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李彦宏称中国用户愿用隐私换便利 央视怒怼:谁说的

0
分享至

(原标题:评论丨谁说“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换便利”?)

在昨天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表示,“中国人对隐私问题的态度更开放,也相对来说没那么敏感。如果他们可以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就愿意这么做。当然我们也要遵循一些原则,如果这个数据能让用户受益,他们又愿意给我们用,我们就会去使用它的。我想这就是我们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基本标准。”此言一出,引起很多网友的关注和争论。为了方便,用户真的愿意用隐私为代价换取吗?到底是愿意还是无奈?

安装一个APP用户需要开放10多项权限许可

在山东济南工作的张敏下载了一款手电筒软件。在下载页,这款软件被标注为“官方、安全、MTC认证”,已被下载过1856万次。安装时张敏发现,该软件要求获得通讯录、拍摄照片和视频、录音、位置等10多项与之主要功能无关的权限。“只有手电筒照明功能,只使用摄像头即可,要通讯录这些无关的权限干嘛呢?”张敏对此表示质疑。

△图/新华视点

记者调查发现,张敏遇到的并非个别现象。如另一款下载量为1998万的手电筒软件,要求获得的权限竟然多达30项。

程序任性“越权” 用户无奈接受

有用户表示,“虽然知道这样做会泄露隐私,但为正常使用软件,不得不‘被同意’、 ‘被授权’。”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不少APP,你一旦装上,就几乎成了透明人,没有任何隐私可言。部分手机APP“越权”获取的用户信息,已成为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主要渠道之一,并由此衍生出规模庞大的“黑灰”产业链。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显示,仅在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我国网民因为垃圾信息、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遭受的经济损失达915亿元。

在数据就是资源的当下,商家们想要抢占宝贵资源,是不是也得在保证用户隐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呢?谁来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

央视评论:

李彦宏这番话引发舆论反弹,并不意外。但百度选择在脸书焦头烂额、全世界眉头一紧之际说出这样的话,有点意外。而人们最害怕的,不是李彦宏往枪口上撞说了错话,而或许是他说了真心话,是科技巨头对用户核心利益的熟视无睹,成为一种脱口而出。

△图/视觉中国

在使用权面前 用户“不得不”让渡隐私权

中国的用户何曾不在意自己的隐私?当算法与大数据正以水银泻地一般进入各领域,无论算法推荐新闻、大数据消费,还是基于大数据的公共治理,大数据无处不在,也正给这个时代带来惊喜。但随之而来的也有隐私问题。算法推荐让新闻无比精准,也将个人阅读习惯完全记在账上;电商平台上稍作浏览,同类商品立马展现在其他网页,用户毫无隐私可言;疑似大数据杀熟案例相继曝光,数据巨头是不是要将消费者的剩余价值吃干榨尽?当大数据为时代精准画像,人们却仍在继续使用,这难免就有成为透明人的忧虑。

即使国内用户的习惯,恰如李彦宏所讲,为效率可以放弃隐私,但那并非他们“愿意”,而是“不得不”。随着各色电信诈骗曝光,网站撞库风险加剧,用户对于自己的隐私何尝没有清醒认识?但完全靠自己捂住隐私,非不为也,不能也。相对应的,一个垄断平台比谁都清楚,当“互联网+”重新界定生活方式,在各色长长的协议上,用户除了按下“同意”,其实别无选择。用户选择不断让渡隐私权、在使用权面前低头,除了“离不开”,无非是基于这样一种最后的信念:大公司至少比小公司靠谱,他们能够守护隐私,这对企业也有利。

△图/视觉中国

为大数据使用建立更完善的原则

信任绝不应该被辜负,焦虑应该被更妥善地回应。面对迭出的大数据负面新闻,科技巨头恰恰应挺在前面,以切实行动给人以信心。当然,仅仅表态依然不够,当数字规则远远落后于数字生活,当务之急是为大数据使用建立更完善的原则。

两会期间,就有委员建议应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法,对用户数据保护进行更清晰的定义,制定用户隐私信息保护“三原则”。这三原则其实也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因为无论是将数据信息视作用户个人资产,还是保障用户对数据使用的知情权、选择权,或是明确互联网公司对用户数据信息的安全责任,都将有力地提升用户的数据利益。事实也是如此,当人们的消费越来越多地体现为数字消费,对消费者安全权的保护也应该从传统意义上的人身安全权、财产安全权向数据安全权拓展。

△图/视觉中国

立足互联网时代,数据已成为界定一个人网络属性的细胞,它早已不再是“身外之物”。脸书的危机足以表明,数据滥用将会带来不可控的后果,对数据的保护,再怎么用力都不为过。而要保障个人隐私权利,保证大数据不被异化,既需要监管部门尽快拿出强化隐私保护的互联网法则,也需要科技公司更有良知、更有担当,让大数据在善意的边界内蓬勃发展。这一点,脸书看起来似乎是懂了,百度也必须得懂。

李彦宏:中国用户更开放 多数情况下愿用隐私换便利

李彦宏表示:“当你把不同数据汇聚在一起,力量就会更强大。我们也非常了解隐私问题或者说如何保护隐私。我认为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已经越来越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而且执法力度也加强了许多。同时我也认为,中国人对隐私问题的态度更加开放,也相对来说没那么敏感。如果他们可以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就愿意这么做。当然我们也要遵循一些原则,如果这个数据能让用户受益,他们又愿意给我们用,我们就会去使用它的。我想这就是我们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基本标准。”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今年的蒙古国已经乱到没边了,首都乌兰巴托的街头全是抗议的人群

今年的蒙古国已经乱到没边了,首都乌兰巴托的街头全是抗议的人群

南权先生
2025-11-05 16:42:59
墙倒众人推!44岁“消失”的玲花,终是为搭档行为买单,她后悔么

墙倒众人推!44岁“消失”的玲花,终是为搭档行为买单,她后悔么

古木之草记
2025-11-05 19:50:07
马斯克预言:5年后不再有手机和App,AI将在1-2年内大规模取代编程和内容创作类工作【附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分析】

马斯克预言:5年后不再有手机和App,AI将在1-2年内大规模取代编程和内容创作类工作【附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11-04 15:15:19
震惊全韩!中国学生为工科拼命,韩国学生为医学疯魔,KBS纪录片揭露真实现状

震惊全韩!中国学生为工科拼命,韩国学生为医学疯魔,KBS纪录片揭露真实现状

最英国
2025-11-03 19:26:41
“嫂子,这是家宴,外人不配上桌吃饭”老公:滚出去,你才是外人

“嫂子,这是家宴,外人不配上桌吃饭”老公:滚出去,你才是外人

多久情感
2025-11-05 08:14:26
曝王珂再亏12亿!刘涛凌晨发文崩溃:无力的时候该怎么办?

曝王珂再亏12亿!刘涛凌晨发文崩溃:无力的时候该怎么办?

萌姐
2025-11-04 20:41:54
汪小菲真宠女儿,八万元的外套一下买两件,小玥儿穿上很显贵气

汪小菲真宠女儿,八万元的外套一下买两件,小玥儿穿上很显贵气

鋭娱之乐
2025-11-05 08:44:46
央视对全红婵的称呼变了,两字之差释放强烈信号,陈宇汐说对了

央视对全红婵的称呼变了,两字之差释放强烈信号,陈宇汐说对了

探源历史
2025-11-06 08:50:00
雷军:越来越多人开上小米汽车 感受到小米超高品质

雷军:越来越多人开上小米汽车 感受到小米超高品质

3DM游戏
2025-11-05 18:42:18
绵阳市林业局局长邓飞主动投案,接受监察调查

绵阳市林业局局长邓飞主动投案,接受监察调查

鲁中晨报
2025-11-05 15:31:03
江苏一地人大常委会原主任被查

江苏一地人大常委会原主任被查

扬子晚报
2025-11-04 20:37:27
荷兰制裁中国求锤得锤?光刻机巨头要撤离,外媒:荷兰已极力阻止

荷兰制裁中国求锤得锤?光刻机巨头要撤离,外媒:荷兰已极力阻止

顾史
2025-11-05 21:44:54
申花后悔吗?天价买来水货,低级失误+阻挡本方进球,已沦为笑柄

申花后悔吗?天价买来水货,低级失误+阻挡本方进球,已沦为笑柄

国足风云
2025-11-06 09:19:05
当街遭男子骚扰,墨西哥总统称将提出指控

当街遭男子骚扰,墨西哥总统称将提出指控

环球网资讯
2025-11-06 08:57:08
“假爱国”风波真相大白3年,吴京近况爆出,网友:一点都不意外

“假爱国”风波真相大白3年,吴京近况爆出,网友:一点都不意外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05 20:06:52
定了!国足还是土帅带,邵佳一上位,看看媒体人怎么说,都挺实在

定了!国足还是土帅带,邵佳一上位,看看媒体人怎么说,都挺实在

萌兰聊个球
2025-11-05 17:37:26
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原来糖尿病是这样来的,现在知道还不迟

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原来糖尿病是这样来的,现在知道还不迟

泠泠说史
2025-11-05 17:29:45
美国民主党在三场竞争最为激烈的地方选举中“大获全胜”,特朗普回应

美国民主党在三场竞争最为激烈的地方选举中“大获全胜”,特朗普回应

环球网资讯
2025-11-05 13:39:27
34分+11板+8助+3断!3项数据第1!对不起,状元郎,他要抢新人王

34分+11板+8助+3断!3项数据第1!对不起,状元郎,他要抢新人王

世界体育圈
2025-11-06 09:29:25
瞬间暴涨3倍!上海有人立马出手:好怕抢不到

瞬间暴涨3倍!上海有人立马出手:好怕抢不到

极目新闻
2025-11-05 15:06:20
2025-11-06 10:48:49

头条要闻

美最高法院就关税政策合法性展开辩论 美财长罕见出席

头条要闻

美最高法院就关税政策合法性展开辩论 美财长罕见出席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白百何好友揭露争奖细节

财经要闻

特朗普关税遭美国高院大法官轮番质疑

科技要闻

苹果“认输”!曝每年10亿美元租用谷歌AI

汽车要闻

方向盘?不存在的 特斯拉 Cybercab亚太首秀

态度原创

健康
亲子
旅游
艺术
时尚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亲子要闻

娃无效作业太多,要不要偷偷帮他写?

旅游要闻

视频丨智利冰川游从业者无奈见证消失中的冰川

艺术要闻

毛主席书法作品首次在美国现身,内容引人关注!

中国色特别策划 | 故宫技艺与古意新生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