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山河“节”拍共此时|岁岁重阳节 传统韵长留)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
彩云之南的各族儿女
迎来了又一个
充满温情的重阳节
这个承载着
千年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
在云南这片土地上
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登高,是重阳节最为普遍的习俗之一,云南也不例外。
在昆明,市民纷纷前往西山、太华山、黑龙潭等景点,一边欣赏着漫山遍野的红叶与金黄的银杏,一边祈福家人平安健康。丽江的玉龙雪山、大理的苍山等地,更是各族群众登高祈福的热门之地。
身着节日盛装的各族群众,带着自家酿制的米酒和特色小吃,一同登山。他们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欢声笑语回荡在山谷之间。
从遍插茱萸、赋诗饮酒的古时习俗,到崇老敬老、厚德仁爱的现代意蕴,重阳节早已不是简单的自然时令。如今,我国更是将祈福活动与传统孝道巧妙融合在一起,令这个节日更富人情味,更具时代感。
秉承孝道和谐美满,良好家风薪火相传,无论何时,尊敬长辈,孝顺父母,永远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
重阳糕,作为重阳节的必备美食,在云南有着独特的制作方式和风味。
昆明的菊花糕尤为有名,糕体上插着五色小彩旗,象征着步步高升。每一块菊花糕都散发着淡淡的菊花香气,口感软糯,甜而不腻;楚雄的重阳糕是用糯米和野生蜂蜜制成,香甜软糯的口感中带着一丝野花的芬芳,让人回味无穷;西双版纳则喜欢将芭蕉叶包裹着糯米和椰浆制成的重阳糕,清香四溢。
家家户户都会制作重阳糕,不仅自家食用,还会馈赠亲友,以此传递节日的祝福和喜悦。当亲朋好友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美味的重阳糕,欢声笑语中,浓浓的亲情和友情也在心中流淌。
重阳节正值菊花盛开的季节,赏菊成为了云南人喜爱的节庆活动。昆明西山、大观楼、郊野公园等地都会举办盛大的菊花展,各种菊花竞相绽放,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黄的赛金,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
漫步在菊花丛中,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让人陶醉不已。人们还会采摘菊花,煮制成花茶或花酒。在丽江古城的小巷里,你可以品尝到当地人用菊花酿制的特色酒,酒液清澈透明,香气浓郁,入口绵柔,回味悠长。
有老昆明《竹枝词》咏:“重阳糕饼卯时尝,酒底花开菊正黄。饭后登高呼女伴,山头拾得锦香囊。”
在云南,各民族都有尊老敬老的传统习俗,世代相承,成为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
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江尾乡河尾村,从祖辈就流传下来“耆老节”的习俗。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这一天,凡村里年满70岁的老人,都披红挂彩,穿戴一新,被请进披上红绸装饰的轿子内,然后由村里的青年抬起轿子,敲锣打鼓,全村男女老少都跟随在轿后,游村一周后,再把老人抬到宽敞的大院内。院里已摆好了酒席,晚辈们都来向老人们送祝福,场面十分热闹。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让我们跟随各族群众的脚步
感受重阳节的独特魅力
传承尊老敬老的美德
让爱与温暖永远传递
愿我们所爱之人
被岁月温柔以待
策划:浦美玲 段琪宇
统筹:自建丽 何沐 李斌 赵家琦 杨景涵
视觉设计:何沐
撰文:时光远
视频记者:陈卓
视频、动画制作:王梓澜 丁瑞
部分资料来源:“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微信公众号、沧源融媒、祥云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