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健康 > 正文

疼疼疼!孩子半夜耳痛要不要去医院?关于急性中耳炎的6个问题

0
分享至


冬春季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期,最近不少小朋友在睡觉时突然哭醒,闹着说耳朵疼,这让家长手足无措:我的宝宝怎么了?为什么会突然耳朵疼?要不要马上去急诊?其实,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很可能是得了急性中耳炎。3月3日全国爱耳日之际,我们就来详细说说这个儿童耳鼻喉专业的常见病。

什么是急性中耳炎?

耳朵疼是典型表现,6个月至4岁儿童高发

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可以简单理解为细菌、病毒等病原体顺着耳鼻之间的通道——咽鼓管进入中耳腔,产生急性炎症,主要表现为鼓膜充血、中耳积液或积脓。孩子的典型症状是耳朵疼,有时会伴有听力下降、耳朵发闷、耳流脓等。

急性中耳炎好发于婴幼儿,冬春季多见,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既往研究数据表明,大约80%的学龄前儿童都曾罹患急性中耳炎,绝大多数发生于6个月~4岁。耳朵疼前后,一半以上患儿会伴随发热,突如其来的耳痛伴发热增加了家长的焦虑,其实大可不必惊慌,多数情况下,急性中耳炎其实是孩子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现形式之一。

为什么儿童好发急性中耳炎?

跟儿童解剖特点有关,腺样体肥大也会增加风险

呼吸道感染每个人都会罹患,为什么成人不容易得急性中耳炎,儿童却高发呢?这和儿童鼻子和耳朵之间的通道——咽鼓管解剖特点相关。与成人相比,儿童咽鼓管具有宽、短、平、直的形态学特点。呼吸道感染容易导致鼻部炎症,而当出现儿童鼻部炎症时,细菌/病毒容易经咽鼓管途径侵入中耳,从而引发中耳炎。

除解剖特殊性外,咽鼓管阻塞也是一常见致病因素,比如腺样体肥大会压迫咽鼓管咽口,影响中耳引流与气体交换,容易造成鼓室负压与积液,从而导致中耳炎。

夜里突发耳痛怎么办?

多数情况可以先观察,止痛很重要

急性中耳炎引起的耳痛常较为剧烈,孩子哭闹明显。如果耳痛发生在夜里,家长们往往容易手足无措,纠结要不要去医院看急诊。我们的建议是如果孩子是单纯耳痛,或伴有低热,意识清晰,可以先观察。临床上,我们发现,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匆忙感到急诊后,孩子耳痛症状已经消失了。因为急性中耳炎引起的耳痛持续时间通常是半小时之内,来得快,去得也快。孩子先睡个安稳觉,等到白天,再来门诊就诊,明确诊断的同时给予相应抗炎治疗。

居家时,为孩子止痛很重要,可以在遵循药品说明书或医嘱前提下为孩子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类退热药,这类退热药除退烧外,还有镇痛作用,待孩子疼痛缓解后,再选择白天去医院就诊。但如果孩子耳痛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高热同时伴有意识不清,或疼痛十分剧烈,则一定要及时就诊。

一般要做哪些检查?

电耳镜查耳朵,鼻镜看鼻腔

孩子来医院就诊时,医生会使用电耳镜来检查孩子的外耳道和鼓膜。如果孩子有耳屎堵塞外耳道,则会先取出耳屎,方便检查鼓膜。检查通常会发现,鼓膜充血,有时会有积液或积脓,甚至鼓膜穿孔流脓。

此外,医生还可能使用鼻镜检查鼻腔,可能会发现孩子鼻甲肥大,黏膜充血肿胀,有一些粘性甚至是脓性的分泌物。

病程多久,如何治疗?

八成三个月内听力恢复,否则很可能需要手术

由于鼓膜充血、中耳腔积液等原因,急性中耳炎可能会对造成听力暂时性下降,但大家不必过于担心,经过正规治疗,80%的患儿3个月内中耳积液会自行吸收,听力恢复正常。

急性期中耳炎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三类:一类是抗生素滴耳液,医生也会根据孩子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要口服抗生素,主要目的是消炎。第二类是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类退热药,用于退热、止痛,即使孩子不再发热,也可遵医嘱使用;第三类是盐酸羟甲唑啉或鼻用糖皮质激素等鼻腔用药,用于减轻鼻腔黏膜肿胀,帮助咽鼓管功能恢复,这主要是因为急性中耳炎患儿往往伴随鼻塞鼻堵,鼻腔黏膜肿胀。医生将根据孩子具体情况开具处方。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急性期过后(通常是1周)一定要带孩子及时到医院复查,检查鼓膜及听力情况,如果听力仍未恢复正常,医生将给予进一步治疗;如果急性期过后3个月,中耳积液仍未吸收,持续影响听力,则很可能需要进行鼓膜切开置管术的外科手术治疗。如果术前检查发现孩子腺样体肥大,建议同时切除腺样体。

鼓膜切开置管术是耳鼻喉常见的微创手术,简单来说就是在鼓膜上造个小孔,顺着小孔把中耳积液用吸引器吸出,同时置入中耳通气管,保持中耳内外压力平衡,术后1年左右门诊取出通气管,鼓膜通常在取管后2周恢复正常。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按时复查,中耳积液可能会变得越来越粘稠,中耳腔负压增大,引发胶耳或粘连性中耳炎,造成更为严重的听力下降。

如何预防急性中耳炎?

避免用力擤鼻涕,多做吹气球动作

儿童急性中耳炎和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尤其是患有鼻炎,平时睡觉时打鼾、张口呼吸或有憋气表现等情况的孩子,得急性中耳炎的风险更高,更需要警惕。如果孩子感冒了,建议家长帮助孩子做到以下几点,有助于预防急性中耳炎。

一是避免用力擤鼻涕或吸鼻子,如果鼻塞严重,可遵医嘱使用鼻用减充血剂缓解症状。

二是注意休息,减少剧烈运动,尤其不要去游泳,以免呛水后加重鼻塞。

三是避免乘坐飞机,因为气压的急剧变化可能会快速诱发中耳炎的发生。

四是鼻塞伴耳痛时,用海盐水喷鼻不可用鼻腔盥洗的方式,否则将增加中耳逆行感染的几率,诱发或加重中耳炎。如果孩子配合度高,可使用喷雾型海盐水帮助清理鼻腔分泌物。

五是急性期后,可以让孩子多做屏气鼓腮即类似吹气球的动作,锻炼咽鼓管功能。咽鼓管功能强大了,中耳炎的发生率也将大大降低。

作者: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 刘薇

审核: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 王生才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731》首映,观众捂眼尺度太大!看到活体解剖,男观众忍不住了

《731》首映,观众捂眼尺度太大!看到活体解剖,男观众忍不住了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09-18 07:22:49
亚洲赛季开门红!斯瓦泰克2-0科斯蒂亚,晋级WTA首尔站8强

亚洲赛季开门红!斯瓦泰克2-0科斯蒂亚,晋级WTA首尔站8强

直播吧
2025-09-18 17:16:04
特朗普还敢说话?中国这次“电”倒欧美,新疆横扫全球变“绿谷”

特朗普还敢说话?中国这次“电”倒欧美,新疆横扫全球变“绿谷”

荐史
2025-09-17 16:43:38
三亚网红跳水点断桥被曝装满防盗刺,当地文旅:涉及珊瑚礁保护和海域安全,早就不允许去了

三亚网红跳水点断桥被曝装满防盗刺,当地文旅:涉及珊瑚礁保护和海域安全,早就不允许去了

上游新闻
2025-09-18 12:12:29
普通人赚钱已经难到了什么程度

普通人赚钱已经难到了什么程度

黯泉
2025-09-17 17:24:27
珠江新城房价撑不住了?豪宅捡漏也疯狂!

珠江新城房价撑不住了?豪宅捡漏也疯狂!

楼市阵地
2025-09-18 14:24:23
编制“铁饭碗”碎了?2025湖南改革潮:百万岗变身,机遇藏在哪?

编制“铁饭碗”碎了?2025湖南改革潮:百万岗变身,机遇藏在哪?

鬼菜生活
2025-09-18 11:59:39
俄乌局势生变,普京向全球宣布不再和谈,北约32国下场

俄乌局势生变,普京向全球宣布不再和谈,北约32国下场

冰雪财经官方
2025-09-18 18:10:04
二手房房价继续全线下跌!

二手房房价继续全线下跌!

地产观点
2025-09-16 08:30:08
明明有着大好前途,却毁在一句话上,周炜的消失并不无辜

明明有着大好前途,却毁在一句话上,周炜的消失并不无辜

吴东升成
2025-09-18 16:08:42
日本丑女耗资2600万整容超100项把自己变成超级美女

日本丑女耗资2600万整容超100项把自己变成超级美女

随波荡漾的漂流瓶
2025-09-16 17:50:07
被央视怒批、摇头晃脑、德不配位,难怪阅兵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被央视怒批、摇头晃脑、德不配位,难怪阅兵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书雁飞史oh
2025-09-12 16:09:35
“乱港分子”周庭,弃保潜逃加拿大,扬言永不回国,现如今怎样

“乱港分子”周庭,弃保潜逃加拿大,扬言永不回国,现如今怎样

博览历史
2025-09-13 21:50:07
扇孙女的恶奶奶自尝苦果:儿媳回娘家,儿子底细被扒,工作也黄了

扇孙女的恶奶奶自尝苦果:儿媳回娘家,儿子底细被扒,工作也黄了

子芫伴你成长
2025-09-16 17:25:02
涉罚金1亿多!合肥市一栋豪宅别墅拍卖,被人1701万竞得

涉罚金1亿多!合肥市一栋豪宅别墅拍卖,被人1701万竞得

天天话事
2025-09-18 14:37:42
领先2球遭逆转!澳波:球员认为胜利是理所当然,本应处理得更好

领先2球遭逆转!澳波:球员认为胜利是理所当然,本应处理得更好

直播吧
2025-09-18 08:58:02
王思聪女友懒懒仅穿内衣炸街,走路浑身肉哆嗦,瞬间被骂上热搜

王思聪女友懒懒仅穿内衣炸街,走路浑身肉哆嗦,瞬间被骂上热搜

一盅情怀
2025-07-05 17:39:32
长春航展歼6无人机正式亮相,性能强大战略价值巨大

长春航展歼6无人机正式亮相,性能强大战略价值巨大

兵国大事
2025-09-18 00:05:15
你觉得高德地图好用吗?网友:和谷歌地图一比高德地图简直是神器

你觉得高德地图好用吗?网友:和谷歌地图一比高德地图简直是神器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09-18 00:10:12
泽连斯基指责中国,不想促成俄乌停火,给出的理由很荒唐

泽连斯基指责中国,不想促成俄乌停火,给出的理由很荒唐

第一军情
2025-09-17 18:25:04
2025-09-18 19:28:49

头条要闻

沪漂小伙带残障父母庆生 陌生人帮买单:我女儿听哭了

头条要闻

沪漂小伙带残障父母庆生 陌生人帮买单:我女儿听哭了

体育要闻

身高170的他,让196的博尔特坐不住了

娱乐要闻

最美央视才女,甩掉孙红雷嫁给张嘉益

财经要闻

起底多校“发臭午餐”供应商绿捷

科技要闻

DeepSeek称R1训练费200万,不依赖蒸馏对手

汽车要闻

女神代言/新增配色/智能升级 26款腾势N9售38.98万起

态度原创

游戏
健康
家居
旅游
公开课

“P5联动诅咒”导致游戏停运?《OW》难道也……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家居要闻

多维交集 简意雅情结合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