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四库全书》有望2028年实现全书数字化 建成检索数据库)
开始对话视窗。离开会取消及关闭视窗
结束对话视窗
file ID:
request ID:
media type:
mime type:
provider:
resolution:
rate:
frames:
buffer:
connection speed:
info:
[X]
央广网兰州9月14日消息(记者寇刚 实习记者王文成)9月13日,“中国古典学与华夏文明”暨第十届四库学论坛在兰州开幕。记者从会上获悉,甘肃省图书馆已经探索开展了《四库全书》数字化工作,有望2028年实现全书数字化,建成检索数据库。
开幕式现场(央广网发 王文成 摄)
“甘肃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古丝绸之路关键通道,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文溯阁《四库全书》是中华文化典籍的瑰宝,也是甘肃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甘肃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克恭说,“从数理角度阐释传统文化经典是探索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路径,也是开展中华文化典籍系统性保护研究与数字化转化的新视野。”
“深入系统地开展四库学研究,对于厘清学术源流、保护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意义。”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马世年说,“相信这场思想碰撞与智慧交融的学术盛宴,不仅能够有力推动西北师范大学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更能为守护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推动四库学研究的拓展与深化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本届论坛围绕《四库全书》及相关领域进行探讨交流,既是对传统文化根脉的回溯,更是对典籍当代价值的探索。甘肃省图书馆馆长肖学智说,“作为文溯阁《四库全书》的守书人,甘肃图书馆深感责任重大,期待以论坛为纽带,与各位专家携手共话典籍守护,共谈文明传承,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
论坛由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图书馆、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全国高校古委会《中国典籍与文化》编辑部、甘肃省《四库全书》研究会、甘肃黄河书院共同主办,来自湖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等4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