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地评线】桂声网评:出海又出彩!文化“新三样”亮出“中国范”)
许多人或许没想到,风靡国内的微短剧在国际市场上也颇受追捧。“真的让人上头!”这是一款面向海外的微短剧平台ReelShort上某热播剧的一条高赞评论。一名31岁的美国用户迷上微短剧后,以每年200美元的价格购买了该平台服务。近年来,包括微短剧在内的网络影视剧以及网络文学、网络游戏,在海外市场迅速站稳脚跟,影响力持续扩大,成为文化出海“新三样”。(4月21日 人民日报)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新三样”走俏海外,并不令人感到意外。新时代以来,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成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有效途径。从《哪吒之魔童闹海》进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五,到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圈粉,再到《崩坏:星穹铁道》等游戏登顶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下载榜单……中国文化扬帆出海,以势如破竹之势在全球刮起“中国风”,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愈加真实生动、深入人心。数据显示,中国微短剧海外应用已突破300款、全球累计下载量逾4.7亿次,产品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海”又“出彩”,文化“新三样”推动中国文化实现破壁式传播,成为世界了解中国、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让文化自信牢牢植根在每个人内心深处。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赋予了文化“新三样”出海的底气和底蕴。热门网游《原神》,点缀其间的舞狮、山歌、茶叶等中式元素,让海外玩家为之沉醉;网文改编剧《庆余年》中4分多钟的吟诗场面,海外播放量超150万次,外国网友赞叹:“中华诗词太美了!”;网文则将国风非遗、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有机嵌入,与这些千百年来遗存下来的文明进行“对话”,让国外读者大呼过瘾……正是“中国范”的深厚底蕴,丰富了文化“走出去”的品类,生动印证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的文化宝藏。立足厚重中华文明,不断拓宽文化软实力与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路径,海外受众从中不仅可以看到来自中国的文化标志、历史符号,也能潜移默化地感受到我们的精神特质、文明内核,真正让文化交流“润物无声”。
日新者日进,日进者日强。文化“新三样”走俏海外,离不开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的赋能添彩。看网剧,在3D建模、粒子特效、动态捕捉等新潮技术加持下,实现从“输出作品”到“输出制作能力”的改变;看网文,在AI技术辅助下,翻译水平及效率大幅度提升,让“一键出海”“全球追更”成为可能……技术赋能之下,文化“新三样”更具互动性和沉浸感,有力增强了其在海外市场的穿透力、能见度和触达率。比如,网络文学出海头部平台“起点国际”,2024年累计海外访问用户近3亿人次。
今天,随着数字化快速发展、生成式AI技术的不断迭代,我们不仅要借船出海,也要造船出海。乘势而上、向新而行、精耕细作,以更丰富的题材、更优美的叙事、更精良的制作吸引海外受众,有助于促进更深层次的交流互鉴,形成更持久的文化影响力。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长远来看,文化“新三样”出海,不论乘的是什么船,内容和品质永远是赢得受众的根基。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出海“新三样”要走得更远,既要强化精品意识,致力于精良制作、精准叙事、精神内核,避免陷入剧情浮夸、粗制滥造的泥沼;也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在塑造价值认同上多费力气、多下功夫,避免“审美疲劳”。文化出海“新三样”,积淀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激荡着中华民族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精神力量。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赓续中华文脉,在守正中创新、在传承中发展,文化出海“新三样”必能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播、价值共鸣的积极作用,为丰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丁恒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