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地评线】天府评论:八载进博再攀高,世界点赞“中国引力”)
第八届进博会圆满落幕,参展国别、企业数量、意向成交额等多项指标再创新高。这不仅是一场商品与技术的盛会,更是全球企业用脚投票、对中国市场投下信任票的生动写照。在逆全球化暗流涌动的当下,进博会如一盏明灯,照亮开放合作的前路,也印证了“中国大市场”不可替代的磁吸效应。
开放之门越开越大,打造全球共享“引力场”。从智能手术机器人到零碳氢燃料重卡,从地中海特色橄榄油到拉美精品咖啡豆,进博会早已超越传统展会范畴,成为全球优质要素汇聚的超级平台。更关键的是,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的故事年年上演——不少跨国公司借进博会契机,在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布局区域总部或研发中心,把“参展窗口”转化为“深耕支点”,真正融入中国经济肌理。
制度型开放持续深化,构筑营商环境“新高地”。外企点赞的背后,是中国不断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努力。从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到推动跨境数据流动试点;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到优化通关便利化措施,制度红利正源源不断释放。一条中欧班列从上海出发,满载进口产品驶向内陆城市,背后是高效物流与开放政策的双重支持,让“全球好物”更快抵达消费者手中。
大市场链接双循环,激活合作共赢“生态圈”。进博会不仅是“买全球”,更是“链全球”。通过对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与全球创新资源,助力构建以我为主、内外联动的新发展格局。当东南亚水果经冷链班列48小时直达北方商超,当欧洲精密仪器在中国工厂实现本地化适配,进博会所激发的协同效应,早已超越交易本身,成为推动全球产业链韧性重构的重要力量。
八年进博,年年出新,不变的是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这片14亿人口的大市场,不是封闭的内湖,而是奔涌向世界的江河。正如穿梭于展馆与港口之间的货运列车日夜不息,中国与世界的交融也正加速前行——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共赢的舞台必将越搭越宽。
编辑:牛霄 校对:曾沧海 责编:张通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四川日报网络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所有或独家授权发表,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