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华为乾崑生态大会将正式迎来“启境”汽车的发布。在华为“界”系列车型已经实现从15万到150万元市场无缝覆盖的背景下,这个以“境”字开头的新品牌,绝非简单的名称更迭。它更像是华为智能汽车战略棋盘上,一次深思熟虑后落下的关键棋子,标志着华为的合作模式正从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的“赋能”,深化为与车企血肉相连的“共创”。
![]()
战略高起点:任正非的亲自背书
启境品牌的诞生,拥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开端。2025年6月,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专程赴深圳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会面,双方就汽车产业趋势与合作项目进行了深入交流。更值得关注的是,任正非先生亲自参与了品牌命名过程,建议选取更贴合年轻群体、更具科技感的名称,“启境”由此诞生。这一细节无疑为启境品牌树立了极高的起点,提供了强大的权威背书。它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启境项目在华为内部享有极高的战略优先级。这一战略地位直接体现在其清晰且迅速的产品规划上:明年华为乾崑|启境两款车都上。2026年6月,首款华系最美轿跑车型,就能正式上市交付!满足你们对这些黑科技的期待。
![]()
技术全家桶:超越参数堆砌的体验革新
启境并非又一个同质化的新选项,其核心价值首先体现在技术层面。它将首搭华为L3自动驾驶系统,并全面采用华为乾崑的智能全家桶方案。但这背后的逻辑,远非简单的硬件堆砌。华为每一年超100亿的研发投入、8000人技术团队的成果凝聚于此,构建了坚实的技术壁垒。
![]()
其技术架构全面升级为WEWA架构(World Engine & World Action Model),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世界引擎在云端不断学习和推演全球路况,形成“云端大脑”;而世界行为模型则在车端进行实时决策与控制,是车辆的“本地神经”。这种架构让车辆既拥有海量的云端智慧,又能具备快速的本能反应。
在感知硬件上,启境配备了高达192线的激光雷达,探测距离达250米,以及最远探测280米的4D毫米波雷达。这相当于为车辆装上了超越人类视觉极限的“鹰眼”,能在恶劣天气和复杂路况下提前感知风险。
![]()
在安全方面,华为乾崑智驾ADS 4(参数丨图片).0升级了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截至2025年9月,华为智驾系统已搭载超过100万辆车,累计辅助驾驶里程达58.3亿公里,避免了291万次可能的碰撞。这些数据印证了其技术方案的有效性,其目标是让用户真正实现“开着省心,用着舒心”。
生态共创:协同模式打破传统壁垒
启境更深层的价值,在于其探索的“生态共创”模式。这彻底改变了过去“技术方”与“制造方”各管一段的合作惯例。华为最强的造型、研发、营销团队已深度介入,在产品、营销、财经等各领域与启境团队同步办公,实现了从用户需求洞察、产品定义到研发迭代、营销落地的全链条协同。
![]()
这种“嵌入式协作”模式,如同将两家公司的相关团队融合成一个新的联合战队,追求协同上的“0延迟”。华为的IPD/IPMS流程全程介入,意味着从产品构思到上市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成熟的体系保障效率与质量。其目标是结合华为的技术大脑与启境的工程制造经验,打造出“一眼惊艳,久处仍欢”的智能驾乘体验。
启境的启示:定义未来的战略意义
因此,启境的登场,其意义在于它作为“华为乾崑正式发布的第一个境”,是一种全新造车范式的开启。它不仅是华为智能汽车战略从“技术赋能”迈向“生态共创”的关键试验场,更可能成为影响行业合作模式的“新变量”。
![]()
当业界还在讨论技术的参数时,启境已经将竞争维度提升至生态融合的深度与效率。它预示着未来的智能汽车竞争,将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整个生态体系协同能力的较量。随着启境在华为乾崑生态大会上的正式发布,我们将更清晰地看到这场“生态共创”试验如何描绘智能出行的新境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