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高阳城战:大明帝师孙承宗最后的战场

0
分享至

孙承宗最后一位辽东战略大师,最后还是为大明朝流尽最后一滴血,而他们子孙们也随着孙承宗一起死战到底,最终满门英烈英勇就义。每每读到孙承宗在高阳城的壮烈牺牲难免泛起一丝丝悲痛,难道真的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吗?可明末那种乱世真的值得吗?或许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值得”

崇祯十一年十月末,高阳城外的杨树林落尽枯叶,露出枝干如铁爪般抓向灰沉的天。七十六岁的孙承宗在菜园翻土时,忽听得城北传来闷雷般的马蹄声——那是探马的加急回报:清军破了固安,正沿拒马河向高阳杀来。他握着锄头的手顿了顿,指腹摩挲着木柄上经年的老茧,仿佛又触到了辽东城墙的青砖。


大明帝师孙承宗

一、寒夜孤灯照甲衣

当晚,孙氏祖宅的正堂点着三盏油灯,将孙承宗的影子投在屏风上,晃得像杆断戟。五个儿子、六个孙子环立四周, 最小的重孙趴在案角,偷偷往祖父的兵书里夹枫叶。"朝廷的援兵?"他冷笑一声,烛泪在砚台里凝成血痂,"上月还在催我交田税的御史,此刻怕是早备好了顺民旗。"话音未落,忽有箭镞带着帛书射穿窗纸,展开来是多尔衮的劝降书,字迹工整如临帖:"闻公治兵辽东,尝使我军三载不得南渡。若肯归降,必以王爵相待。"


清兵包围高阳城

孙元霖拍案而起,腰间佩剑铿然出鞘:"当年在大凌河,他们也说要善待祖大寿!"剑影映着孙承宗的白发,他却望向窗外的菜园——开春时他刚教孙子们埋下的菜种,此刻正覆着薄雪。"把告示贴到城头,"他忽然起身,从墙角拖出那副生了锈的盔甲,"就说我孙某种了六年菜,今日只当这菜园是宁远城头。"

二、霜角催开战火红

攻城的前一日,高阳百姓扶老携幼登上城墙。孙承宗让孙子们把家中存粮搬到城楼,自己则带着匠人将多年前埋下的兵器挖出来——那是他罢官归乡时,悄悄藏在祠堂夹墙里的辽东旧部甲胄,虽已锈蚀,仍可见"忠勇"二字的漆痕。儿媳们熬了整夜的姜汤,分给守城的百姓时,忽闻城下传来马队嘶鸣。


此时朝廷还在为“是战是和”在争论

清军的劝降使来了。为首的汉将骑在马上,胸前补子绣着明官的獬豸,却是多尔衮帐下的幕僚。"孙阁老可还记得,"他扬着马鞭指向南方,"京城里那些大人,此刻正商量着割地赔款呢。您守着这孤城,又为谁辛苦?"城头鸦雀无声,孙承宗扶着女墙往下看,见那汉将的靴底还沾着明宫的丹墀土。他忽然转身,从孙子手中接过弓箭,弦声响起时,羽箭擦着汉将的发冠钉在辕门上:"回去告诉多尔衮,我孙家的弓箭,只射胡骑。"

三、断墙犹有血书痕

战斗在初雪飘落时打响。孙承宗站在城楼中央,看着长子元霖带着敢死队往城下泼沸汤,次子元璟握着断刀守住瓮城。第三天正午,东城楼的旗杆被炮石打断,孙承宗的侄子孙之泽抱着旗杆跳下去,用身体将明军的旗帜钉在城头。他忽然想起那年在辽东,袁崇焕派人送来的那坛荔枝酒,如今酒坛早碎,却记得袁督师说:"老师在,辽东便在。"


高阳城守卫

劝降的箭矢仍不断飞来,有的绑着金锭,有的绘着官服。孙承宗捡起一封,见落款竟是当年在朝堂上弹劾他的温体仁,墨迹新鲜如刚写就:"公若降,某愿为前驱。"他冷笑一声,将信纸塞进甲胄——这身盔甲下的伤口,正是拜这些"前驱"的弹劾所赐。暮色里,三儿媳抱着三岁的孩子从火海中跑来,孩子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炊饼,那是早上孙承宗亲自分的。

四、满门忠烈赴国殇

破城是在亥时。孙承宗被护卫护到后巷时,看见老妻正带着儿媳们往井里投石头。"老头子,"她鬓角插着银簪,还是三十年前在京城的样式,"你守城头,我守家门。"井中水声渐歇,他忽然听见前院传来孙元翼的怒吼,那是他最小的儿子,此刻正握着断枪抵住院门。等他冲过去时,元翼的后背已插着三支箭,却仍像座铁塔般立在门洞里。


高阳城军民战斗

清军将领走进来,靴底碾碎了地上的残棋——那是孙承宗上午教重孙下的"七星阵"。"阁老何必至此?"将领抱拳,语气里带着惋惜,"令郎令孙皆有将才,若..."话未说完,孙承宗已解下腰间玉带,扔在对方脚边:"此带系于明臣腰间,不沾胡尘。"他望向正堂,那里挂着他手书的《出师表》,墨迹在火光中明明灭灭。绳索悬在房梁时,他最后看见的是孙子孙钤爬向兵器架的身影,那孩子的腿已被砍断,却仍用手肘拖着刀,在青砖上拖出长长的血痕。

五、青史何须辩白辞

高阳城破三日后,进京的商队在废墟里发现一具老人的尸体,颈间勒痕深可见骨,左手攥着半片甲胄,甲胄上的"辽"字朱砂未褪。而就在同一天,京城的内阁大臣们正联名上疏,恳请朝廷"仿宣和故事,以财帛换太平",其中领衔者,正是当年在高阳城下劝降的汉将。


孙承宗满门英烈

孙承宗没有葬在皇陵,也没有谥号。他的墓前只有一块无字碑,是高阳百姓用城砖垒的。每当北风吹过,砖缝里就会传出沙沙声,像有人在念诵他当年在辽东写的诗:"耕夫岂解论兵事,也向田间望羽林。"那些在朝堂上精于算计的文官们,终究没能算到,一个解甲归田的老臣,会带着全家老小,把最后的战场,变成了汉人骨血里永不弯折的脊骨。


孙承宗以死殉国

雪落高阳,掩盖了满地疮痍。但总有一些痕迹不会被掩埋——比如城墙上未干的血迹,比如井中沉郁的钗环,比如那个悬在房梁上的身影。他用生命证明:所谓忠烈,从来不是朝堂上的权衡利弊,而是明知大厦将倾,仍以身为柱;明知独木难支,仍抱木而焚。这一脉相承的不屈,正如他当年在辽东种下的槐树,哪怕躯干被战火焦黑,根系里永远奔涌着不死的春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故事:男按摩师亲述:多数女客户需要的不只是按摩,更重要的是我

故事:男按摩师亲述:多数女客户需要的不只是按摩,更重要的是我

红豆讲堂
2025-02-24 21:00:11
Gemini 3负责人最新访谈:不做情感陪伴,只做最强生产力工具

Gemini 3负责人最新访谈:不做情感陪伴,只做最强生产力工具

钛媒体APP
2025-11-20 13:46:12
亏了2.2万!美股也跳水!A股何时发力?

亏了2.2万!美股也跳水!A股何时发力?

龙行天下虎
2025-11-21 00:30:04
山西55岁男子挑战骑行至海南,出发50天后途中不幸离世,家人发声

山西55岁男子挑战骑行至海南,出发50天后途中不幸离世,家人发声

苗苗情感说
2025-11-20 06:21:02
埃本·拜尔斯:喝下1400瓶核辐射水,身体瓦解,30年后骨头还发热

埃本·拜尔斯:喝下1400瓶核辐射水,身体瓦解,30年后骨头还发热

心中的麦田
2025-11-17 20:42:51
晚了!山西狗主反杀案大逆转,双方都后悔了,郭某妻子终于低下头

晚了!山西狗主反杀案大逆转,双方都后悔了,郭某妻子终于低下头

娱乐帝皇丸
2025-11-17 09:52:28
伊朗军官号召民众起义推翻神棍政权

伊朗军官号召民众起义推翻神棍政权

金召点评
2025-11-16 04:00:02
李书福拍板!吉利“收购”别克GL8工厂,投产银河

李书福拍板!吉利“收购”别克GL8工厂,投产银河

网上车市
2025-11-19 22:29:09
霍启山恋情被曝不到24小时,女方黑料被扒光,霍家都受到波及

霍启山恋情被曝不到24小时,女方黑料被扒光,霍家都受到波及

胡一舸南游y
2025-11-19 17:07:13
惠东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勇辉被查!8天前被突然免职

惠东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勇辉被查!8天前被突然免职

南方都市报
2025-11-20 14:32:10
每体:巴萨新诺坎普揭幕战再遇尼科,戏剧性的对决已准备就绪

每体:巴萨新诺坎普揭幕战再遇尼科,戏剧性的对决已准备就绪

懂球帝
2025-11-21 03:01:03
日本最新系列民调:93.5%支持高市言论,但仅33%支持武力介入台海

日本最新系列民调:93.5%支持高市言论,但仅33%支持武力介入台海

阿龙聊军事
2025-11-19 16:35:20
全新本田雅阁惊艳亮相!外观调整 配备一体式大屏,搭载2.0L混动!

全新本田雅阁惊艳亮相!外观调整 配备一体式大屏,搭载2.0L混动!

沙雕小琳琳
2025-11-18 03:55:25
6家银行已倒闭了,存款取不出来?建议储户了解这3点,放心存钱

6家银行已倒闭了,存款取不出来?建议储户了解这3点,放心存钱

平说财经
2025-10-15 12:45:56
日媒分析:这个动作暗示“14亿中国人都很愤怒”

日媒分析:这个动作暗示“14亿中国人都很愤怒”

扬子晚报
2025-11-19 21:55:53
舔狗经济崩盘了,很多女性哀嚎一片,纷纷涌入相亲市场

舔狗经济崩盘了,很多女性哀嚎一片,纷纷涌入相亲市场

加油丁小文
2025-09-16 05:00:03
上海任免郑元湖、罗东原、张晓强、董依雯、缪京、陈恒、宣锋等职务

上海任免郑元湖、罗东原、张晓强、董依雯、缪京、陈恒、宣锋等职务

中国经济网
2025-11-20 10:55:04
球王“最后一舞”悬了?梅西坦言可能缺席2026世界杯!

球王“最后一舞”悬了?梅西坦言可能缺席2026世界杯!

冷夜说
2025-10-29 19:09:11
没理“涉华警告”,特朗普:卖!

没理“涉华警告”,特朗普:卖!

观察者网
2025-11-18 10:35:06
社评:日方若不纠正错误,必将承受更重代价

社评:日方若不纠正错误,必将承受更重代价

环球网资讯
2025-11-20 00:50:11
2025-11-21 03:16:49
老崔铲史 incentive-icons
老崔铲史
历史不管多么脏,老崔一铲子一铲子的铲给你看真相!
969文章数 12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日本政府被判赔偿39亿日元

头条要闻

日本政府被判赔偿39亿日元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揭秘三体公司原CEO许垚投毒杀人案始末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旅游
艺术
数码
时尚
公开课

旅游要闻

旅超大赛!金山主打“免费潮”,周末快来薅羊毛

艺术要闻

惊!评委曝光参赛照片致命错误,快来看看!

数码要闻

一键击毁芯片无法恢复 十铨科技发布全球首款支持销毁的SSD

全球颜值最高女孩集体掀桌,网友:太爽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