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理响中国】如何理解“十五五”时期必须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十五五”时期必须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作出系统谋划,鼓舞激励亿万人民在新征程上踔厉奋发,为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
新时代,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41314元,到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9岁,再到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分别覆盖10.7亿人、13.3亿人,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同时要看到,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社保、住房、医疗、养老、婚嫁、生育、托幼等方面仍面临一些难题,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强调,“《建议》稿在指导思想中突出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这是指导‘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总体性要求。”《建议》牢牢把握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围绕民生保障、乡村振兴、区域发展、文化建设等方面作出明确部署。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议》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健康中国、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8个方面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畅通社会流动渠道,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农业农村现代化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全局和成色。从现实看,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建议》对标2035年如期达成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从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等3个方面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针对区域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建议》从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促进区域联动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加强海洋开发利用保护等5个方面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要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叠加效应,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发挥重点区域增长极作用,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文化繁荣兴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建议》着眼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等4个方面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编辑:吴晓迪 李雯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