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费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政策的重要着力点。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将逐渐从商品消费主导向服务消费主导转变。但我国服务消费在整体消费中占比仍然偏低。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6.1%,低于2023年美国和日本的68.5%和55.8%。服务消费供给不足是当前我国提振消费面临的突出矛盾。因此,提振消费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服务消费。这不仅是挖掘消费潜力的有效路径,也是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抓手。
![]()
2024年以来,国家围绕发展服务消费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构建起“1+N”政策体系。其中,“1”指的是《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对服务消费发展作出全面系统部署;“N”则涵盖各部门针对重点行业领域推出的若干配套措施。例如,在金融支持方面,202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居民服务、旅游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及养老产业的信贷投放。
3月和6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先后印发《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合理设置消费贷款额度、期限、利率;引导金融机构坚持促消费与惠民生相结合,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的支持。8月,财政部等部门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一方面降低消费领域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支持经营主体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一方面直接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提高居民扩大消费特别是服务消费的意愿和能力。
![]()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实证研究表明,引入消费金融产品后,借款人消费金额提升16%至30%,合作商户销售额提升约40%,有效打破了借款人当期预算约束,助力释放潜在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在政策引导和激励下,金融机构积极把握政策机遇,围绕“食、住、行、游、购、娱”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加大资源倾斜,优化内部流程,不断增强对服务消费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7月末,全国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达2.79万亿元,同比增长5.3%,较年初新增1642亿元。今年前7个月新增贷款,已超去年全年增量630亿元。
从参与主体看,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其他机构积极参与。目前,商业银行仍是我国消费金融市场最主要的供给者,消费贷款、信用卡是其消费金融主要产品;消费金融公司着眼于中端客户,提供具有灵活多样的信贷产品及服务;部分小贷公司、网络平台等承接消费金融的底端客群。从趋势看,差异化、特色化、多层次的消费金融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从信贷投放看,各机构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如中国农业银行实施提振消费贷款专项行动方案,优化准入、授信、续贷、期限、利率等政策,推动个人信贷供给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含信用卡在内的个人消费信贷余额1.46万亿元,新增1261亿元,增速9.4%。
从产品创新看,各机构积极结合服务消费的具体场景与特点,推出个性化、差异化产品,在教育、医疗、养老、文旅等重点领域打造出一系列特色金融服务。如招联消费金融公司积极拓展中国联通集团产业链消费场景,为产业链各方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不仅优化用户体验,也有效激发消费潜力。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四次提及“消费”,强调要“大力提振消费”,“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下一阶段,应持续激发消费潜力,系统清理制约消费的限制性措施,加快培育服务消费、新型消费等新增长点。同时,应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作用,延续“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补贴等政策,支持发展新型消费,引领健康、绿色、数字化消费潮流,更好满足居民多样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创造新的消费增长点。可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的作用,持续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和配套政策,为新兴消费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进一步培育发展新兴消费,构建消费增长的“第二曲线”。
下一阶段,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应继续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发展消费金融,从供需两端发力,加力支持服务消费扩容提质。
第一,优化信贷供给,精准直达供需两端。如在供给侧,推出针对文旅休闲、宠物消费等的专项信贷产品,支持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特色产业增加优质服务供给。在需求侧,扩大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的覆盖面,引导地方财政部门对中小金融机构进行贴息,继续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
![]()
第二,深耕消费场景,延伸服务链条。消费信贷产品的使用场景与便捷程度,是消费者选择的重要考量,深度嵌入消费场景至关重要。如结合电商平台“双十一”购物活动,在支付页面智能推荐合适的分期方案;或打造“联名卡+短视频种草+积分游戏化”运营模式,提升年轻客群的黏性。
第三,提升服务质效,优化消费环境。金融管理部门推动在食、住、行、游、购、娱、医等场景畅通“卡、码、币”支付渠道,继续提升支付便利度。金融机构大力发展数字消费金融,构建更精准的用户画像,减少过度授信和多头借贷行为,有序压降利率和费率,加强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