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公交车里挤不挤?车辆为啥突然不动了?这些问题,借助合肥公交集团的“智慧大脑”,都能实时掌握并迅速应对。今年8月,合肥公交数智云平台正式启用以来,通过覆盖全车的视频监控和后台大数据分析,实现了智能调度、安全预警等内容的全方位管理,车辆营运效率和准点率均有提升。
车辆发车准点率达到99%
“通过平台的视频监控,我们能看到驾驶员的工作状态,前方路况实景以及车厢内的乘客情况。”在合肥公交集团数智指挥中心,合肥公交集团数智科技部数智技术总监倪金林介绍,自今年8月合肥公交数智云平台启用以来,实现了公交营运从事前预警、事中联动到事后闭环的全链路治理和管控。
![]()
合肥公交集团数智指挥中心工作场景。
大皖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合肥公交数智云平台显示了车辆使用状态、安全维保、客流概况、场站概况等信息。以最为直观的客运量为例,11月19日客运量排名前三的线路为39路、30路、B1路,其中,39路的客运量达到10245人次;客运量排名前三的站点为市府广场、合肥火车站、合肥南站,其中,市府广场客运量为3353人次。
除了这些基础信息,后台调度员还可以根据线路客流量数据,实时调度车辆。“以今天(11月20日)早上的B1线为例,我们通过实时视频和大数据算法等,了解到B1路车厢内拥挤度较高,及时通过后台通知现场调度人员,进行车辆调拨,可以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合肥公交集团数智科技部三级专员王歆然介绍,合肥公交数智云平台启用以来,合肥公交的车辆发车准点率达到了99%。
小小摄像头“看穿”驾驶盲区
经常乘坐公交车出行的乘客也许会注意到,在公交车内部、外侧面都有不少摄像头,“一台公交车有4个盲区监控摄像头,这样能够提高驾驶员驾驶车辆的安全性。”倪金林说道。
当天上午,大皖新闻记者乘坐41路公交车,驾驶员高玉杰正在通过面前的屏幕观察乘客的上、下车情况。“在行驶过程中,只靠倒后镜的话,观察不到乘客和车辆周边的所有情况。”高玉杰告诉记者,目前公交车的长度为12米左右,车身周围的盲区较大,不论是转弯,还是倒车,都需要盲区监控摄像头进行辅助,“比如车辆到站后,有的乘客会突然从站台跑过来,通过侧面的摄像头就会看得非常清楚。”
![]()
公交车侧面摄像头。
不仅如此,在车辆安全行驶方面,平台还具有“停驶5分钟预警”功能,也就是如果一辆公交车出现5分钟没有移动的情况,平台就会启动进行预警。“这时候,我们的调度人员就会立刻调出这台车辆的车内实时视频,以判断停驶的原因。”倪金林解释说,如果是遇到堵车,可以不用处理,如果是车辆抛锚,就会转给维修中心进行处置。
合肥公交集团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近日,合肥公交集团申报的“一种基于公交运行数据的车路协同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和“一种客车盲区预警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被授予国家发明专利。
“之前提到的公交车辆盲区监测,就是‘一种客车盲区预警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的具体应用。”倪金林表示,通过在车辆关键位置布设感知与识别装置,合肥公交集团的营运车辆实现了对周边盲区的实时监测与预警,将“看不见的风险”转化为“可预判的安全”,有效降低了碰撞事故发生率。
“一种基于公交运行数据的车路协同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则是依托合肥公交数智云平台,通过对线路、车辆、客流、信号灯等数据进行智能分析,构建了公交与道路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交互通道,显著提升了公交准点率与运力匹配精度。倪金林表示,下一步,合肥公交集团计划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继续对合肥公交数智云平台的营运调度、线网排班等内容进行技术提升,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
大皖新闻记者 姚一鸣 通讯员 李克武
编辑 陶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