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科技 > 网易科技 > 正文

9月5日外媒科学网站摘要:川大"脂肪克星"进入人体临床

0
分享至
核心提示
  • 01 你是否好奇,为何人越老越容易“发炎”?《自然·衰老》的一项新发现可能找到了元凶。科学家在小鼠脂肪组织中,首次识别出一种仅在年老时才出现的“促炎”免疫细胞,它可能是导致慢性炎症的罪魁祸首。
  • 02 地球是否已进入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别急着下结论。一项发表于《PLOS Biology》的新研究挑战了这一流行观点。通过分析近五个世纪的数据,研究者发现物种灭绝率远低于75%的“大灭绝”阈值,且主要集中于脆弱的岛屿物种。然而,反对者认为,仅关注物种“消失”忽略了种群数量锐减的灾难性后果。
  • 03 告别“白色污染”,未来可期!日本神户大学团队利用基因改造的大肠杆菌,成功高效合成了可完全生物降解的“超级塑料”PDCA。这种源于生物的创新材料,不仅强度、耐热性等物理性能足以媲美甚至超越广泛使用的PET塑料(如饮料瓶),还能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真正实现绿色循环。
  • 04 还在为减肥副作用烦恼吗?四川大学的科学家带来一个好消息:一种由绿茶、维生素E和海藻制成的可食用“脂肪海绵”即将进入临床试验。这种微珠能轻松混入奶茶或甜点,进入肠道后高效“吸附”并排出膳食脂肪。动物实验显示,它不仅能让高脂饮食的大鼠减重17%,且没有现有减肥药常见的肠胃副作用。

9月5日(星期五)消息,国外知名科学网站的主要内容如下:

《自然》网站(www.nature.com)

科学新发现:衰老相关炎症元凶,竟藏在小鼠脂肪组织中

科学家在小鼠脂肪组织中发现一种新型免疫细胞,该细胞可能与年龄增长导致的慢性炎症密切相关,而同一组织中其他免疫细胞则具有抑制炎症的作用。这一发现为理解衰老过程中免疫系统的变化提供了新方向,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自然·衰老》(Nature Aging)杂志上。

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高分辨率成像及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对年轻和年老小鼠内脏脂肪中的巨噬细胞进行了系统分析。他们共识别出13种不同类型的巨噬细胞,并发现其分布和数量随年龄和性别出现显著变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种以往未知的巨噬细胞亚群仅在老年小鼠中出现,且高表达多种炎症促进因子和衰老相关信号分子,提示它可能直接推动“炎性衰老”进程。

研究还发现,位于神经周围的巨噬细胞通过伸出细微突触与周围神经形成结构连接,可能在维持神经稳态和调节脂肪代谢中起关键作用。实验表明,移除年轻小鼠体内的这类细胞会引发炎症反应加剧和脂质分解障碍。

专家认为,该研究揭示了巨噬细胞在衰老过程中的复杂调控作用,为未来开发针对年龄相关炎症和代谢疾病的有效疗法提供了潜在靶点。耶鲁团队下一步将深入研究新型炎症巨噬细胞的发育来源和作用机制,以期推动相关转化医学进展。

《科学通讯》网站(www.sciencenews.org)

第六次大灭绝是否已来临?研究称定论尚早

关于地球是否已进入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时期,科学界仍存在显著分歧。一项最新研究基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数据库,对近5个世纪以来超过16.3万个物种和2.2万个属的灭绝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哺乳动物属级灭绝比例低于2%,全部物种类群的属级灭绝率未超过0.5%,远低于科学界公认的“大灭绝”事件需达到75%物种消失的阈值。该研究最近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PLOS Biology)杂志。

该研究指出,已发生的物种灭绝事件具有较强的分类与地理集中性:多数灭绝属集中于哺乳动物和鸟类,且约75%为岛屿特有种。自20世纪初以来,全球灭绝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表明人类早期开发活动(如岛屿殖民)对特有种的冲击构成历史灭绝主因,但不一定预示未来的大尺度灭绝。

然而,多项先前研究提出反对意见。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相关团队认为,仅以物种最终灭绝为判据,可能严重低估生态危机的实际程度。种群规模的快速崩溃(如全球昆虫数量锐减)同样具有灾难性生态后果,且更直接影响生态系统功能与人类文明存续。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研究者强调,在传达生物多样性丧失事态时,必须兼顾科学准确性与公共信任。

科学界的共识是:无论是否冠以“大灭绝”之名,全球生物多样性正加速丧失,亟须跨尺度、跨类群的保护干预与政策响应。

《每日科学》网站(www.sciencedaily.com)

塑料污染终结者?新型生物塑料强度远超PET且可完全降解

塑料的耐久性带来了巨大的环境代价,而生物可降解塑料则常常面临性能或成本上的短板。近日,一项发表于《代谢工程》(Metabolic Engineering)的研究带来了令人振奋的突破。日本神户大学(Kobe University)的生物工程团队成功利用改造后的微生物,高效合成了性能卓越的可完全生物降解塑料——PDCA(吡啶二甲酸),为未来绿色材料的应用铺平了道路。

该项研究的核心创新在于其独特的“生物合成路径”。与大多数仅由碳、氧、氢构成的生物基塑料不同,PDCA分子中含有氮元素,这正是其获得高性能(如高强度、高耐热性)的关键。研究团队没有采用传统的化学合成法(易产生有害副产物),而是另辟蹊径,通过精密设计大肠杆菌的细胞代谢网络,使其能够像“细胞工厂”一样,直接以葡萄糖为“食物”,高效地将氮元素整合进分子骨架中,“从头开始”清洁地合成PDCA。

最终,团队在生物反应器中实现了PDCA的高浓度生产,产量达到了以往报告的7倍以上,且整个过程几乎没有不必要的副产物,纯度极高。

PDCA材料在降解性上表现优异,其物理性能却足以比肩甚至超越广泛应用于饮料瓶和纺织品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打破了“环保必然牺牲性能”的固有印象。

尽管走向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还面临成本优化等挑战,但这项研究无疑为彻底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提供了一个极具潜力的方向。未来,这种源于微生物的“超级塑料”有望广泛应用于包装、纺织、工程材料等领域,推动塑料产业走向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赛特科技日报》网站(https://scitechdaily.com)

减肥新宠?能放进奶茶里的“脂肪克星”即将进入临床

四川大学研究团队创新研发出一种基于天然成分的减肥微珠,该成果将于2025年美国化学学会(ACS)秋季数字会议上正式发表。这项技术利用绿茶多酚、维生素E及海藻聚合物构建可食用微珠,能够在人体消化道内高效捕获并排出膳食脂肪,为体重管理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解决方案。

目前临床常用的减肥手术和脂肪酶抑制剂(如奥利司他)虽有一定效果,但常伴随胃肠道不适及肝肾功能损伤等风险。该研究通过模拟体外脂肪结合过程,开发出具有pH响应特性的微珠系统:外层海藻聚合物保护核心成分顺利通过胃部酸性环境,进入肠道后扩张释放,由绿茶多酚与维生素E主动结合部分消化的脂肪颗粒,最终通过生理过程排出体外。

动物实验表明,在高脂饮食大鼠模型中,服用微珠的实验组不仅体重显著降低(17%),脂肪堆积减少,还表现出更健康的代谢指标和更低的器官损伤风险。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案在提升粪便脂肪排泄量的同时,未观察到明显的消化道副作用。

由于所有成分均符合食品级标准且获美国FDA认证,该微珠可方便添加于饮料、甜点等日常食品中。目前团队已与生物科技企业合作推进规模化生产,并通过华西医院伦理批准开展人体临床试验。首批26名受试者已入组,预计一年内发布首期临床数据。该技术有望成为安全、普惠的体重干预新策略。(刘春)

延伸阅读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第16号台风将生成,广西这3天局部雨势大→

第16号台风将生成,广西这3天局部雨势大→

鲁中晨报
2025-09-06 14:13:29
马英九大陆遇冷才明白:大陆并不是非他不可,是他高估了自己分量

马英九大陆遇冷才明白:大陆并不是非他不可,是他高估了自己分量

大道无形我有型
2025-09-06 14:07:44
许世友正喝酒来电话,问:我是上将许世友你是谁?答:小兵周恩来

许世友正喝酒来电话,问:我是上将许世友你是谁?答:小兵周恩来

良工说
2025-09-04 00:53:34
U23亚预赛积分榜:澳大利亚6分+20个净胜球居首,U22国足稍后出战

U23亚预赛积分榜:澳大利亚6分+20个净胜球居首,U22国足稍后出战

直播吧
2025-09-06 17:33:08
iPhone 17 Pro Max真的值得换吗?5个真相告诉你!

iPhone 17 Pro Max真的值得换吗?5个真相告诉你!

科技数码阿伟
2025-09-06 14:58:10
美国为什么禁止种植竹子?看后才知道,原来竹子比我们想象的可怕

美国为什么禁止种植竹子?看后才知道,原来竹子比我们想象的可怕

风眼军情
2025-09-04 20:32:02
别熬夜了!牛津大学《自然》:只有睡好觉,才能拯救线粒体大危机

别熬夜了!牛津大学《自然》:只有睡好觉,才能拯救线粒体大危机

医学新视点
2025-09-05 18:16:43
侵华14年,日本一共来了多少部队,被消灭了有多少?

侵华14年,日本一共来了多少部队,被消灭了有多少?

泠泠说史
2025-09-05 13:59:09
太突然!人去楼空,门店全关!曾遍布各大商场

太突然!人去楼空,门店全关!曾遍布各大商场

鲁中晨报
2025-09-06 11:29:20
受邀观礼九三阅兵的8位明星,个个口碑好,这才是我们该追的明星

受邀观礼九三阅兵的8位明星,个个口碑好,这才是我们该追的明星

叨唠
2025-09-06 04:37:54
宫女奉命为乾隆洗龙沟,宫女无心一句建议,家族后代从此富贵不绝

宫女奉命为乾隆洗龙沟,宫女无心一句建议,家族后代从此富贵不绝

红豆讲堂
2025-08-27 13:40:08
武汉:为何成了间谍们的中意之地?

武汉:为何成了间谍们的中意之地?

阿胡
2025-09-05 10:26:33
外国女老师带学生首次来中国参观,走出机场众人愣住:这是中国?

外国女老师带学生首次来中国参观,走出机场众人愣住:这是中国?

第四思维
2025-09-05 10:02:19
央视文艺晚会落幕:4人零差评,2人升咖,1人翻红,只有他被骂惨

央视文艺晚会落幕:4人零差评,2人升咖,1人翻红,只有他被骂惨

涵豆说娱
2025-09-05 17:19:22
上缴国库!与法院缠斗8年,“私募一哥”终于迎来110亿元大清算

上缴国库!与法院缠斗8年,“私募一哥”终于迎来110亿元大清算

凡知
2025-09-05 14:22:50
易会满卸任监会主席一年多被查,在任五年1700家IPO

易会满卸任监会主席一年多被查,在任五年1700家IPO

大风新闻
2025-09-06 11:52:02
原来九三阅兵的解说是他俩!豪迈大气庄重激昂,难怪全国人民喜爱

原来九三阅兵的解说是他俩!豪迈大气庄重激昂,难怪全国人民喜爱

叶公子
2025-09-05 19:48:50
天雷滚滚!突然宣布降息!9月6号,昨夜爆出的四大消息持续发酵!

天雷滚滚!突然宣布降息!9月6号,昨夜爆出的四大消息持续发酵!

搬砖知天下事
2025-09-06 08:44:20
太气人!中国设计师竟不知93阅兵,甲方再三质问,对方发言逆天

太气人!中国设计师竟不知93阅兵,甲方再三质问,对方发言逆天

削桐作琴
2025-09-05 18:17:21
九三阅兵张学良长孙受邀,面对镜头:若爷爷看到今日中国一定高兴

九三阅兵张学良长孙受邀,面对镜头:若爷爷看到今日中国一定高兴

访史
2025-09-06 14:01:25
2025-09-06 20:47:00

科技要闻

超1万亿参数!阿里最大最强模型免费上线

头条要闻

特朗普:明年G20将在自家度假村办 欢迎中俄领导人出席

头条要闻

特朗普:明年G20将在自家度假村办 欢迎中俄领导人出席

体育要闻

英国篮球,为什么那么菜?

娱乐要闻

虞书欣受风波影响!缺席新剧应援活动

财经要闻

易会满几个家人也被一并带走调查

汽车要闻

科技加持 BMW R 1300 GS Adv依旧标杆实力

态度原创

艺术
亲子
教育
家居
时尚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亲子要闻

3岁女儿真能犟嘴,爸爸说她一句就回怼一句,小小年纪心眼太多

教育要闻

江苏省2025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暨2026年中职职教高考报名办法

家居要闻

亲子空间 舒适家居氛围

上年纪的女人穿衣,掌握这3个搭配“小套路”,越老越有气质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