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沪指2000点失而复得强化了市场对“政策底”的预期,“政策托底”思维得到巩固。虽然当前市场悲观情绪并未完全消散,对经济能否低位企稳的担忧仍制约着盘面量能的释放,但是未来随着政策预期的不断升温,市场环境有望得到改善,进一步助推股指反弹。
经济企稳仍需验证
5月汇丰PMI指数较上月终值大幅回升1.6个百分点,出现逆季节性反弹,各分项指标也有较为显著的改善。但是通过仔细分析,我们发现PMI指数的走好并不意味着内需的回暖,经济能否低位企稳仍需进一步验证。5月汇丰新订单指数为50.2,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2.7,二者之差较上月回落了0.9个百分点,显示内需并没有出现大幅的好转,外需的表现要强于内需。
从其他数据上来看,5月上旬发电量同比增速有所下滑,六大电厂日均耗煤量延续下行态势,各省水泥价格仍旧处于低位。汇丰PMI初值所显示的需求回暖并未得到更多数据的验证,预计官方PMI指数将会与汇丰PMI初值发生背离。
此外,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而基建投资回升力度难以抵消其下滑的负面冲击,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或将表现不佳。虽然部分城市陆续对现行调控政策进行调整和放松,但是房地产资金来源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地产投资预计难以出现回暖。正是由于投资者对于经济的担忧情绪依然存在,也使得股指多次上演冲高回落的行情。
政策托底步伐加速
从4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开始,“微刺激”政策就在不断加码,如推基建、稳外贸、服务三农、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但是中途受到IPO即将重新启动、一季度经济数据大幅回落等负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微刺激”政策对市场的提振作用相对有限。
上周,证监会表示从6月份至年底计划发行新股100家左右,增加了市场的透明度,稳定了市场预期。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央行等机构也陆续公布了稳增长政策和改革措施,使得市场乐观情绪有所恢复。临近年中,管理层也加速各地调研步伐,上周李克强总理在赤峰调研时表示合理适当运用政策工具,适时适度预调微调,暗示未来货币政策有进一步放松的空间。
我们认为随着调研的深入,稳增长政策和经济改革有望进一步推进,制度红利对于盘面的支撑将得到巩固。
创业板或成反弹先锋
从2月中下旬以来,创业板持续走低,调整幅度超过20%,其中多数成长股下跌幅度超过30%。创业板市盈率(TTM)也从2月21日62倍的高点下滑至48倍的水平。虽然距离近两年创业板平均市盈率42倍的水平仍有一段差距,但是我们认为创业板的风险溢价已经得到了修正。
年内IPO发行节奏的放缓以及政府鼓励新兴产业等政策有望引发创业板阶段性反弹。“政策底”逐步形成,但市场对于经济增速能否企稳回升仍存疑虑的情况下,蓝筹股仍缺乏持续上行的动力,创业板短期面临的机遇大于风险,有望成为本轮股指反弹的先锋力量。而且当前距离成长股中报业绩的公布仍有一段时间,处于数据的真空期,也有助创业板的反弹。
整体来看,随着IPO担忧情绪的消散,“政策托底”思维已经得到巩固。未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政策扶持的细化,投资者对于制度红利的预期有望转化为量能的释放,进一步推动股指上行。
(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