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江淮微评:流动中国“流”出暖意“动”见活力)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合并放假8天,旅游出行需求刚猛,人员流动构成盛大景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到24.32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这背后,是构筑消费新场景、引导消费新升级、构建品质生活新体验等政策“指挥棒”,牵着人们奔赴诗和远方。(10月9日 安徽新闻网)
场景“上新”亮点多。国庆中秋假期,各地纷纷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围绕迎国庆、贺中秋、庆丰收,特色文旅场景丰富多彩;新供给燃旺新需求。这个“十一”长假,夜骑、夜食、夜购、夜游等夜间文旅消费业态成为许多游客新宠,对激活假日消费功不可没。多地推出系列活动、应景应季的线路产品,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丰富假日消费供给;“票根经济”延伸消费链条。成为多地引爆消费潜力的“炮捻子”。安徽全省16个市共组织900余家商家成立了“票根经济联盟”,持续推动各地打造各具特色的“票根经济”模式,构建“一票联通、多业联动”的消费生态,将票根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惠民生、促消费。票根打破单一消费边界,形成“引流—停留—复购”消费链条,多元消费场景激发了群体性消费潜力,为市场注入强劲活力。
从中央到地方,打出政策“组合拳”,消费卷开路,真金白银“滴灌”,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周到的服务,为“流动中国”增添了一处又一处暖人的风景。在“流动中国”的背后,是旅游业发展理念的深刻变化。有越来越多的地方认识到,做旅游不仅仅是确保秩序和安全,更要做好产品、搞好服务、学会“种草”,让良好的出游体验“出圈”放大,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客源。(作者 张全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