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黄的运用最常见的是“信口雌黄”这个成语,“信口雌黄”的意思大家都明白,指人说话不顾事实,胡编乱造,随口乱说。
“信口雌黄”的由来还跟王衍有关。
先了解雌黄。
李时珍曰:“生山之阴,故曰雌黄。”
雌黄的药用价值:雌黄与雄黄同在《神农本草经》里以中品收载,具燥湿、杀虫、解毒的功效,主治疥癣、恶疮、螫伤等。
雌黄是一种黄色矿物,还可做颜料。晋朝时写字大多用黄纸,因而用同颜色的雌黄修改起来,就不会留下太多的修改痕迹。久而久之,人们便用雌黄来修改错字错句。
那么信口雌黄和王衍有什么关系呢?
《晋书·王衍传》记载,王衍能言,“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时人都称他为“口中雌黄”。
王衍是西晋时期的著名名士、清谈家。也是朝廷官员,他虽然身居要职,但很少办理公事,每天只是和一堆热爱玄学的人交流辩论,每当谈到玄学,尤其是王衍十分推崇的老子、庄子的学说时,他便异常兴奋,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是玄学是一种很空洞玄妙的东西,在谈论过程中王衍经常出错,当人们指出他的错误时,他便随口改正也不加深究,因此人很多人用“口中雌黄”来形容他。
后来人们用雌黄来指代修改或评论别人的文章。
再后来演变成现在的“信口雌黄”,跟“胡说八道”、“颠倒是非”是同义词,多用来描述有意歪曲事实,隐瞒真相,语气较重。如冯德英《迎春花》第二十一章:“如果孙俊英按事实讲也没有什么,但是他添油加醋,信口雌黄,凭空捏造,极尽诬蔑挑拨之能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