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5年11月12日——中国生态环境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会议期间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加强在中国及全球范围内关于儿童及气候问题的合作。在该合作谅解备忘录中,中国政府还对《儿童、青年与气候行动全球宣言》表示了支持,目前已有65个国家签署或支持该宣言。
11月10日,COP30在巴西贝伦开幕。在大会期间举行的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上,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副执行主任凯蒂·范德海登(Kitty van der Heijden)签署了上述合作谅解备忘录。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生态环境部还联合举办了一场青少年对话活动,参与嘉宾包括首次加入中国官方代表团的青少年代表,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气候行动倡导者。
根据该合作谅解备忘录,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生态环境部将积极推动儿童气候适应、青年参与及南南合作等方面的工作。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中国落实《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
此外,双方还同意提升儿童青少年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促进他们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设计,制定、实施并推广“气候适应为儿童”举措,增强儿童相关社会服务的气候韧性,并联合开展和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以及支持发展中国家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凯蒂·范德海登表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生态环境部达成的这份合作谅解备忘录聚焦气候适应议题。这并非普通的气候适应合作,而是关注儿童需求的气候适应合作。该合作将借鉴中国的经验学习、实践模式与专业知识,而全球南方国家可以从中受益。同时,我赞赏中国将儿童青少年代表纳入官方代表团的做法,因为年轻人有话语权、有自己的主张,且他们的声音至关重要。
在COP30“中国角”举办的儿童与气候变化国际对话活动中,来自中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青少年气候行动倡导者们分享了他们应对气候变化的观点与解决方案。
中国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闫世东表示:“今年,我们首次在中国角举办面向儿童和青少年的边会,这是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愿继续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携手,共同传递孩子们的声音,为他们提供知识与技能,助力青少年切实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相关事务中。”
今年,COP30中国官方代表团首次纳入两名青少年代表:来自北京的17岁学生常耘歌和来自四川的17岁学生龚奕帆。此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生态环境部等合作伙伴联合推出的“敢作气候担当”中国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倡导活动遴选出31个青少年主导的气候解决方案,他们是参与提案的两名青少年代表。
在儿童与气候变化国际对话活动中,龚奕帆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帮助人们了解数字活动产生的碳排放影响。“作为数字原住民,我们坚信应对气候变化不能局限于传统行动的形式。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让这个被忽视的领域受到更多关注。我们的每一次选择,都拥有改变的力量。让我们携手迈向更绿色、更可持续的数字未来。”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