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上世纪90年代,中国香港导演吕小龙聚焦二战时期慰安妇悲惨命运的反战作品《地狱究竟有几层》曾引起巨大反响。20多年后,由他执导的新版电影《黎明之眼》将于9月18日上映,该片由著名作家严歌苓担任文学顾问,引领人们将目光再度聚焦“慰安妇”,关注这个饱含屈辱却坚强的女性群体,香港女星郑佩佩与女儿原子鏸主演,导演吕小龙透露,这些年来他一直没有中断对慰安妇历史的研究,辗转多地搜集资料,《黎明之眼》以一个慰安妇后代的视角还原历史,通过一个慰安妇的“战争与和平”思考如何正视历史,如何走出“战争后遗症”。
老片重拍:对慰安妇问题的新思考
即将于9月18日上映的《黎明之眼》于9月9日发布终极版海报及预告片 ,电影通过一个跨越半个世纪的故事,演绎慰安妇的“战争与和平”。慰安妇是日本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征招的和被强迫为日军提供性服务的女性,大部分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朝鲜半岛地区以及日本本土,其中在日本本土召集的慰安妇被称为女子挺身队。
20多年前,吕小龙曾与严歌苓之父,著名作家萧马合作 ,拍摄了电影《地狱究竟有几层》,以日本随军记者秋山和美从战争宣传旗手到慰安妇真相揭露者的转变,以及她也被沦为慰安妇的悲惨命运,震撼还原了二战时期慰安妇不为人知的屈辱与伤痛。该片上映后,曾在亚洲引起过震动。后来,吕小龙又将其拍成了电视剧,并与韩国合作拍摄了《黎明的眼睛》。
电影《黎明之眼》是吕小龙对《地狱究竟有几层》这部老片的重拍,谈及新旧版本的比较时,吕小龙表示除保留原有人物和主体故事外,最大的不同就是视角的转变,“新版是以一个慰安妇后代的视角还原历史,其中不仅增加了新人物,还增加了身世之谜和慰安妇后人的情感纠葛,而她们如何看待慰安妇,又如何和祖辈一起走出‘战争后遗症’,是本片的看点。可以说,新版是老版的剧情延伸,是基于新时期,当代人对慰安妇问题的新思考。”
生命档案:郑佩佩母女饰同一角色
影片中,郑佩佩将与女儿原子鏸首次合作,两人将共同诠释“慰安妇”秋山和美充满坎坷屈辱的人生故事,原子鏸饰演其青年时期,郑佩佩则饰演在历经与丈夫、女儿半个世纪分离后重逢的老年秋山和美。
对于母女共饰一角,郑佩佩坦言:“一直以来我都想和女儿们饰演同一个角色的老中青三个时期,这次也算是圆了我的一个梦,这段经历十分难忘。”原子鏸此前一直专注于音乐剧的演出,她希望以后能女承母业,向武侠打女方向发展。
导演吕小龙盛赞近年来“弃武从文”的郑佩佩演起文戏来拿捏得准确:“她将‘秋山和美’深沉的母爱以及一个女人的坚持与隐忍表现得淋漓尽致,传递出‘战争对女人的伤害比男人更深’的影片主旨,这些都源于郑佩佩对角色的深切同情。”吕小龙说,在片场不管再累再辛苦,郑佩佩也总是带着标志性的笑容。工作时的郑佩佩很严谨,不仅与他反复探讨角色故事,更引导初登大银幕的女儿深入揣摩角色的内心世界。
历史见证:不让记忆随着生命消亡
吕小龙表示,这些年来他一直没有间断对慰安妇历史的研究,“为拍摄《黎明之眼》,我辗转各地搜集资料,采访过一些‘慰安妇’幸存者,遗憾的是,她们中的一些人还没看到这部电影,还没盼到日方的正视和道歉时就已相继逝去。这让我深感悲痛,也更觉肩负重任。我想我只能用心拍好这部电影 ,让每一个镜头都是一个音符、一记重锤,直击人心。整部电影将是一曲生命之歌,或许悲伤,但一定要传唱。”
担任本片文学顾问的严歌苓也表示:“每一年,幸存的慰安妇都在逝去,这段历史也在离我们远去。就像我们的记忆逐渐丧失一样,这让我感觉到一种危机感。”
吕小龙表示,之所以选在9月18日这个难忘的日子上映,是想还原历史,传达“反战”的和平思想。正如影片的先导预告中,郑佩佩所饰演的老年“秋山和美”面对惊涛骇浪高呼“要做历史见证者”时,曾江问“会成功吗?”而在终极预告中,郑佩佩则斩钉截铁地回应说:“如果没有人这样做,就一定不会成功!”记者 王法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