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观察丨赋能“十五五” 参政议政“金点子”如何淬炼成“金钥匙”)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兵 通讯员 江岸舒 长沙报道
服务大局所需,参政议政的履职轨迹,始终与城市拼经济、谋发展的步伐同频共振,更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
11月17日,湖南召开2025年各民主党派省委会、省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专题调研协商和省委“十五五”规划《建议》征求意见座谈会。
会议现场。
聚众智,建诤言,献良策。会上,一批经过扎实调研、反复论证的真知灼见,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提供了有力参考。
这不仅是一次建言献策的集中展示,也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务实行动,更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湖南的生动实践。
在这场“智力大集结”中,一条条精准的建议正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一幅幅调研绘制的蓝图正成为三湘大地上的实景画卷。
精准把脉:从“党委出题”到“党派答题”的选题闭环
政策的“含金量”,唯有精准落地才会转化为发展的“生产力”。
湖南创新构建“党委出题、协商选题、党派调研、研讨论证、协商座谈、采纳落实、情况反馈”的参政议政专题调研闭环机制,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湖南实践”。
该机制让参政议政从一开始就紧扣发展所需、呼应大局所向。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
2月,湖南召开各民主党派省委会、省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专题调研协商座谈会,就专题调研成果进行协商,明确将助力编制高水平“十五五”规划作为2025年调研主题。
而这也是省委书记连续第三年为参政议政专题调研出题。
会后,省委统战部迅速组织选题协商会,在充分沟通协商的基础上,统筹确定专题调研课题9个、“直通车”或《党外人士建言》课题27个,形成聚焦“1+9+N”深入开展参政议政调研的格局。
在这一机制下,全局所需与多党合作所能实现高效对接。
如,民革省委会聚焦以城市更新推动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民盟省委会围绕推动湖南深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增强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建设新动能;无党派人士则将目光投向加强产业生态建设、推进湖南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课题……
其余课题调研后还可通过“意见建议直通车”向省委、省政府报送成果,形成“专题调研+‘直通车’调研”结合互补模式,让参政议政的触角延伸到发展各领域。
从省委书记亲自“点题”到各民主党派精准“答题”,湖南以一套独具特色的闭环机制,持续激发参政议政的生机与活力。
深调细研:从“多元联动”到“求真务实”的良策锻造
“当前,以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为代表的未来产业,正深刻重塑全球竞争格局。‘杭州六小龙’火爆出圈,各地都在抢抓机遇,湖南如何在这场关乎未来的角逐中抢占先机?”在湖南大学民建经贸研究院第五届论坛上,这一问题引发全场深思。
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 助力湖南未来产业发展”为主题,十余位来自政府、高校、企业的专家共聚一堂。在他们看来,布局未来产业,关乎湖南未来十到二十年的发展格局。
领题、解题与破题,调查研究是基本功。
2025年以来,各民主党派省委会、省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认真制定调研方案,成立由主委(主席、会长)担任组长的课题组,以问题为导向深调细研,锻造务实管用、可转化的调研成果。
上下联动,同题共答提升调研深度。民进湖南省委会调研组多次组织课题组专家进行内部讨论,并创新性地邀请民进中央相关专家、省直相关部门和长沙、株洲两市共同召开课题论证会。
“我们汇聚了中央、省、市三个层级的智慧,前前后后共修改稿件17次。”调研组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精心打磨形成的最终课题成果,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深入一线,精准把脉企业发展需求。省工商联选取1500余家民营企业开展深度调研,面对面听取意见1600余人次。调研组提出的“实施民企活力增强行动、链主领航赋能行动等八大行动”建议,直指民营经济发展痛点。
跨域调研,借他山之石攻湖湘之玉。农工党省委会调研组聚焦“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医药产业”,赴北京、天津等地开展调研20多次,与省科技厅、芙蓉实验室等深入交流。“我们还结合举办(承办)论坛面向全国组织专家学者研讨,为驱动‘健康湖南’战略和打造万亿级健康产业集群贡献智慧。”调研组表示。
“2025年的专题调研还突出了全程跟进保障。”省委统战部有关负责同志介绍,省“两办”专门印发支持调研的函件,协调各省直部门配合开展调研、加强成果采纳,确保专题调研取得实效。
从智库论坛的思想碰撞,到基层一线的实地走访;从跨区域的学习交流,到多层级的研讨论证——湖南正通过多元联动调研机制,汇聚起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智力支撑。
成果落地:从 “有用之言”到“有益之事”的价值转化
参政议政的生命力,在于成果落地;建言献策的价值,在于惠及民生。
湖南通过构建全链条保障、多维度推进的转化机制,推动“有用之言”精准转化为“有益之事”。
在这套机制推动下,提出了许多有见地、有质量、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省农业农村厅响应民建省委会《湖南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建议,持续推进农机全产业链建设,立足优势,推动农机装备产业链列入全省21个产业链建设内容之一。
——省商务厅落实致公党省委会《大力实施产业出海战略 助力我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议,推行四大行动强化开放合力。值得一提的是,成立省级应对贸易摩擦工作站,指导协助企业积极应对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国际贸易摩擦。
——省科技厅采纳九三学社省委会《推动我省产业园区提高发展质量和运行效益的对策研究》建议,在长株潭国家高新区率先启动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试点工作,并在14个市州全面深入推行,累计向1.7万余家科技型企业发放纯信用贷款超460亿元,为科技创新注入金融活水。
翻阅2025年湖南参政议政“成绩单”,从产业升级到对外开放,从科技创新到民营发展,每一条落地的建议都紧扣发展脉搏,每一项转化的成果都回应民生期盼。
随着“十五五”规划蓝图徐徐展开,这场“智慧盛宴”的成果正在三湘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它不仅为湖南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更以扎实的地方实践,生动诠释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越性与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