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正文

曜影医疗推出“AI家庭医生”:双轨制重塑健康管理新路径

0
分享至

(原标题:曜影医疗推出“AI家庭医生”:双轨制重塑健康管理新路径)

曜影医疗推出“AI家庭医生”:双轨制重塑健康管理新路径

 

一边是医疗资源紧张,一边是健康需求高涨,近日,曜影医疗推出AI家庭医生智能体试图缓解这一矛盾,其以“AI赋能+医生主导”的双轨服务模式,正努力为医疗资源普惠与精准健康管理探索新路径。

曜影医疗正式推出的“AI家庭医生”智能体,该智能体基于前沿大语言模型技术,为用户提供智能问诊、健康咨询、长期疾病管理、用药指导、健康体检报告解读、生活方式建议、用药等全场景医疗健康服务,同时AI家庭医生智能体能根据每个家庭成员的具体健康档案、体检和诊疗历史,量身定制健康管理方案,并随时调整,实现“长期伴随、精准守护”。

“真正的健康管理应是‘预防+治疗’的组合,而非等到生病才就医。”尽管如此,曜影医疗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心血管内科主任史浩颖也在采访中道出了当下患者要面对的普遍痛点:首先,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受限,“即使与医生关系再好,半夜遇到健康问题时,也会犹豫是否会打扰到他们休息。24小时不间断的医疗支持几乎是不可能的”;其次,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优质医疗资源的获取存在明显差异;再次,AI可靠性存疑,AI的“幻觉”问题仍存在,可是健康问题没有试错的余地;最后,信任度缺失,普通AI不了解个人具体情况,难以建立信任关系。

上述这些痛点直指一个核心的需求,即如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高品质医疗资源突破时空限制?而曜影医疗的答案是一个“双轮驱动”的智能体。“在开发AI家庭医生智能体的过程中,我们最大的愿望是将曜影医疗优质的医疗资源更广泛地分享出去。将智能体传递给更多家庭,这正是我们从刚需角度出发,开发AI家庭医生智能体的初心。”史浩颖说。

其实,曜影医疗之所以能推出“AI家庭医生”,得益于其长期在医疗领域的耕耘和对数字化的深刻理解。曜影医疗一直致力于提升学科能力、服务质量、个性化诊疗等,已服务超百万人次客户。同时,曜影医疗将数字化战略作为核心驱动力,在数据中台建设、慢病管理系统开发等领域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与数据资源。曜影医疗的“AI家庭医生”,其核心并非替代医生,而是构建明确分工的协同体系:AI处理高频常规咨询,如用药指导、体检报告解读;医生则专注于关键医疗决策与治疗方案制定。而这一模式是建立在三重核心的支撑之上,首先是医疗专业的DNA,智能体深度模拟曜影优秀家庭医生的诊疗思路,是线下高品质医疗服务的数字化延伸;其次是结构化高质量数据,整合院内电子病历、影像检查、实验室数据与院外可穿戴设备监测信息,确保用于决策的数据具有明确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最后是闭环服务生态,实现线上咨询与线下诊疗的无缝衔接与闭环管理。

安全是医疗服务的底线。为此,曜影医疗构建了双重保障机制。AI仅提供初步判断和建议,所有输出均需经过真人医生审核;一旦系统识别高危预警,立即触发人工干预流程。尤为关键的是其“患者教育委员会”,它由超过160位全职医生及数百位兼职专家组成,跨科室严格审核所有健康教育内容,从源头确保信息准确可靠,旨在缓解用户(如焦虑型父母)不必要的担忧。“我们希望用户将所有健康问题先交由AI初步处理,由我们来鉴别轻重缓急。”史浩颖强调。

在技术实现的路径上,曜影医疗选择与上海市人工智能实验室合作,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提供算法支持,而曜影医疗自身的医疗团队则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与专业知识,深度参与业务逻辑设计。曜影医疗没有自研底层大模型,”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领军科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成宇教授坦言,“而是在现有通用大模型基础上进行轻量级二次开发。其核心价值在于将通用AI能力与曜影医疗独有的高质量、结构化医疗数据及深厚专业经验深度融合。曜影医疗数字研发部负责人陈峰阐释:“短期核心是让用户无缝享受高品质服务,而非与大厂比拼模型技术。”这种聚焦应用落地的策略,有效规避了通用大模型在医疗领域可能存在的“10%以上幻觉率”的风险。

目前,曜影医疗的AI家庭医生已经在多个重要场景中实践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慢病管理领域,通过实时监测血压、血糖等关键指标,系统能够及时发出预警信息,促使患者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针对新手父母普遍存在的育儿焦虑问题,AI家庭医生智能体提供标准化的育儿建议,例如疫苗接种提醒、常见疾病护理等。当遇到复杂问题时,AI系统能够迅速转接至儿科医生,确保患儿能够得到及时、专业的诊疗服务。

在急症分诊场景中,AI家庭医生智能体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描述与健康数据,判断其是否需要线下就医。当患者需要进一步的就诊时,AI家庭医生智能体使患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此外,AI家庭医生创新推出“健康档案全家共享”功能,在获得患者授权的前提下,家庭成员可以共享健康数据,实现跨代际的健康管理。

展望AI与医生的深度协同和进阶方向,曜影医疗认为AI需从被动应答转向主动预警,通过整合可穿戴设备等多源数据实时监测,实现健康风险早识别、早干预。史浩颖展望了“数字疗法”的愿景——AI将深入治疗环节,在基因与分子层面赋能个性化精准医疗。

对曜影医疗而言,AI家庭医生智能体不仅是技术创新,更是其“预防+治疗”健康管理理念的核心载体。通过“AI+真人医生”的双轨制服务模式,它力求在资源稀缺与需求升级之间找到平衡点,以AI延展服务的广度与效率,以医生守护专业的深度与安全,推动高品质健康管理从理想走向更广泛的现实。这条路径的成功,最终将取决于其能否持续筑牢医疗服务的信任基石——毕竟,医疗的本质,始终是人对人的责任与关怀。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731》再遭抵制,上映仅1天后,网上差评如潮,到底该不该去看?

《731》再遭抵制,上映仅1天后,网上差评如潮,到底该不该去看?

米果说识
2025-09-19 19:32:27
性生活谁才是真正在受益者?

性生活谁才是真正在受益者?

诗意世界
2025-09-19 20:25:01
短短7天!金发科技市值突破620亿!宇树科技将上市,金发会突破1000亿?

短短7天!金发科技市值突破620亿!宇树科技将上市,金发会突破1000亿?

新浪财经
2025-09-19 17:22:23
横店“20万群演”现状:懒汉的乐园,光棍的世界,“疯子”的天堂

横店“20万群演”现状:懒汉的乐园,光棍的世界,“疯子”的天堂

博览历史
2025-09-19 13:49:29
董军发统一强音,不到24小时,美媒放出消息,特朗普叫停对台军援

董军发统一强音,不到24小时,美媒放出消息,特朗普叫停对台军援

大白话瞰世界
2025-09-19 15:07:21
女优美谷朱音漫改乱马,与加里乃乃花共享男优!

女优美谷朱音漫改乱马,与加里乃乃花共享男优!

葫芦哥爱吐槽
2025-09-18 16:28:20
图书馆事件迎来大结局!杨景媛放已忏悔,她可能会放弃二审

图书馆事件迎来大结局!杨景媛放已忏悔,她可能会放弃二审

平老师666
2025-09-19 12:21:17
刘强东穿西装戴百达翡丽炒菜,黄仁勋千万RM不离身,大佬都爱啥表

刘强东穿西装戴百达翡丽炒菜,黄仁勋千万RM不离身,大佬都爱啥表

商务范
2025-09-17 18:35:31
两战轰34+5!中国男篮又一19岁2米15中锋新星崛起:接班胡金秋?

两战轰34+5!中国男篮又一19岁2米15中锋新星崛起:接班胡金秋?

李喜林篮球绝杀
2025-09-19 17:24:36
男子400米栏:奥运冠军本杰明跑出46秒52的赛季最佳,收获冠军

男子400米栏:奥运冠军本杰明跑出46秒52的赛季最佳,收获冠军

懂球帝
2025-09-19 20:30:06
赵露思带爸妈韩国度假被偶遇,网友:妈妈像富婆爸爸像日本大学生

赵露思带爸妈韩国度假被偶遇,网友:妈妈像富婆爸爸像日本大学生

小咪侃娱圈
2025-09-19 09:06:47
iPhone17价格雪崩黄牛痛哭!电商补贴"屠杀"暴利,苹果神话破灭?

iPhone17价格雪崩黄牛痛哭!电商补贴"屠杀"暴利,苹果神话破灭?

揽星河的笔记
2025-09-17 20:05:30
韩媒:金佳恩爆冷世界第二晋级 安洗莹轻松赢球 韩羽四强占两席

韩媒:金佳恩爆冷世界第二晋级 安洗莹轻松赢球 韩羽四强占两席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09-19 16:53:40
其实女篮最不可或缺的不是李玥汝,李梦只能排第三

其实女篮最不可或缺的不是李玥汝,李梦只能排第三

大眼瞄世界
2025-09-18 23:29:19
这场发布会,潘功胜、李云泽、吴清等将出席!

这场发布会,潘功胜、李云泽、吴清等将出席!

上观新闻
2025-09-19 19:16:06
欧冠1场1-5惨败,让土超冠军现形!怪不得能赢穆帅,本菲卡捡到宝

欧冠1场1-5惨败,让土超冠军现形!怪不得能赢穆帅,本菲卡捡到宝

球场没跑道
2025-09-19 10:25:40
长的普、没名气、没钱!却让顶级美人痴迷18年,他到底有啥魅力?

长的普、没名气、没钱!却让顶级美人痴迷18年,他到底有啥魅力?

桑葚爱动画
2025-09-19 21:49:34
5岁的小天赐,终为父母的“众叛亲离”买了单,年仅5岁却过分成熟

5岁的小天赐,终为父母的“众叛亲离”买了单,年仅5岁却过分成熟

奥字侃娱
2025-08-16 16:45:11
全球首块!中国科学家研制成功

全球首块!中国科学家研制成功

环球网资讯
2025-09-18 11:50:10
浙江省公安厅党委专职副书记王建已任省委巡视组组长

浙江省公安厅党委专职副书记王建已任省委巡视组组长

澎湃新闻
2025-09-19 21:48:27
2025-09-19 22:32:49

头条要闻

男子25万盖一栋三层楼房 房子还没建好成全村人"笑话"

头条要闻

男子25万盖一栋三层楼房 房子还没建好成全村人"笑话"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684亿大牛股,把孕妇逼到胎停?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健康
家居
手机
艺术
公开课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手机要闻

专访苹果高管:iPhone Air比之前所有iPhone都更耐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