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前200—前168),汉族,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
1、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过秦论》。【译文】过去的经验教训不忘记,就是以后做事的借鉴。
2、取与守不同术也。
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过秦论》。【译文】夺天下和保天下不能用同样的方法。
3、与民为敌者,民必胜之。
选自《贾谊新书·大政上》。【译文】把百姓当作敌人的,一定会被百姓所推翻。
4、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过秦论》。【译文】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
5、安民可与行义,而危民易与为非。
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过秦论》。【译文】处于安定状态的人民可以共同行仁义,处于危难之中的人民容易一起做坏事。
6、民者,诸侯之本也,教者,政之本也;道者,教之本也。
选自《贾谊新书·大政下》。【译文】百姓,是诸侯国君的根本。教育是政治的根本。
7、与师为国者,帝;与友为国者,王;与大臣为国者,伯:与左右为国者,强;与侍御为国者,若存若亡。与厮役为国者,亡可立待也。
选自《贾谊新书·官人》。【译文】用老师治国,可成就帝业。用好友治国的,可以称王,用大臣治的,可以称霸。用左右侍者治国,存亡不定:用衙役仆人治国,很快就会亡国。
8、君国子民者,反求之己,而君道备矣。
选自《贾谊新书·君道》。【译文】君主国家的平民百姓,都知道自我反省,那么君主的道德就具备了。
9、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撅?
选自《汉书·食货志·论积贮疏》。【译文】生产的人很少而耗费的人很多,天下的财产怎么会不用光呢?
10、秦王足己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
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过秦论》。【译文】秦王满足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改变。二世承袭父过,因循不改,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