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官方确认!陕西流感季提前到来)
11月6日,陕西疾控发布提醒:陕西流感季提前到来,甲型H3N2成流行主力毒株。以下为详情↓↓↓
随着秋冬季节气温持续走低,流感这一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进入高发流行期。11月4日,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消息:结合最新监测数据评估,
据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局专家分析,这主要是和流感病毒优势毒株的变更、人群免疫力和气候转凉有关。流感监测情况显示,
该毒株去年未出现大规模流行,人群接触频次低,普遍缺乏针对该毒株的特异性免疫保护,存在大量“免疫空白”。加之近期气温骤降、天气转凉,这种环境有利于流感病毒的存活和传播。
同时,随着天气转冷,人们在室内活动增多,通风减少,也增加了病毒人际传播的机会。
空军九八六医院感染科主任白帆介绍,近期住院的流感患者中,儿童较多,主要原因在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且学校、幼儿园等场所人员密集、接触频繁,易造成病毒快速传播,部分儿童还可能成为家庭“传染源”,将病毒传染给家中老人、成人等密切接触者,应重点加强防护。
关于流感疫苗接种问题,白帆补充提醒接种流感疫苗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手段。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快,每年的流行毒株都可能不同,
一般来说,接种流感疫苗2至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对抗原类似毒株的保护作用可维持6至8个月。为达到良好预防效果,流感疫苗推荐接种时间为9至11月,以保障在流行高峰前形成有效免疫屏障。若未及时接种,整个流行期内仍可接种。尤其年龄小于5岁的儿童、大于65岁老年人、妊娠及围产期女性、肥胖者、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更高,应予以重视,提前接种疫苗。
除儿童、老人等高危人群外,家长、保姆、教师等与儿童密切接触的成人也需接种,构建“家庭免疫圈”,阻断病毒在家庭内传播。如果有家庭成员诊断流感或出现相关症状,应尽量单独居住在一个房间,与家人接触时应尽量佩戴口罩。在此基础上,日常注意个人卫生,做好健康防护还是非常必要的。未接种疫苗的老人、孕妇、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在接触流感患者后,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物预防,但药物不能替代疫苗。
病毒在不断演变,我们的防护观念也必须跟上。面对流感,无需恐慌,但一定要高度警觉、积极行动。
需要注意甄别的是,流感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只对细菌有效,滥用抗生素会增加耐药风险,反而危害健康。
目前临床常用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中,
秋冬季来临,流行性感冒进入高发期。与往年相比,今年流感到目前是什么状况?作为抵抗力较弱的儿童,又该怎样预防和治疗呢?
杨亚荣介绍,流感属于传染性疾病,每年都有一定范围的流行,相比去年,今年门诊量明显增加的时间节点显著提前了。根据疾控方面的反馈,今年流行的毒株主要是H3N2,而去年主要是H1N1。这两个毒株都属于甲型流感,
从去年的临床来看,H1N1伴发的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相对多一些。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第一关。
“在流感季,经常以一个毒株为主,但并不代表其他毒株不会同时存在,假如你已经感染了H3N2毒株,如果你没接种疫苗,依然有可能会感染H1N1毒株。”杨亚荣说,“接种疫苗后就会有60%—70%的预防率,虽然不能100%预防感染,但疫苗能最大限度减少感染的人群,另一方面减少重症的发生率。”
杨亚荣提醒,流感的症状以发热为主,易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部分患儿也可出现循环系统及神经系统并发症,早期应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等抗流感药物效果明显,所以确诊为流感后,要尽早进行针对性治疗。
除了打疫苗外,杨亚荣建议,
“如果孩子生病,要注意多休息,不建议带病上学,以免造成聚集性感染。”杨亚荣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