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正文

科技事业成效卓著,培养诺奖级科学家仍需更优环境

0
分享至

(原标题:科技事业成效卓著,培养诺奖级科学家仍需更优环境)

01中国科学家王贻芳指出顶尖人才流失仍是挑战,科研环境需优化以培养诺奖级科学家。

02中国研发投入强度达2.68%,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科技创新成绩亮眼。

03“帽子”体系导致科研人员精力转向头衔争夺,影响科学探索专注度。

04学术讨论氛围不足,内部缺乏认真争鸣,制约科学进步与创新。

05我国“灯塔工厂”数量全球第一,占40%,智能制造发展迅速。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图据央视新闻。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来了,中国科学家得奖话题再次引起关注。中科院院士王贻芳的话被大量转发,在一档财经智库节目中,曾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的王贻芳院士曾指出,尽管人才回流现象增加,顶尖科研人才流失仍是挑战。科研成果和专利数量已世界领先,但培养诺贝尔奖级科学家需更优科研环境。国外科研环境和同行交流是吸引顶尖人才的关键因素。

每至诺奖获奖名单出炉之时,相关话题就会热起来,这反映出从官方到民间,对于这一科学界重大奖项的重视,更反映出整个社会对推动科学发展,对如何培养出更多科学家问题的重视。我想,如果没有危机意识,没有发展的紧迫感,是不会有这么强烈的社会共鸣的。

在这一问题上,客观地说,其实中国已经是优等生了。“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技创新跨越式发展、成绩亮眼: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国家综合创新能力跻身世界前10;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技术,赋能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迈进,我国“灯塔工厂”数量全球第一,占比超40%;超前布局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数据不会说谎,它是中国科研实力的直接证明,是任何人都否定不了的。这说明,我们的路是走对了,不必为一时没拿到诺奖或者拿得比较少就灰心丧气、妄自菲薄。而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把精力放在完善科研管理体系,为科学家成长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上。

王贻芳院士是国内高能物理研究领域的专家,长期身处科研前线,自然对其中的情况,对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长处和不足之处有更丰富的观察、更切身的体会、更深刻的认识。他的话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科学界存在的问题,不能不引起社会的重视。比如他说的顶尖科研人才流失仍是挑战的问题。科研环境既包括实验设施、生活条件等硬环境,也包括学术氛围、评价体系等软环境,从硬环境说,中国当然已经非常优越,我们大学建得一个比一个漂亮、实验室一个比一个先进。可以说,不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对科学家们、对科学研究的支持毫无保留。但显然,光有热情和支持还远远不够,还有有直面问题、弥补不足的勇气和智慧。

以评价体系为例,评价体系在科学家的成长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当下科研界,“帽子”满天飞。从“青年千人”到“长江学者”,从“杰出青年”到“院士”,各种人才头衔构成了一个等级森严的“帽子体系”。这些本为激励科研人员而设立的荣誉,在实践中却逐渐演变为资源配置的核心指标。一些科研人员将精力从实验室转向“帽子”争夺战。不得不说,中国科研环境中存在过度追求名誉和头衔的功利现象,这显然不利于青年科学家专注于科学探索本身。

又比如,大家反映比较集中的过度行政化的问题,学术研究需要相对宽松、自由、多元的氛围,过度行政化会导致决策机制僵化。还有个讨论氛围的问题,王贻芳曾说到科学界存在一个怪象:内部认真的科学讨论很少。学术进步离不开学术争鸣,可如果大家都惜字如金,学术如何进步?

这些软指标、软环境有时候甚至比硬指标更重要、更关键。硬指标可以通过加大投资力度、砸钱来解决,可软环境就不那么好改变了。我们必须正视其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有利于科学家成长出发,按科学规律办事。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改善环境不可能立竿见影,但一定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正是坚持不懈地“结网”,我国科技事业才取得巨大的历史成就这些“大鱼”。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多名网友爆料,手机信号栏被运营商塞广告

多名网友爆料,手机信号栏被运营商塞广告

黑猫科技迷
2025-11-06 22:00:39
后续!卫健委通报两人已停职,女方长得很漂亮,爆料人身份成谜

后续!卫健委通报两人已停职,女方长得很漂亮,爆料人身份成谜

冬天来旅游
2025-11-07 12:37:00
刷屏了!做空小米已成对冲基金共识?股价一个多月已暴跌近30%...

刷屏了!做空小米已成对冲基金共识?股价一个多月已暴跌近30%...

金石随笔
2025-11-07 00:08:05
曾医生年轻漂亮,已经是主任了,为什么还要屈身副院长?解答扎心

曾医生年轻漂亮,已经是主任了,为什么还要屈身副院长?解答扎心

花心电影
2025-11-07 09:41:11
湖南省人医17分视频风波,女方肤白貌美、男方儒雅绅士,均被停职

湖南省人医17分视频风波,女方肤白貌美、男方儒雅绅士,均被停职

鋭娱之乐
2025-11-07 08:39:22
大瓜!网友爆料副院长和女医生私情,视频画面流出,女方十分主动

大瓜!网友爆料副院长和女医生私情,视频画面流出,女方十分主动

派大星纪录片
2025-11-06 11:07:07
奥委会急疯了!2036奥运邀约无人接,中国神回复让全球集体沉默

奥委会急疯了!2036奥运邀约无人接,中国神回复让全球集体沉默

霁寒飘雪
2025-11-06 19:35:42
赵少康“大罢免”亮票2次,遭台北地检署起诉:从重量刑

赵少康“大罢免”亮票2次,遭台北地检署起诉:从重量刑

海峡导报社
2025-11-06 11:55:13
杭州一小区物业退出不干了,选聘进场4年,称业主拖欠物业费1200多万元

杭州一小区物业退出不干了,选聘进场4年,称业主拖欠物业费1200多万元

大风新闻
2025-11-07 08:57:02
人人都想听好消息,但世界烂透了,乌克兰不再提回到1991年边界

人人都想听好消息,但世界烂透了,乌克兰不再提回到1991年边界

山河路口
2025-11-06 13:54:49
为啥大家不提中国空间站了?因为没脸提,跟国际空间站差距太大!

为啥大家不提中国空间站了?因为没脸提,跟国际空间站差距太大!

百态人间
2025-11-07 05:00:03
上海人狂喜!百米“翡翠山”官宣,魔都真要造山了!

上海人狂喜!百米“翡翠山”官宣,魔都真要造山了!

GA环球建筑
2025-11-07 12:16:56
河北婚车遭拦截!50条香烟才放行,僵持1小时新娘气哭,官方回应

河北婚车遭拦截!50条香烟才放行,僵持1小时新娘气哭,官方回应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07 02:09:41
炸裂!副院长出轨眼科主任,17分钟不雅视频流出,女方甜美丰腴

炸裂!副院长出轨眼科主任,17分钟不雅视频流出,女方甜美丰腴

公子麦少
2025-11-06 14:22:30
突发!中国造防空导弹发威击落伊尔-76运输机,俄5名机组人员阵亡

突发!中国造防空导弹发威击落伊尔-76运输机,俄5名机组人员阵亡

头条爆料007
2025-11-07 08:52:28
纽约剧变!34岁穆斯林市长崛起,中产与华人票仓集体失声

纽约剧变!34岁穆斯林市长崛起,中产与华人票仓集体失声

华人生活网
2025-11-06 03:16:42
看完湖南女医生17分钟不雅视频:她占据主动,给婚姻撕了一道裂口

看完湖南女医生17分钟不雅视频:她占据主动,给婚姻撕了一道裂口

娜乌和西卡
2025-11-07 10:38:41
小鹏机器人里面是不是真人?全球网友吵翻了,CEO 现场「扒开衣服」自证

小鹏机器人里面是不是真人?全球网友吵翻了,CEO 现场「扒开衣服」自证

AppSo
2025-11-06 17:03:00
北京协和医院专家:“主食越少越好 甚至完全不吃”观念需纠正

北京协和医院专家:“主食越少越好 甚至完全不吃”观念需纠正

红星新闻
2025-11-06 17:53:32
杜兰特嘲讽莫兰特父亲:你儿子不想在灰熊待了,享受最后的周末吧

杜兰特嘲讽莫兰特父亲:你儿子不想在灰熊待了,享受最后的周末吧

懂球帝
2025-11-07 08:31:13
2025-11-07 14:19:00

头条要闻

中国首例冷冻人8年后 丈夫对其复活信心减弱交新女友

头条要闻

中国首例冷冻人8年后 丈夫对其复活信心减弱交新女友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白百何回应东京电影节争议

财经要闻

老登们的社交货币全崩了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小鹏X9增程版综合续航1606公里 有底气挑战赛那?

态度原创

时尚
数码
房产
家居
公开课

冬季的“松弛感”,怎么穿?

数码要闻

全球最高性能:三星 SDI 推出支持 150W 连续放电 18650 柱状电池

房产要闻

锚定居住新趋势!广佛新世界重构湾区“理想生活投资学”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