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地评线】飞天网评:谋变寻机,增强经济发展底气)
经营主体分布在千行百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也是中国经济的鲜活呈现。当前,外部环境发生诸多变化,经济运行面临压力。部分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对此,各地各部门要正确认识当前的困难挑战,拿出应对之策,助力企业度过难关。对于企业而言,要主动作为,坚持难中谋变、难中寻机、锐意进取的前行逻辑,增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底气。
在正视困难中主动谋变。当前,在多重复杂因素交织下,部分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既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量”的竞争,也面临着更加明显的“质”的角逐。在消费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情况下,企业要适应变化,求新求变。由于很多行业技术迭代迅速、创新节拍加快,企业要以持续高效的创新应对市场竞争。面对这些困难挑战,企业要正视困难,分析原因。在这些困难中,既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及预期、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正处于恢复阶段的因素,也有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传统产业造成一定冲击和替代,部分传统产业市场规模在缩小的影响,更有全球贸易保护加剧、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有的产业呈现周期性波动,一些企业一时还未适应市场和产业发展的变化等方面的原因。这些困难,是多重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也是我国经济爬坡过坎、迈向高质量必然直面的考验。相关企业要主动应变谋变,敢于迎接挑战。
在直面困难中主动寻机。危机,既有压力挑战,也有发展机遇。危中有机,事在人为。对于企业而言,要敢于直面挑战、迎难而进,不断激发向上生长的力量。竞争总是激烈的,困难永远会有。以市场竞争为例,市场是找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钢铁行业短期承压,但聚焦电动汽车等新“钢”需,高附加值产品销售强劲;笔记本电脑市场趋近饱和,但瞄准个性化需求的游戏本、超薄本等增速明显;用大型演出带动文旅,前三季度旅游游览和娱乐服务类电子商务交易额同比增长15.3%。这些新增长点,都是企业识变、应变、求变,捕捉到的新商机。决定企业发展前景的,是善于在危机中把握机遇。前三季度,中国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达1.10万亿元,全国新设民营企业619.1万户,民营企业对东盟、非洲、拉美进出口分别增长12%、6.4%、13.9%,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9%,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9.5%。不畏困难,直面困难,才能化危为机。
在克服困难中主动进取。困难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转化的,通过努力是可以克服的。以营商环境为例,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持续加密政策、加大力度,连续打出“组合拳”。从有力有效减轻企业负担,到放松严格规范执法监管,再到精准扶持企业发展,一系列政策、改革举措更精准、更聚焦,释放出党中央解决企业发展困难、激发企业发展活力的决心和力度。当前,政策效果正在释放,市场回暖、预期企稳向好的趋势更加明显。前三季度,现行政策中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超2万亿元。尽管眼下的困难依旧不少,但经营主体的信心在恢复,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坚定地前行。爬坡过坎依然面临着挑战,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变。企业家要拿出胆识与眼光,勇创新、善作为,在攻坚克难中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张若麟)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