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一间厨房,看见中国“好房子”的新样子)
11月6日至9日,在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第二十二届中国住博会上,由华润置地打造的“全周期焕新科技宅”受到广泛关注。样板间内,其与方太共研共建的厨房模块吸引不少人停下脚步。厨房、餐厅、阳台连成一体,空气通透,油烟机运转时几乎听不到噪声。有观众说:“这才是让人想回家的厨房。”
![]()
百年来,中国人的厨房始终折射生活变迁:从柴火土灶到煤气灶、水泥台面,再到油烟机、电饭煲、电磁炉走进寻常百姓家;从封闭小间到开放空间,烹饪与社交融合。今天,厨房正从器具叠加走向“空气、水、烹饪”一体化系统优化,成为高品质住宅中最能体现生活质量的空间节点。
让“好房子”从图纸开始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俗话说,“房子不必大,好住才是家”。这些“好”的关键在于细节:台面高度与站位匹配、风机与烟道阻力匹配、湿区与洁区分路、噪声控制在可感阈值以下。
长期以来,住宅开发多遵循“先定户型、再配设备”的设计程序,空间与功能脱节。此次华润置地与方太的联合研发,旨在打破传统开发边界,从前端将“产品功能”与“空间场景”一体设计,深度融合。
华润置地建筑设计总监吴浩表示,本次工作的核心价值在与方太梳理双方客户访谈与洞察,结合华润置地的空间研发能力与方太的技术优势,形成“高效、精细、省心、自然”四个厨房升级破局点。
华润置地室内设计总监叶菁则表示,本次共创,不仅通过模块化设计、管线分离实现了空间可生长性,更要以产品服务一体化的“全周期焕新”机制,让厨房空间、设备与耗材更新需求一键触达,及时响应。
基于上述共识,方太选择从源头介入,在与华润置地的项目中实现了设计前置:从户型规划阶段即参与厨房模型共建,对风道走向、照明布光、净水分路、电气接口、收纳比例进行系统校核。郭颖丹带领的幸福厨居研究团队则提供家庭生活习惯数据库:主厨与帮厨的协作距离、操作半径、高频取放区位置、橱柜分层逻辑等被量化为设计参数。这些“生活数据”第一次在前端有效融入了建筑图纸。
方太工程产品与市场部部长赵江飞表示:“厨房是住宅系统中最复杂的空间之一,我们希望通过系统化设计,把空气、水、光、热、声这些要素统一考虑进去,让厨房成为美好生活的起点。”
![]()
“好房子”在一餐一饮的细节里
如果说前移设计、参与图纸,是在让家的形态更合理,那么系统化的技术方案,就是让一家人的日常变得更顺手、更自在。
“好房子配好厨电。”这是方太近年的核心理念。企业将研发重点从单品性能转向系统集成,建立“空气、水、烹饪”三大核心科技,用制造业的精密标准对接建筑业的系统思维。
赵江飞介绍:“我们希望厨房能成为家庭情感交流的核心空间。合理的动线让家人协作而非分工,让做饭不再是负担,而是家人共处的时光。”
目前,方太已累计拥有授权专利超过1.6万件,其中发明专利4000余件,连续多年位列全国民营企业发明专利十强。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超过5%,这为“智慧厨房”提供了坚实技术底座。
方太集团工程业务部总经理邱伟明认为,企业的角色不仅是设备供应商,更是“专业共建者”与“价值赋能者”,好房子配好厨电,方太作为智慧厨房专家,在助力“好房子”建设过程中持续发力。“我们通过发布《好房子·好厨电标准》,为行业提供专业依据;通过参与前期户型研发,把对中国家庭烹饪习惯与健康需求的理解,转化为可落地的空间方案。”
![]()
“好房子”回到人的幸福感
厨房的每一项创新,最终都要回到生活本身。将电机上置,把噪声降下来,是为了在清晨不吵醒孩子;清洗集成,是为了餐前餐后的清洗更轻松,多些时间陪伴家人;灶蒸烤集成,让烹饪一步到位,是为了让一顿家常饭少些等待;抽拉式收纳,将高频使用物品纳入就近操作区,是为了让频繁下厨的人“伸手就够”。技术不是炫技,好的工程解决方案,应当悄无声息地“隐身在生活里”。
在房地产开发端,“好房子”已经被视作一项系统工程。不少房企设计与研发负责人认为,高品质住宅的打造不再只是建筑设计或装修配套的问题,而是全产业链协同的结果。方太等深度参与户型研发与系统设计的企业,正成为推动住宅品质升级的重要力量。
一间厨房的革新,是产业链协同的体现,也是中国制造向高质量生活跃升的缩影。从设计前移到系统集成,从单品突破到生态共建,方太的“好房子”实践让“高品质生活”不再停留在口号,而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在烟火与科技之间,家的幸福正被一点点照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