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茶是一个喝茶人都知道的名词,而洗是表示清洗,去除污物的意思。大家在泡茶时习惯性的会把第一道茶汤倒掉,很多人觉得可以去除茶叶上的灰尘和农残。在传统茶艺流程中“洗茶”是不可缺少的一道环节,随着现在茶文化的发展“洗茶”逐渐改称为了“润茶”或“醒茶”。
一、洗茶的起源
据相关文献记载,“洗茶”一词在泡茶中的应用是明代。冯可宾的《岕茶笺》中提到:“先以上品泉水涤烹器,务鲜务洁。次以热水涤茶叶,水不可太滚,滚则一涤无余味矣。以竹箸夹茶于涤器中,反复涤荡,去尘土、黄叶、老梗净,以手搦干,置涤器内盖定,少刻开视,色青香烈,急取沸水泼之。夏则先贮水而后入茶,冬则先贮茶而后入水。”
意思是说:“泡茶前要先用上好的泉水清洗泡茶的器具,必须洗干净且没有异味。然后用没有烧开的水清洗茶叶,如果水开了来洗茶,只一次茶叶就会没有滋味。用竹夹把茶叶取到器具中,仔细清洗可以去除尘土,把黄叶,老梗拿掉,用手捏去多余的水分后把茶叶放到泡茶的器具中,合上盖子。过一会打开茶叶的颜色非常鲜叶,香气扑鼻,这时取开水来浇上去。泡茶时夏天先注水再放茶,冬天先放茶再注水。”
由此可见古人对于“洗茶”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流程。
二、洗去了什么
当时的人们洗茶是为了去除尘土,把老梗和黄叶拿掉,使茶汤更加纯净。以现在的制茶工艺和生产器具来看,大厂都符合清洁化生产的需求。农户和小一点的作坊在制茶时也能做到不沾染尘土,茶叶上的尘不是泥土和灰尘,主要是茶毫和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微粒(糊点和碎屑)。
三、洗的作用
茶汤的滋味,是茶多酚、氨基酸等多种茶叶内质物浸出的结果,干燥的茶叶在适当温度的热水中,先受热吸水湿润,叶片微微的舒展开来,这样就便于滋味物质溶解,在泡第一道茶时茶叶与水就能更好的融合,而滋味和香气物质能更好展现出来。
有一种民间的说法是茶叶在储存过程中处于沉睡的状态,直接冲泡会没有滋味,需要“醒茶”才能激发茶叶的口感。
四、什么茶要洗
根据茶叶的嫩度、形状、揉捻程度、储藏时间来看,不同的茶类洗茶时的水温和时间是不一样的,普通绿茶和红茶用80℃的开水快速的过一下就行,如果用沸水洗,会破坏茶叶中的有效成分,也会散失它的鲜活香气。原料等级特别高的名优绿茶和红茶,不需要洗茶,直接冲泡就可饮用。
普洱紧压茶、普洱古树茶、普洱熟茶这些耐泡型的茶叶可以使用完全沸腾的水来洗茶,特别陈年普洱茶需要的时间更长一点。按照个人的品饮习惯,可以洗一次或两次。
溯洄从之道且长
岳上云端亦无边
茶源妙境灵溪间
坊出佳茗韵留香
公众号:溯岳茶坊,想了解更多普洱茶品鉴、冲泡、选购、保存等知识,请加溯岳茶坊评茶师张慈(微信号):gdgd800交流学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