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地评线】太阳鸟时评:外贸稳健增长,中国经济蹄疾步稳)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0月,我国货物贸易延续平稳增长态势,进出口总值37.31万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出口22.12万亿元,增长6.2%;进口15.19万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11月8日《人民日报》)
外贸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外部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今年以来,面对困难和挑战,各地各部门同心聚力有效应对外部冲击,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外贸延续平稳增长态势,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这份数据的背后,既是中国经济强大韧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全球共享发展机遇的实践注脚。
主体活力,民营企业撑起外贸“半壁江山”。民营企业正从代工者向创新者转型。数据显示,前10月,民营企业进出口21.28万亿元,增长7.2%,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7%,比去年同期提升1.9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0.91万亿元,增长2.9%,占我国外贸总值的29.3%。民营企业持续领跑外贸增长,与外商投资企业共同构成外贸发展双引擎,这种主体结构的优化升级,既凸显了国内市场主体的活力与韧性,更让中国外贸真正扎根于市场土壤、拥有了更稳固的发展根基。
开放赋能,制度型开放构筑全球合作新优势。开放多元布局,既是对外部风险的应对,也是主动拥抱全球化的战略选择。一直以来,中国通过多元化市场战略、区域经贸合作及数字贸易创新等,构建更具韧性的全球产供链网络,为中国制造业升级发展开拓新空间,为外贸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源头活水。从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深化,到进博会、广交会等国际平台搭建,中国始终以制度型开放推动贸易便利化,为全球企业创造更广阔的市场机遇。前10月,东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6.18万亿元,增长9.1%,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6.6%。同期,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19.28万亿元,增长5.9%,彰显了多元化市场布局的抗风险能力。
双向互动,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外贸的平稳增长不仅是中国经济的稳定器,更是全球经济的增量源。中国出口为国际市场提供了高性价比的商品,缓解了多国通胀压力;而中国主动扩大进口,则为各国企业开辟了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这种“买全球、卖全球”的良性循环,打破了零和博弈的思维定式,生动诠释了“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的深刻内涵。尤其在保护主义抬头、供应链脱钩断链等杂音不断的当下,中国以行动证明,经济全球化虽遭遇逆流,但合作共赢仍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当前,中国外贸仍面临外需走弱、贸易壁垒增多等挑战,但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稳外贸政策持续发力、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成长,中国外贸有望进一步巩固稳的基础、激发进的动能。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更多“东方暖流”。
作者:久泰平
(编辑:崔凤娇 责编:田莉 校对:文骥 审核:周牧)
(来源:四川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