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为了更深入地挖掘古城文化内涵,发挥文化传承作用,由潮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潮州古城区文物管理所承办的“价值研究与传播计划”项目正在火热进行中。调研组来到文化底蕴深厚的海阳县儒学宫,感受传统儒家文化的教育。
海 阳 县 儒 学 宫
海阳县儒学宫,俗称学宫、红学,始建于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49年),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毁于火,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重建,此后历代屡有增修,现海阳县儒学宫坐北朝南,通面宽34.25米,进深121.53米,占地面积4162平方米。主要建筑有:棂星门、两庑厢房、泮桥、泮池、大成门、大成殿。

棂星门,即海阳县儒学宫正门,为四柱三开间牌坊式门。《龙鱼河图》:“天镇星主得士之庆,其精下为灵星之神”,故以棂星名门,取得士之义。又因相传天上星系“有二十八宿”,其中个掌管文化的星叫“棂星”,又名“文曲星”,以“棂星”命名学宫的大门,表示天下文人学士集学于此。
在正门里,是一座汉白玉石孔子雕像,是由国家级工艺大师刘成林先生历时半年创作而成。雕像包括孔子像和基座两部分,孔子像高2.28米,基座高1.26米。其基座正面镌刻“先师孔子行教像”,并附有孔子的生平简介。
孔子像后面为泮池,相传周代天子宫前的池为圆形,诸侯只能用其一半,以示区别,故称为泮池。池上有桥,称泮桥。古时候,新入学的学员都要在当地官员的带领下进孔庙祭拜孔子,这个入学仪式称为“入泮”。 泮桥,也叫青云桥,或者状元桥,古时候只有获得功名或中了科举才能由此走过。
走过泮桥就是大成门。古曰一变为一成,九变而乐终,至九成而完毕,称为大成。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高度评价,意谓孔子是集古圣贤之大成者,故称大成门。
大成殿是海阳县学宫主要的建筑,至今仍较好地保留了明代的建筑风格,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25米余,进深五间,21米,面积约530平方米。抬梁式梁架,由鼓磴柱础奠托的48支大柱牢固地支撑着梁架和屋顶。梁架的木雕莲花斗和木雕龙头拱、卷云纹拱体现了明代潮州木雕应用在建筑装饰上的工艺特色。
大成殿内正中供奉孔子塑像,这座孔子像按天子之制,头戴十二旒冠冕,身穿绣、绘有十二种图案的西周王服(即十二章王服),手捧镇圭。
现两庑厢房作为图展,分别展示了《孔子一生》、《弟子规》、《孔子圣迹图》和《潮州先贤像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海阳县儒学宫》、网络文博
![]()
长按识别二维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