方通报

观察者网
2025-11-06 23:05:22
A股午评:沪指半日微跌0.16%,创业板指跌0.37%,减速器、证券、计算机等概念走弱

A股午评:沪指半日微跌0.16%,创业板指跌0.37%,减速器、证券、计算机等概念走弱

界面新闻
2025-11-07 11:33:45
价格翻倍!华强北集体暴涨,深圳卖家:不敢囤货,但可能更贵

价格翻倍!华强北集体暴涨,深圳卖家:不敢囤货,但可能更贵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07 00:13:42
2025-11-07 12:23:00
光明历史科普
光明历史科普
看历史,评资讯
175文章数 21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国试射洲际弹道导弹后 俄方几乎整个领导层齐聚克宫

头条要闻

美国试射洲际弹道导弹后 俄方几乎整个领导层齐聚克宫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白百何回应东京电影节争议

财经要闻

老登们的社交货币全崩了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小鹏X9增程版综合续航1606公里 有底气挑战赛那?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时尚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亲子要闻

在低年级使用绘本来支持意义建构

美拉德失宠了?今年冬天最流行的3个颜色,谁穿谁好看!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军两架B-52轰炸机接近委内瑞拉海岸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