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中心提出‘一窗通办’的行政服务改革,这种新模式正好破除群众在一个大厅多个窗口来回办事的‘一步之遥’。”昨日,如何创新行政服务体制改革,方便基层群众办事成为天府新区白沙街道探索窗口服务的重要命题。带着话题,记者采访了天府新区白沙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他透露天府新区白沙政务服务中心率先试点的行政服务“一窗通办”新模式,已在该政务服务中心运行达2个月有余,群众办事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看现场
如何让群众办事更便捷
在天府新区白沙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从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窗口到综合服务窗口,办事群众进门基本都不看窗口信息,而是直接拿着办事材料,找到空闲窗口直接办理。窗口工作人员也是直接接件办理,整个办事过程十分流畅。
“一窗通办就是窗口工作人员从一对一办事模式,变为一对多模式。”据天府新区白沙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人、事、权”三集中和“审、管、监”三分离运行模式,内设行政审批办公室,建立了“接审办”职能一体化、政务服务“大厅化”的新型镇级政务服务体系。
“一窗通办在充实政务审批和服务人员的同时,提升了窗口工作人员的审批服务能力。”天府新区白沙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推行“一窗通办”。窗口按类设窗、分类办件、前后衔接、一窗进出的运行模式,设置劳动保障和综合服务两类窗口。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资源,提升群众办事效率。
立即办
群众如何实现“坐等立取”
“群众办理的大部分事项都能实现坐等立取,这样的办事模式,对我们也是一项很大的考验。”天府新区白沙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首席代表黄艳说,“一窗通办”试点开始后,窗口工作人员之间实行相互培训,确保相互熟悉各个窗口办理业务。
“中心内部也实行内部培训,上级部门授课等方式,帮助窗口工作人员掌握办理知识。”据天府新区白沙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从今年年中试点“一窗通办”开始,中心就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了相互培训、内部培训、跟岗学习等多种方式提升窗口工作人员办事能力,窗口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加强‘一窗通办’服务的宣传和辅导,提高了窗口工作人员对”一窗通办“服务的认知度。”“一窗受理”试点后,该中心各个窗口工作显示牌更换为两大类窗口,即综合窗口、劳动保障窗口。从以前的“一站集中”升级为“一窗通办”,在现有首问制的基础上建立咨询服务制度,实行值班长制,现场接受咨询、审核审批事项的有关事项、解决疑难问题,进一步延伸主动服务。将所有审批事项的工作流程全面公开,完善服务承诺,通过社会力量的监督,促进“一窗通办”服务质量的提高。
新探索
看服务质量如何有效保障
创新监督方式和方法,是确保窗口办事服务的重要制度支撑。为此,天府新区白沙政务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创新了“一窗通办”监督检查方式和方法,特别是政务服务中心要对“一个窗口受理”建立考核评议机制,坚决杜绝“两头受理”。
“法制部门对”一站式审批“进行全程公开,解决了”体外循环“和暗箱操作的问题。”据白沙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监察部门对“一窗受理”服务建立了督查督办机制,在促进工作人员提高服务效能,实现了窗口行政审批服务透明、规范运行。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按照“前台标准化综合受理,后台智能化并联审批”的标准,合理设置综合服务窗口,再造审批流程,实现行政服务从“一站集中”到“一窗通办”的全面升级。目前,白沙政务服务中心 “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后,已运行9个余月,日均办件量增加1倍,部分事项办理环节缩减过半,审批时间平均提速达50%,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高子铭 本报记者 郭庆 文/图
作者:郭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