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财经 > 正文

刘煜辉最新投资策略全文:当下最重要的不是寻找确定性,而是识别转折点

0
分享至

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网易财经、网易财经智库联合主办的2025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于7月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智驭未来 应势图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刘煜辉出席并发表观点。

2025年,一场贯穿金融、科技与产业的系统性博弈正在中美之间悄然展开。当全球资产价格陷入“实体冷感”与“市场躁动”的割裂之际,中美两大经济体却不约而同地按下“系统重启”键:一个把金融希望押注在区块链之上,通过稳定币让美元金融体系“重新年轻”,一个则希望在产业利润修复的同时,加快人民币计价资产的国际化构建。这场G2之间的力量重构,有望成为未来5—10年全球资产价格波动的核心变量。

精彩提要:

1. 在反内卷逻辑全面发力后,中国A股的“顺周期”板块或将成为超预期的核心方向。光伏、锂电、新能源车、钢铁、化工等行业在限产限价与供给收缩的双重推动下,有望迎来价格反弹与企业利润的双修复,进而带动相关资产重估。沪深300、沪深500等权重股为主的指数,有望快速抬升至新平台。

2. 债券市场面临风险释放窗口。特别国债利率在高位震荡久悬不决,反映出市场对通缩延续的预期仍未彻底转变。一旦政策效果超预期显现,债市或将出现“久盘必跌”的拐点,当前拥挤的通缩头寸可能在边际信号释放时引发流动性冲击。

3. 黄金短期内的避险收益已基本兑现。但从长期看,在美元信用衰退与全球金融资产“链上化”趋势加速背景下,黄金依旧是最优的定投资产,未来三到五年,黄金的战略配置价值将远超短期收益率本身。

4. 对投资者而言,把握这一周期最重要的不是寻找确定性,而是识别转折点。正如刘煜辉所认为的,资本市场的非线性变化,来自于政治意志、结构博弈与技术跃迁之间的“复合共振”。顺周期资产的集体修复、债市的结构性风险、黄金与加密资产的战略价值,构成了当前时代背景下极少数具备逻辑闭环的方向。

以下内容根据刘煜辉在2025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中的演讲及专访内容整理:

一、美元的自救与稳定币的战略意图

2024年5月,美国国会正式通过“稳定币法案”,这不仅是一纸监管文件,而且是一次颇具野心的金融重构尝试——意图将岌岌可危的美元信用,通过区块链上高速增长的资产市场重塑其地基。在刘煜辉看来,这是一场“美元POWER的自我救赎”:试图借助科技推动下的链上资产膨胀,把美债重新锚定在市场信任的“新基石”上。

稳定币的核心设计,是每发行一个单位,必须有等值的合规资产(主要是美债)做背书。这意味着:只要区块链资产市场持续扩张,稳定币需求就会水涨船高——而美债作为唯一可被大规模“挂钩”的资产,其需求也将同步被拉升。这一逻辑闭环,让资本市场迅速买单:比特币从提出法案后的12万美元迅速上涨,全球风险资产也开始回暖,美股更在低波动中创新高。

美国为何急于这样做?因为其金融POWER已与现实产业脱节。过去20年,中国制造业总产值全球占比升至35%,而美元信用却在财政赤字与金融撕裂中不断衰退。面对中美工业与金融力量的“失配”,美国别无选择,只能尝试让金融系统焕发“第二春”。AI技术的爆发,分布式账本的成熟,让这一目标在技术路径上变得可能。

稳定币勾连加密市场,不是“去中心化”的胜利,而是美元将“新生力量”强行纳入其法币体系的扩张逻辑。这场联动,正是21世纪以来最具政治性的一次货币实验。美国要通过稳定币,让美元的信用体系重新年轻,而不仅仅是合法。这才是“稳定币法案”的真正野心。

二、中国的反内卷攻坚与双轨金融体系

相较于美国通过货币机制自我更新的路径,中国的选择更具“产业底色”——其着力点是“反内卷”,本质是对通缩环境下失序产业结构的系统性干预。在刘煜辉看来,这并非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对策,而是顶格政治意志的体现,反内卷已被上升为2025年下半年的核心国家战略。

通货紧缩是中国当前经济最棘手的问题。从2023年至今,PPI长期为负,企业盈利被不断压缩,产业过剩所带来的“价格战”形成恶性循环。这种格局不仅加速了资源浪费,也加剧了市场信号的紊乱。如果不通过外部力量强制打断,内卷只会愈演愈烈,最终拖垮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性。

因此,“限产限价”作为遏制价格螺旋式下降的关键手段,将会被再次提上日程。这不是简单重演2015年的供给侧改革,而是面对更复杂产业结构的治理升级。当年主要整治上游资源产业,由国企主导,调控相对顺畅;而如今内卷集中于终端制造业如光伏、锂电、电动车等,这些行业多为民企,市场化程度高,政策干预难度成倍上升。行政手段不再足够,必须辅以需求端的强力支撑,甚至需要突破性财政工具才能形成闭环。

同时,中国也正尝试构建自己的“第二条腿”——加快人民币计价资产的全球化。过去几年,央行主导推进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系统、清算网络等层面取得阶段性成果。但这远不足以对冲美元链上资产化的冲击。中国必须加速合法化人民币加密资产市场,构建具有吸引力与沉淀能力的链上人民币资产池。这不仅关乎货币国际化,也将成为新财政结构的潜在支撑。

尤其在房地产走入“康波右侧”背景下,土地财政已不可持续,中国急需找到新的税基。而“数据资产上链”、快速资产化的RDA(真实数据资产)或将成为解题的关键。上海数据交易所推出的RDA标准,被视为迈出“加密财政化”的第一步。在刘煜辉看来,这正是中国走出内卷、重建财政与金融秩序的现实路径。内卷之下,是数字资产化的时代窗口。

三、G2共振逻辑与资本市场的战术窗口

在表象之下,中美之间的竞争不止于产业与金融,更深层的是全球秩序话语权的再塑。而在2025年,G2之间的关系从“脱钩(decoupling)”悄然转向了“共振(deal)”——这是一个极具政治算计意味的短期均衡,是特朗普选战逻辑与中美宏观策略交汇的结果。

刘煜辉认为,拜登代表的是战后建制派、意识形态对立更甚;而特朗普的第一敌人是拜登,不是中国。为了竞选胜利,特朗普必须压下通胀——而通胀的核心,正是过去几年中美脱钩带来的“分手费”。只有“与中国服软一下”,全球供应链恢复稳定,美国才能降通胀、压利率、稳财政,进而保住选票。

这就是中美资本市场的“共振”根源。2025年5月,中美在日内瓦谈判后,美国股市转入低波上行区间,中国A股也开始蚂蚁爬树式上扬。这并非偶然,而是结构性力量短暂握手后释放的资本缓和期。

这不是永久性的地缘宽松,而是“缠斗格局”中的节奏性喘息。中方同样不希望西方轻易从通胀泥潭中脱身,否则其抗中意志将再度强化。因此,中国通过反内卷策略压抑工业品价格恢复节奏,某种意义上也是对G2博弈的价格杠杆制衡。

在这种背景下,市场中存在着“避险逻辑钝化”的说法,避险资产似乎“不再避险”。刘煜辉认为,投资者对因特朗普引发的“TACO交易策略”已不再陌生,不再恐慌。市场情绪逐步适应反复无常的政策剧本,资产价格开始反应“预期之中的出牌”,风险定价逻辑发生演变。

四、资产价格的演化趋势与投资策略

在全球金融秩序剧烈重塑的大背景下,资产价格的变化往往不是对经济体感的直观反应,而是对政策逻辑、宏观博弈与结构变局的前瞻映射。

首先是股市。在反内卷逻辑全面发力后,中国A股的“顺周期”板块或将成为超预期的核心方向。当前产业政策聚焦于终端制造业的价格修复,政策干预明确、配套机制逐步成型。光伏、锂电、新能源车、钢铁、化工等行业在限产限价与供给收缩的双重推动下,有望迎来价格反弹与企业利润的双修复,进而带动相关资产重估。沪深300、沪深500等权重股为主的指数,有望快速抬升至新平台。

与此同时,债券市场则面临风险释放窗口。特别国债利率在高位震荡久悬不决,反映出市场对通缩延续的预期仍未彻底转变。一旦政策效果超预期显现,债市或将出现“久盘必跌”的拐点,当前拥挤的通缩头寸可能在边际信号释放时引发流动性冲击。这种风险,不在当下的利率曲线上,而藏于投资者的“集体惯性”之中。

黄金方面,短期内的避险收益已基本兑现。G2进入“deal模式”后,黄金超额收益窗口随之关闭,价格进入高位震荡区间。但从长期看,在美元信用衰退与全球金融资产“链上化”趋势加速背景下,黄金依旧是最优的定投资产——不是因为它能涨多少,而是因为它能穿越信用体系的周期塌陷。未来三到五年,黄金的战略配置价值将远超短期收益率本身。

至于加密资产,在《稳定币法案》激活下,整个链上资产市场的扩张逻辑已打开。美国试图以法律手段将其与法币体系深度绑定,意味着比特币等核心资产有望在未来五年内完成从“风险资产”到“主权资产对等锚”的跃迁。2030年150万美元/枚的预测并非耸人听闻,而是基于金融结构演化的合理推演。对投资者而言,这一市场值得在风控前提下进行战略性布局。

结论是清晰的:在资本市场中,真正能带来收益的,不是对已知趋势的回顾,而是对潜在反转力量的捕捉。在通缩周期尾声、政策共振初现的当下,资产配置的重心,应从“防守配置”逐步过渡到“顺周期进攻”。看似低迷的市场,往往隐藏着结构性机会的起点。

结语:金融秩序裂变中的路径选择

回望全球宏观格局,可以清晰地看到:2025年既是裂变之年,也是重构之年。美国在稳定币法案推动下试图再造美元信用地基,以链上资产市场为支点重拾金融霸权;而中国则在反内卷的国家战略驱动下,通过重塑产业秩序与加速人民币资产国际化,寻求与其工业能力相匹配的金融话语权。这不是一场短期冲突,而是一场系统能力的对撞。

刘煜辉提出的“双腿走路”战略,实质是一种时代逼迫下的金融适应论:一方面,继续推进以央行数字货币为核心的法币数字化,稳固法定货币在跨境结算、政策调控中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必须打破传统观念,加快推进人民币计价的链上资产市场建设,使其具备沉淀力、公信力与可交易性,才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与美元的“链上延伸物”抗衡。

从财政角度看,加密资产化也是突破土地财政瓶颈的重要一环。房地产泡沫退潮后,如何找到新的可持续税基,是摆在中国财政体系面前的核心挑战。RDA(真实数据资产)的推进、数据上链与入表,是中国构建未来财政信用的新试验场。财政基础的重塑、金融逻辑的升级,本质上是一体两面。

对投资者而言,把握这一周期最重要的不是寻找确定性,而是识别转折点。正如刘煜辉所认为的,资本市场的非线性变化,来自于政治意志、结构博弈与技术跃迁之间的“复合共振”。顺周期资产的集体修复、债市的结构性风险、黄金与加密资产的战略价值,构成了当前时代背景下极少数具备逻辑闭环的方向。

我们正站在旧金融秩序逐步瓦解、新秩序悄然萌芽的临界点上。这是对国家战略、投资视角乃至宏观认知力的全面考验。能够穿越周期者,往往不是因他们看得更清楚,而是因为他们更早读懂了时代剧本的“底层变量”。

延伸阅读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罗永浩的直播回应结束了,西贝的夜静悄悄

罗永浩的直播回应结束了,西贝的夜静悄悄

36氪
2025-09-13 09:02:06
半个月,杭州连开两家!人多到购物车都不够用,到底有多便宜?

半个月,杭州连开两家!人多到购物车都不够用,到底有多便宜?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09-13 16:28:33
《玩具总动员》成真?这届智能潮玩挺有“活人感”

《玩具总动员》成真?这届智能潮玩挺有“活人感”

玩世代
2025-09-12 20:14:47
2换1,丘天或交易,上海放弃签约前NBA全明星,弗格新工作曝光

2换1,丘天或交易,上海放弃签约前NBA全明星,弗格新工作曝光

东球弟
2025-09-14 08:35:25
毛泽东《心之力》,读完太震撼了

毛泽东《心之力》,读完太震撼了

诗词中国
2025-09-09 18:18:19
上海下一个动迁黄金板块,可能就在这里

上海下一个动迁黄金板块,可能就在这里

爱看剧的阿峰
2025-09-13 17:23:53
科比第7名!美媒公布NBA历史巨星TOP10:现役仅詹姆斯一人入选

科比第7名!美媒公布NBA历史巨星TOP10:现役仅詹姆斯一人入选

锅子篮球
2025-09-13 12:56:59
河南一消防兵将6名舞女藏地窖,2011年妻子才发现,结局令人意外

河南一消防兵将6名舞女藏地窖,2011年妻子才发现,结局令人意外

纪实录
2023-12-21 19:42:08
104岁名医:长寿的秘诀很简单,我总结了4点,中老年人照做就行

104岁名医:长寿的秘诀很简单,我总结了4点,中老年人照做就行

说历史的老牢
2025-09-12 14:00:30
钱再多有啥用?37岁王思聪现状,给所有人提了个醒,汪小菲说对了

钱再多有啥用?37岁王思聪现状,给所有人提了个醒,汪小菲说对了

感影的世界
2025-09-09 05:11:07
山东多名网友看到不明飞行物被击落,目击者:听到两声巨响,还以为是打雷

山东多名网友看到不明飞行物被击落,目击者:听到两声巨响,还以为是打雷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09-13 16:50:36
如果在家突发脑梗,黄金自救“5步骤”,奉劝你每个都要记在心里

如果在家突发脑梗,黄金自救“5步骤”,奉劝你每个都要记在心里

爆炸营养彭鑫蕊
2025-09-12 16:27:58
女大学生因军训照走红,多家公司求签约却被拒绝,原因超直接!

女大学生因军训照走红,多家公司求签约却被拒绝,原因超直接!

广电新视网
2025-09-12 12:13:49
记者:米特里策被鞋钉踩得像“马蜂窝”,下轮中超或缺阵

记者:米特里策被鞋钉踩得像“马蜂窝”,下轮中超或缺阵

雷速体育
2025-09-14 09:35:17
缅北回国女孩亲述:每天都生不如死,完不成业绩会被卖到娱乐场所

缅北回国女孩亲述:每天都生不如死,完不成业绩会被卖到娱乐场所

千秋文化
2025-09-14 11:30:35
又蠢又坏的罗永浩

又蠢又坏的罗永浩

陶舜财经
2025-09-12 19:01:45
9.14早评|正式反击!深夜突传重磅!牛市明牌了!

9.14早评|正式反击!深夜突传重磅!牛市明牌了!

龙行天下虎
2025-09-14 10:39:49
1993年老人带狗参演谢晋电影《老人与狗》,拍完后,人与狗皆枪毙

1993年老人带狗参演谢晋电影《老人与狗》,拍完后,人与狗皆枪毙

顾史
2025-09-08 19:06:58
深挖一下丨西贝,到底是啥来头?

深挖一下丨西贝,到底是啥来头?

小鹏财经
2025-09-13 15:43:46
现实版八尺夫人! 1米8乌克兰美女扮演蒂米特雷斯库夫人

现实版八尺夫人! 1米8乌克兰美女扮演蒂米特雷斯库夫人

3DM游戏
2025-09-04 18:03:36
2025-09-14 13:24:49

财经要闻

西贝贾国龙,“错”得离谱

头条要闻

拉脱维亚籍"九头身"裁判回成都献舞 还想带家人来旅游

头条要闻

拉脱维亚籍"九头身"裁判回成都献舞 还想带家人来旅游

体育要闻

3次遭争议判罚!皇马向FIFA投诉西甲裁判

娱乐要闻

彪悍那英,大女人与旧妻子

科技要闻

L3级车型要来了!辅助驾驶迎重大利好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时尚
艺术
教育
旅游
本地

衣服“买精不买多”,日常准备这几款单品,简单舒适又大方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教育要闻

这些地理题真是有点太离谱......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草原驭秋风 祁连山邂逅黑河源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