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3月17日报道
“宝马是一个全球性的企业,我们庞大的布局覆盖欧洲27国,但我们可以说市场最大、增长最快的还是中国。祝贺中国团队再次创造这么优异的成绩,确实非常出色。”
在华全年交付846,237辆BMW和MINI汽车,同比增长8.9%、位居高档车市场榜首……在2022年宝马集团财报年会结束后,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选择了第一时间和中国媒体进行线上交流,并毫不掩饰其对于中国团队在2021年所取得成绩的肯定。
“2022年依然是极具挑战的一年,但同时也是宝马集团里程碑式的一年。我们将在中国继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合约继续 华晨宝马今年将迎来再次产能提升
2021年底,宝马全面升级了“2025中国战略”,对于这次升级,可以用一串“简单”的数字来描述:
“1”是指“中国优先”原则(China First);“2”是指BMW和MINI两个品牌都要扎根中国;“3”是指沿着电动化、数字化和可持续三个方向坚定转型;“4”是在北京、上海、沈阳和南京的四个研发和数字化基地;“5”是指2022年将为中国客户呈现的5款BMW纯电动车型;“2025”代表即将在2025年到来的“新世代”车型;“2亿”和“1.5”分别代表宝马集团到2030年的减碳目标和对《巴黎协定》1.5度控温目标的承诺。
“中国优先”意味着与全球保持战略协同的同时,还要拥有足够的独立性,以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尤其是在产品概念阶段就要充分考虑中国客户的期望。
“宝马在中国的成功,离不开我们的合资公司华晨宝马。有一点我们感到十分自豪,那就是我们的合资合同已续约至2040年。”
自2022年2月11日起,华晨宝马新合资合同正式生效,宝马集团与其中方合作伙伴的合资合作有效期据此延长至2040年。根据新合资合同,从2022年2月11日起,宝马集团在华晨宝马所持股份变更为75%,合作伙伴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剩余25%股份。
同时,宝马集团将在今年对华晨宝马实现全面并表,预计将为公司带来70-80亿欧元的一次性积极影响,并增加汽车业务的收入和息税前利润。“在华晨宝马并表之前,宝马集团2021年的研发比例是6.2%,华晨宝马并表后,我们希望将研发投入扔维持在这个区间,这也是我们的长期目标。”
作为宝马在中国持续投资的具体举措,华晨宝马今年将迎来再次产能提升:位于沈阳大东区的现有工厂目前正在进行全面扩建,此外一座位于铁西区的全新工厂也正在建设之中。得益于此,宝马集团在中国的生产能力将得以扩展,本地生产的车型品种也将进一步增加,并引入更多纯电动车型进行国产。
与此同时,宝马也在不断推进中国团队的建设,“年底还会招聘400多名数字人才”。
宝马将在今年向中国市场投放5款新能源车
今年,宝马集团将发起强大的新能源车攻势。
在刚刚过去的2021财年,宝马集团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了70%,超过32万辆。为了延续这一势头,宝马集团宣布电动化进程再提速:2022年内,量产及试生产纯电动车型将达15款,覆盖约90%的细分市场;到2025年底,宝马集团计划在全球交付200万辆纯电动车。
其中,宝马将在今年内向中国市场投放5款新能源车,包括在沈阳生产基地推出纯电动3系,以及4月份即将在中国全球首发的纯电动7系。到2025年,纯电车型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占比将超过25%。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全新构架、搭载第六代eDrive电力驱动系统的“新世代”车型将在2024年迎来第一台试生产车型的下线。随着产品阵容的快速扩充,宝马集团预计电动车型的销量也将随之迅速增长:到2025年底,宝马集团计划累计交付200万辆纯电动车。
“到2030年,全球总销量至少有一半将是纯电动车。届时,纯电动车的年销售量将超150万辆。当然,这也取决于全球不同地区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速度,以及电池相关原材料的供应情况,”齐普策讲到。
据齐普策介绍,为了保证现有车型生产,宝马集团还在关键零部件供应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比如为了保证电芯的充足供应,宝马集团将第五代eDrive电力驱动系统配备的电芯采购量从12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34.84亿元)增加至超过2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391.4亿元)。
除了在德国的电芯技术中心之外,宝马还与合作伙伴联合投资1.3亿美元用于固态电池技术研发。未来,全固态电芯设计能够实现更高能量密度,更安全,且成本预计将低于目前性能最佳的锂离子电池。宝马集团计划在2025年前推出应用固态电池的原型车,并在2030年前将技术应用于量产车。
此外,作为新能源技术的又一重点,宝马集团正稳步推进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并宣布基于该技术的电驱系统也可适用于“新世代”车型,成为可持续出行的又一选择。今年,BMW iX5 Hydrogen氢燃料电池车也将进行小规模量产。预计从本世纪20年代后半旬开始,氢燃料电池技术在驱动系统组合中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大。
BMW iFACTORY定义电动智能时代生产方式
年会上,宝马集团还提出了生产网络全新标准—BMW iFACTORY。它为电动时代的生产网络转型提供了一种全球化的解决方式,以此来重新定义汽车生产的未来。
BMW iFACTORY标准将应用在宝马集团全球所有工厂中,包括位于沈阳生产基地的三个整车工厂和一个动力总成工厂。
BMW iFACTORY代表了宝马的生产战略愿景:精益、绿色、数字化。
精益,即效率、精确和高度灵活性,以及将不同驱动技术和车辆架构集成到生产中的能力,这已成为实现成功转型的关键因素。
绿色,指的是通过最先进的技术,最少的资源消耗以及循环经济模式来进行生产。宝马集团的目标是:到2030年,在生产环节将单车碳排放量较2019年降低80%。
数字化,则代表在生产中使用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并在规划和开发中进行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互融。通过这种数字化的方式,可以让宝马集团世界各地的员工实现虚拟化连接,他们可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实时开发和规划。
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计划于今年6月破土动工,26个月后“新世代”车型(NEUE KLASSE)的试产车将在这里下线;2025年,“新世代”车型将在该工厂正式投产。聚焦于“精益、绿色、数字化”,宝马集团将系统化发展其全球生产网络,迎接“新世代”车型的到来。
“随着2025年“新世代”车型的正式投产,宝马集团的生产网络也将进入全新维度,我们称之为BMW iFACTORY, 宝马集团的每一家工厂正在为此做好准备”。
而面对近期国际局势的不稳定性,齐普策在谈及原材料成本波动的问题时坦言,对此并不担心。
“事实上,宝马是不存在采购不到的原材料的。原材料在全球分布不均,那么就需要汽车行业的供应必须保持全球化。宝马集团从原材料到整车都有着深度思考。在战略构想的时候,我们要从原型车考虑到整车的原材料情况,同时也要感知到未来的变化,并接受变化。比如即便去年遭遇了芯片短缺,我们依然取得了很好的业绩。这并不是偶然得来的,而是我们未雨绸缪、总是主动思考全球供应链而实现的。”
总结:
“中国是诸多领域的风向标,甚至为全球的发展设定了标杆。高乐总是告诉我们要更快,没错。中国一直在推动着我们。”而这个标杆,也将成为宝马集团长期战略的重要支点,为宝马的电动化进程助力。
热门车型推荐
迈巴赫S级 (进口)
- 厂商指导价(万):146.8~238.8万
- 级别: 豪华车
- 上市时间:2015年1月30日
- 在产车型:2款
- 排量(L):3.0~4.0 AT
- 油耗(L):8.56(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