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2
11月19日,“高校回应高中学历当博导:已解聘”冲上热搜榜首,引发全网热议。
3
这起事件令人震惊到难以置信——一名仅有高中文凭的男子,凭借精心编织的谎言与虚假包装,竟成功伪装成“首席科学家”,跻身高等学府担任博士生导师长达两年之久。期间享受百万年薪、豪华待遇和巨额科研资金支持,最终因真相败露被依法处理。
4
这位主角名为郭伟,他的“学术神话”从头到尾都是虚构的产物。
![]()
5
高中生咋成了“首席科学家”?
6
常言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在高等教育与科研领域,专业素养和真实能力才是立足根本。然而近期江苏科技大学曝出一桩荒诞事件:一位从未踏入大学校园的人,靠着伪造简历、P图证书,竟然被聘为学校的“首席科学家”,同时兼任教授与博士生导师职务,领取高额薪酬并掌控大量科研经费,持续行骗达二十四个月之久。
7
听起来如同网络小说桥段,却真实上演。此人不仅没有本科学历,甚至连大专门槛都未达到,究竟是如何通过层层筛选机制进入高校核心岗位的?他所宣称的“海外博士学位”“外籍院士”等耀眼头衔,无一不是凭空捏造。
![]()
8
9
郭伟的造假手段堪称登峰造极。他对外宣称自己是1994年陕西省高考理科状元,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并师从我国著名金属材料专家周惠久院士。
10
此后更声称赴澳大利亚、日本深造取得博士学位,曾在德国国家科学院担任研究员,还获得洪堡青年学者称号。其个人成果更是惊人:发表SCI收录论文170篇,拥有国际专利68项,主编三部权威学术专著,提出“梯度纳米结构深度理论模型”,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仅看这份履历,足以让任何评审专家为之动容。
![]()
11
12
正是凭借这份近乎完美的“学术档案”,江苏科技大学将其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授予百万级科研启动经费,寄予厚望。
13
可现实却是:郭伟的真实学历仅为高中毕业。
14
据其家乡知情人士透露,当年高考他仅取得三百余分,远低于专科录取线,之后南下务工,经营过网吧,倒卖过建材,职业生涯与科学研究毫无交集。
15
所谓高考状元、名校背景、海外研修经历,全部出自杜撰。
![]()
16
17
进一步核查发现,其所声称的各类荣誉头衔均无法验证。俄罗斯工程院官网查无此人;德国国家科学院及洪堡基金会数据库中亦无相关记录;澳大利亚多所高校均否认曾有其人注册攻读学位。
18
甚至连他口中指导过他的周惠久院士,早在多年前已停止招收研究生。一个高中生竟能跨越重重壁垒,将自己包装成国际顶尖科研精英,这种造假程度甚至超越了影视剧本的想象力。
![]()
19
细节露馅,众人揭穿
20
郭伟能维持表象近两年,依赖的是外界对其光环的信任与审查机制的松懈。但谎言终究无法长久掩盖事实。
21
首先暴露的是教学能力问题。作为一名博士生导师,他在授课过程中完全依赖照念PPT,连基本的专业术语都会读错。面对学生提问时常答非所问,或刻意回避关键内容,转而谈论无关话题。
![]()
22
23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语言能力。他坚称在欧美工作十余年,结果连简单的英文摘要都无法准确理解,查阅外文文献时必须依赖学生协助翻译。
24
一位长期活跃于国际学术圈的“顶尖学者”,英语水平如此低下,本身就构成了巨大疑点。
25
再看所谓的学术产出,水分极大。其名下的170余篇SCI论文中,约70%发表于“掠夺性期刊”——这类期刊以收费发稿为主,审稿流程形同虚设,几乎不设学术门槛。
![]()
26
27
其余论文存在严重问题:部分文章检索不到原始信息,署名混乱,同一研究重复投稿多个刊物,实验数据明显造假,图表反复使用甚至直接复制粘贴。
28
就连他引以为傲的“郭氏模型”,在Web of Science、Scopus等主流学术数据库中均无任何引用或收录记录。
![]()
29
30
崩塌的导火索出现在2025年9月。一名网友在查询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名单时未能找到郭伟的名字,遂在知乎平台发出疑问:“江苏科技大学郭伟真是院士吗?”这一提问迅速引爆舆论。
31
随即,科研圈、在校师生、行业专家自发组成“民间打假联盟”,展开全方位信息核查:有人追溯学历来源,有人比对论文真伪,有人联系海外机构核实身份。
![]()
32
33
很快,诸多破绽浮出水面:提供的学历扫描件字体异常、印章模糊不清;国外学位未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多数论文集中发布于低质量期刊;推荐信疑似伪造签名。
34
随着证据链逐步完善,这场持续两年的骗局彻底瓦解。
损失惨重,制度该改
35
郭伟事发后,学校立即终止合同并向公安机关报案。但造成的损失已然无法挽回。
36
短短两年间,他累计获取年薪、安家补贴及科研项目拨款超百万元。这些资金本应用于推动科技创新,却被用于支撑一场彻头彻尾的欺诈行为。
![]()
37
38
最受伤害的是跟随他学习的研究生群体。许多硕士生、博士生慕名而来,期望在顶尖导师指导下完成高质量科研工作。可实际上,郭伟连基础理论都无法清晰讲解。
39
课题无人指导,论文无人审核,研究进度严重滞后,部分学生面临延期毕业风险。
40
有学生无奈表示:“现在导师失联,课题停滞,之前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仿佛全都付诸东流。”
41
对于江苏科技大学而言,此次事件是一次沉重的品牌打击。
![]()
42
43
被一名高中毕业生欺骗整整两年,且给予最高级别待遇,无疑暴露出学术管理的重大漏洞。公众、家长以及同行纷纷质疑该校的人才引进标准与审核流程。
44
尽管校方迅速做出反应,解除聘用并启动追责程序,但声誉修复仍需漫长周期。
45
值得注意的是,郭伟并非孤例。此前“汉芯”芯片造假案、“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均已警示我们:虚假光环或许能蒙蔽一时,但终将在阳光下崩塌。法律与制度终将追责到底。
![]()
46
47
问题根源在于当前高校人才评价体系的结构性缺陷:过度看重简历上的头衔数量、论文指标和海外背景,却忽视对其真实资质与实际能力的深入考察。
48
江苏科技大学当初引进郭伟时,仅依据简历复印件和第三方推荐信,未进行学历官方认证,也未组织同行专家开展实质性面试或学术评议。
49
借助猎头公司推荐渠道,学校近乎全盘接收候选人资料,缺乏独立验证机制,为造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
50
51
郭伟以高中学历冒充首席科学家,看似极端荒唐,实则敲响了整个学术生态的警钟:科研领域不能沦为“包装游戏”,唯有真才实学才是立身之本。
52
高校在引进高端人才时,必须强化背景核查、注重实际能力测试,杜绝“唯头衔论”;科研人员应坚守学术诚信底线;科研经费分配机制与监督制度亟需完善。
53
唯有如此,才能让学术回归本质,使中国科技事业走得更加稳健、长远。
54
55
真正的科学进步,源于脚踏实地的研究与不懈探索,绝不靠天花乱坠的谎言堆砌而成。
参考信源
56
鲁中晨报
5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