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徽喜鹊漫评】家国同庆,共赴新程)
当金秋的风掠过天安门广场的华表,当五星红旗在晨光中冉冉升起,神州大地迎来了又一个国庆佳节。大江南北张灯结彩,长城内外欢声如潮,亿万中华儿女以不同的方式,共同庆祝祖国母亲的生日。国庆节不仅是一个承载着假期与欢庆的日子,更是一面映照历史、折射当下、指向未来的精神旗帜,它让我们在回望中汲取力量,在欢聚中凝聚共识,在展望中坚定前行。
国庆节的底色,是一部用热血与牺牲写就的奋斗史诗。从嘉兴南湖的红船到井冈山的星火,从万里长征的跋涉到抗日战争的烽火,从解放战争的决战到建设新中国的征程,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铺就了民族独立的道路,用热血浇灌了国家新生的土壤。如今,当我们在国庆期间走进革命纪念馆,触摸那些带着弹痕的文物;当我们驻足烈士陵园,仰望镌刻着姓名的纪念碑,便能深刻理解,国庆节的每一面红旗、每一声礼炮,都在诉说着“来之不易”四个字。这份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提醒着我们,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国庆节的当下,是一幅用创新与实干绘就的发展画卷。76载风雨兼程,中国从一穷二白走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两弹一星”的突破到“嫦娥”探月、“天问”探火的跨越,从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到“中国高铁”“中国桥梁”的全球名片,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每一个成就都标注着中国人民的奋斗足迹。这个国庆,在粤港澳大湾区,港珠澳大桥上车流如织,见证着区域协同发展的活力;在安徽合肥,科学岛上的科研人员坚守岗位,为量子科技的突破冲刺;在贵州毕节,乡村振兴示范村里瓜果飘香,村民们的笑容里满是获得感。这些生动的场景,正是“中国速度”与“中国温度”的生动写照。国庆节期间,各地举办的成就展、科技展,让人们直观感受到祖国的发展变迁,也让“国家强则人民安”的信念更加深入人心。
国庆节的未来,是一场需要青年与时代共赴的接力奔跑。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这个国庆假期,许多青年选择用别样的方式庆祝祖国生日,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为老人讲解智能设备的使用方法;青年科研工作者在实验室里攻坚克难,争取技术突破;边防线上的年轻战士冒着寒风巡逻,守护着祖国的边疆。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强国有我”的誓言,也让国庆节成为传承责任与使命的纽带。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与挑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国庆节不仅是对过往成就的庆祝,更是对未来责任的召唤,它激励着青年一代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国庆节就像一个时间的坐标,一边连接着波澜壮阔的历史,一边通向充满希望的未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庆祝的不仅是祖国的生日,更是中华民族的坚韧与不屈、创新与实干、梦想与担当。让我们以国庆为新的起点,带着历史的荣光、当下的自信、未来的期许,继续在复兴之路上阔步前行,让五星红旗永远在神州大地上高高飘扬,让中国故事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