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警方通报:高校学生夏某,被处罚!最新披露:已有2491人被查处,临时来沪人员违规增加)
连日来,上海警方针对未经实名登记实施飞行活动、非法破解无人机安全控制信息系统等“黑飞”违法行为,持续开展“小切口”专项整治,有力维护了上海城市的空域安全和秩序。
据统计,自今年8月29日全市无人机“黑飞”专项整治启动以来,公安机关共查处“黑飞”案件2526起,处罚2491人,飞手、无人机主动登记数分别上升20.2%、26%。
据警方介绍,从近期查处的无人机“黑飞”案件来看,个人航拍爱好者占了绝大多数比重,且临时来沪人员“黑飞”数量呈增加趋势,“黑飞”区域多集中在景区和网红打卡点,企业出于工程需要实施的“黑飞”行为也较为集中。
![]()
为航拍城市美景 超高飞行造成安全隐患
工作中,警方发现部分市民为拍摄风景,违规使用无人机突破限高飞行航拍,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警方在日常管理执法过程中,充分运用传统手段和新质战斗力赋能,将“黑飞”预警信息作为110警情自动派发至派出所开展处置,并依托侦测反制阵地、警用无人机搜索定位等技术手段,加强预警甄别和处置警力调度,破解“无人机实时定位难”“飞手查找难”等瓶颈问题,现场查找成功率大幅提升。
10月31日,奉贤某高校学生夏某至海湾渔人码头景区游玩。其间,将无人机飞行至200米高度(超过120米,属管制空域)航拍海边落日和摩天轮,被在景区巡逻的民警发现。11月12日,普陀分局长寿路派出所接线索预警:天安千树商场上空有1架小型无人机正在“黑飞”。民警到场后,找到了正在操纵无人机的游客黄某。经查,其无人机飞行高度达到500米,远超120米限高。黄某自称是摄影爱好者,为追求拍摄效果,操作无人机对商场进行航拍。
目前,夏某、黄某均已被警方依法行政处罚。
以工程测绘为目的 操纵无人机违规飞行
部分企业出于航拍测绘、工程勘测等目的,使用未报备注册的无人机违规飞行。对此,警方一方面组织各分局对辖区低空应用企业开展了摸排,主动跨前提供服务保障,加强宣传引导。另一方面,坚持“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企业和群众”的理念,积极会同市交通委等相关部门,建设上海市低空飞行综合监管服务平台,提升低空飞行服务水平。
11月6日,宝山分局盛桥派出所收到系统预警:辖区一工厂上空有无人机“黑飞”,民警立即到现场处置。经查,飞手王某系厂方聘请来沪用无人机对厂房面积进行估测。王某因实施未经批准操控轻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在管制空域内飞行的违法行为,被处以行政处罚。
11月14日,青浦分局金泽派出所接系统预警:辖区三塘村有无人机“黑飞”,民警立即赶赴现场,但未发现涉案飞手。警方通过调阅周边公共视频画面,迅速锁定了违法人员苗某。经查,苗某因工作测绘需要,在无人机未注册、飞行未报备的情况下进行了航拍测绘,被青浦警方处以行政处罚。在民警的指引下,苗某当场完成了无人机注册登记。
破解飞控软件 规避飞行限制
整治工作中,警方还发现部分违法人员使用“破解版”无人机规避飞行区域限制的情况。对此,警方紧盯非法改装、破解飞控系统以规避飞行限制等危害严重的违法行为,组建专门课题组,研发预警模型获取线索,开展精准查处打击,有效强化社会面震慑效应。
近日,长宁警方对1名使用“破解版”无人机违规飞行的飞手作出行政处罚。事发当日,长宁分局仙霞路派出所接到系统预警,提示在机场净空区有无人机“黑飞”。民警迅速赶赴现场,发现一直播团队正在拍摄。经了解,该团队为追求直播效果,聘请了飞手施某在仙霞网球中心周边进行航拍。民警即传唤施某到派出所配合调查。经查,施某提供的无人机SN码与系统预警不一致。民警怀疑其中有“猫腻”,对施某进一步开展工作,最终施某交出了另1架无人机,并承认对该无人机进行了破解,以达到在禁飞区飞行的目的。现施某已被处以行政处罚。
近日,闵行警方根据网络巡查线索,成功查处一起非法破解无人机安全控制信息系统的违法行为。屈某是一名商业摄影师,为拍摄方便,使用境外软件擅自对多台无人机安全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破解,并通过网络渠道提供无人机破解服务,非法获利近4000元。目前,屈某因从事非法破解无人机安全控制信息系统的违法行为,被闵行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
警方表示:天空不是法外之地!
维护低空秩序和安全,不仅是管理部门的法定职责,也是每个参与者的法定义务。无人机“黑飞”、使用非法破解软件逃避监管等行为扰乱空中交通管制秩序、危及公共安全、涉嫌违法犯罪。实施飞行活动的无人机,应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上进行实名登记,并通过“随申办市民云”(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报备飞行计划。请广大“飞手”严格遵守飞行报备、高度限制、禁飞区管理等规定,共同维护申城的空域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