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正文

颠覆传统,曜影医疗AI家庭医生上线,开启智能医疗新时代

0
分享至

(原标题:颠覆传统,曜影医疗AI家庭医生上线,开启智能医疗新时代)

2025年5月29日,曜影医疗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研发的全新产品——AI家庭医生正式上线。

image.png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领军科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成宇认为,曜影医疗“AI家庭医生”的推出,为AI通用能力与专业医疗领域的结合打开了一个很好的突破点。这不仅对医疗行业具有重要意义,也为AI在其他专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从AI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的大模型及AI带来的各种能力主要是通用性的,要将其真正应用到专业级的医疗领域并非易事。”成宇进一步解释,“曜影医疗的这次尝试,让人们看到了AI在医疗领域的巨大潜力。”

系统破解就医三大痛点

曜影医疗自2016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患者提供高品质、可信赖且费用可控的全方位医疗服务。由于服务的客户超过50%来自商业保险渠道,曜影医疗的家庭医生模式备受患者信赖。

创立9年来,患者数量倍增,服务的家庭数量也超过了数百万户,如何通过更丰富的信息和数据进一步赋能医疗服务,让优质的医疗资源更广泛地分享出去,曜影医疗在数字化的征程上,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从最初的院内HIS系统、数据中台的搭建,到慢病管理平台的上线、可穿戴设备的整合。

随着DeepSeek问世,曜影医疗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心血管内科主任史浩颖医生看到,AI的应用为家庭医生模式的普及创造了可能。

谈及研发AI家庭医生的初衷时,史浩颖告诉记者,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下,人们对家庭医生的需求日益增长。半夜发烧的孩子是否应该立刻去医院,刚做完手术回家的老人应该如何护理……AI家庭医生的应用,可以极大地缓解可及性受限的医疗资源与日益增长的家庭健康管理需求之间的矛盾。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曜影医疗的“AI家庭医生”应运而生。该产品基于前沿的大语言模型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智能图文对话、多轮交互以及个性化的健康建议,并与现有医疗体系无缝连接,实现“AI智能体+真人医生”双轨服务的全场景应用,真正解决患者的三大痛点。

曜影医疗的“AI家庭医生”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如何让全科医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情况,如何快速准确全面地“望闻问切”?

史浩颖介绍,曾经在曜影医疗的患者都会有一份自己的健康档案,“AI家庭医生”无缝整合可穿戴设备动态监测、院内电子病历、体检报告、第三方检测报告等多源数据,构建全维度健康档案,实时更新个人健康画像。患者一旦来看诊,可以让全科医生快速、全面地掌握居民的病史、过敏史等健康医疗状况,帮助医生更加精准地做出医疗判断。

第二,“AI家庭医生”不仅满足了患者高频、不受时间限制的服务需求,还依托AI智能引擎,结合个体的健康档案进行多维度分析,从精准的运动指导到饮食优化方案,让健康管理真正个性化。将家医服务从院内延伸至居家,通过“AI家庭医生”的小程序,帮助医生进行陪伴式的管理,从宝宝的疫苗时间到长辈的用药安全,AI为家庭建立数字健康屏障,让健康7*24小时在线。

第三, 独特的“AI智能体+真人医生”双轨服务为患者提供双重保障机制。AI仅提供初步判断,最终决策权始终掌握在专业医生手中。完整的流程体系确保了重要医疗服务的最终落地仍由线下专业团队执行,实现了医疗资源的最优配置。

史浩颖表示,作为高品质医疗机构,优质服务是曜影医疗的差异化优势。AI家庭医生不仅能够解答用户的问题,还能根据情况判断是否需要线下就诊,提供全程健康管理服务。用户不必总是直接联系医生,可以先咨询AI家庭医生获取初步建议,而背后支持的是包括急诊团队、护士团队和医疗助理在内的完整医疗体系,确保用户随时能够获得专业、高效的健康服务。

加快政策落实

助力提升家庭医生普及率

2022年,国家卫健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曾明确提出,到2035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75%以上,基本实现家庭全覆盖,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85%以上,满意度达到85%左右。因此,家庭医生服务普及已是必然趋势。

据了解,各地也在积极行动。例如,北京面向“老老人”等重点人群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24年建立首批10家家医创新实训基地,全市签约率达45%,重点人群签约率保持在90%以上;上海市卫健委方面也披露,目前,全上海累计家庭医生签约数超1100万人,常住人口签约率达45%,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超84%。

史浩颖认为,以上海为例,平均一个家庭医生要签约两千到三千人,基层社区家庭医生工作负担繁重。未来,曜影医疗的AI家庭医生有望为基层医疗分担高频、常规的健康咨询工作,辅助基层医生进行健康管理决策。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和准确的分诊指导,它可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缓解基层家庭医生的工作压力,让更多的基层患者受益。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最新进展:杨景媛没去香港,她目前处境曝光

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最新进展:杨景媛没去香港,她目前处境曝光

平老师666
2025-09-18 12:48:37
马克龙夫人向法院提交证据证明自己是女性

马克龙夫人向法院提交证据证明自己是女性

极目新闻
2025-09-19 17:00:38
拉夫罗夫:俄愿意有条件妥协

拉夫罗夫:俄愿意有条件妥协

参考消息
2025-09-19 17:40:05
“打榜大哥”性侵户外女主播,事后为防止报警还扣留其身份证、销毁贴身衣物!4年前就因强奸罪入狱

“打榜大哥”性侵户外女主播,事后为防止报警还扣留其身份证、销毁贴身衣物!4年前就因强奸罪入狱

极目新闻
2025-09-19 17:46:39
电影《731》中所有日本角色均由日籍演员饰演,导演:我不愿让中国人扮演日本人

电影《731》中所有日本角色均由日籍演员饰演,导演:我不愿让中国人扮演日本人

观威海
2025-09-19 09:25:05
莫斯科时报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奇瑞因制裁决定离开俄罗斯。

莫斯科时报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奇瑞因制裁决定离开俄罗斯。

荆楚寰宇文枢
2025-09-19 20:05:00
“云海肴”创始人赵晗突发心梗去世,年仅40岁

“云海肴”创始人赵晗突发心梗去世,年仅40岁

可达鸭面面观
2025-09-19 12:35:44
温州一学校被曝家委收取每人1000元班费,教育局:若属实会叫停

温州一学校被曝家委收取每人1000元班费,教育局:若属实会叫停

现代快报
2025-09-19 19:05:19
翟欣欣一审获刑12年:4段婚姻敛财3000万,再也不能用美貌骗婚了

翟欣欣一审获刑12年:4段婚姻敛财3000万,再也不能用美貌骗婚了

汉史趣闻
2025-09-19 14:32:28
是个人选择还是另有隐情?35岁男子回乡“崖下洞居”惹争议!|封面深镜

是个人选择还是另有隐情?35岁男子回乡“崖下洞居”惹争议!|封面深镜

封面新闻
2025-09-19 00:16:16
最新出庭!刺杀医保巨头CEO枪手再出神图,网友:理解了古希腊的高颜值无罪…

最新出庭!刺杀医保巨头CEO枪手再出神图,网友:理解了古希腊的高颜值无罪…

脊梁in上海
2025-09-18 19:07:50
男子25万盖的新房“成全村笑话”,混凝土竟能徒手掰碎!施工方:没问题!

男子25万盖的新房“成全村笑话”,混凝土竟能徒手掰碎!施工方:没问题!

极目新闻
2025-09-19 21:07:01
媒体报道了就业数据后,网友们通过分析得出了三个结论

媒体报道了就业数据后,网友们通过分析得出了三个结论

清晖有墨
2025-09-19 09:38:19
如何判断一个人真有钱还是装的?网友:广东人很难看出来吧

如何判断一个人真有钱还是装的?网友:广东人很难看出来吧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8-22 00:10:05
乌军内外联动打出组合拳,拉夫罗夫称俄方愿就解决冲突做出妥协

乌军内外联动打出组合拳,拉夫罗夫称俄方愿就解决冲突做出妥协

史政先锋
2025-09-19 18:38:50
发朋友圈评局长免职被行拘4天,男子提起行政复议请求精神损害抚慰金1元,律师:不构成诽谤

发朋友圈评局长免职被行拘4天,男子提起行政复议请求精神损害抚慰金1元,律师:不构成诽谤

极目新闻
2025-09-19 18:24:12
iPhone 18 Pro Max突然曝光,比 iPhone 17 更重磅!

iPhone 18 Pro Max突然曝光,比 iPhone 17 更重磅!

科技堡垒
2025-09-19 11:12:47
台湾省被日本殖民有多深?民进党高官卓荣泰仍佩戴“日据时期”徽章

台湾省被日本殖民有多深?民进党高官卓荣泰仍佩戴“日据时期”徽章

不掉线电波
2025-09-19 19:40:49
“最美警花”张津瑜后续:贤妻人母已生娃,郎才女貌过日子

“最美警花”张津瑜后续:贤妻人母已生娃,郎才女貌过日子

洞见青年
2025-09-19 18:36:52
雷军突然发文!网友爆了

雷军突然发文!网友爆了

极目新闻
2025-09-19 14:00:05
2025-09-19 22:43:00

头条要闻

女教师在闺蜜群聊"八卦"被认定诽谤遭行拘 当事人发声

头条要闻

女教师在闺蜜群聊"八卦"被认定诽谤遭行拘 当事人发声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684亿大牛股,把孕妇逼到胎停?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家居
健康
艺术
亲子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亲子要闻

怀孕还不到100斤!方媛的惊人孕期状态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