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客人》作为一部悬疑片其成功之处并不仅仅其剧情的复杂玄妙,更在于导演对电影节奏和细节的精妙掌控以及一处处悬念环环相扣的合理性。
电影的主线剧情十分明晰,即女律师敲开了男主角艾德里安的门,称控方找到了秘密证人,三小时后将开听证会,要与他在开审前梳理案情、商讨解决的办法,二人的对谈贯穿了整部电影。
其中男主艾德里安即是故事的参与者也是叙述者,影片通过他的回忆逐渐拼凑出案件的全貌,并最终真相大白。
影片采用了“罗生门”式的叙事手法,影片中故事的叙述者艾德里安是一个“不可靠叙述者(unreliable narrator)”,在与女律师商讨案情的过程中,面对女律师对他描述的案发过程的质疑,他就像《罗生门》中的强盗、武士之妻、死去的武士、樵夫为了各自的利益隐瞒部分真相一般,欺骗着故事的接受者女律师,以及影片的观众。
但不同于《罗生门》的是,艾德里安讲述的故事不仅真伪难辨,与此同时他所讲述的故事本身也是不完整的。每当律师对他的陈述提出质疑时,艾德里安便会通过回忆向我们展现案件更多的细节,从而使影片的叙事逐层延展,变得更为复杂而迷离……
《看不见的客人》的一大看点即在于其剧情的一波三折。由于上述原因,影片有着非常多的剧情反转,这些反转一再颠覆着人们对于角色所形成的固有印象,使观众会不自觉的代入剧情,仔细思考、参与解开悬念的过程,从而增加了观众观影的乐趣。
由于导演在每次反转前都做足了铺垫,与此同时影片中还有着许多细节暗示,因此观众丝毫不会觉得剧情反转的突兀或牵强,只会或在意料之外时惊声叫好,或于意料之中时感叹影片剧情的严谨和导演对于细节的严格把控。
影片对于背景音的使用也十分成功,影片中的许多剧情都是依靠声音来推动的,例如突然响起的手机铃声,远处传来的汽车的引擎声、麋鹿的细碎蹄声、影片最后男主多里亚接听电话前的铃声等,其中每个都是各段剧情的转折点和关键点,它们甚至影响了片中人物的主观判断和行为。
影片为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感,每当这些声音响起的时候,导演并不会第一时间把镜头转向发出声音的物体,而是先让声音进入剧情,然后再让人物做出反应,之后再将镜头切到发生的物体。
这样的表现手法无疑更接近于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突然发出的声音的反应,导演通过这种更为写实的表现手法,不仅增添了观众的代入感,也更好的发挥演员的表演能力,通过他们的反应和表情进一步设置了一个又一个悬念。
电影《看不见的客人》在西班牙上映的电影名为“Contratiempo”,Contratiempo在西班牙语境中有着两层含义,分别是不幸的灾祸和对抗时间。在影片中律师反复提醒男主,他只有三个小时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并洗脱罪名,而律师拿出计的时钟表有着两个作用:
①作为影片的时间符号,在电影虚构的时空中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的真实感。
②女律师用来计算“庭审开始”时间的工具,说明她在与时间赛跑。
电影的英文名“The Invisible Guest” 似乎好理解得多, 影片的主要情节和主要冲突点都围绕着影片伊始就提到的那宗密室杀人案展开。
案件的事发过程为: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艾德里安在被人击倒后醒来后发现他的情人死了,但房间的门和窗户都锁死了,凶手就像人间蒸发一般。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位“看不见的客人”当做杀人凶手,但事实真是如此吗?这位看不见的客人又究竟指的是谁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