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今天热搜上有个事,简直像是从我们身边搬上去的,特别能戳中打工人的心。就是那个的新闻,咱们来好好唠唠。
上海一位刘女士,和几个要好的同事建了个小群,名叫“延误小仙女们”。想想这名字,估计就是一群被没完没了的加班耽误了下班生活的姐妹们。大家长期被领导安排加班,心里憋着火,就在这个只有十几个人的“自家地盘”里,忍不住吐槽了一下领导的私生活,说了些“彩旗飘飘”、“太抠门”之类的话。
![]()
图源:齐鲁晚报
这本来就像是关起门来的悄悄话,是打工人再正常不过的情绪出口。可谁能想到,群里居然有人把聊天记录截图给泄露出去了,直接捅到了领导那里。这下可捅了马蜂窝,领导不仅在全公司大会上公开宣读,公司更是直接下了狠手——把刘女士给开除了!
![]()
图源:齐鲁晚报
刘女士觉得比窦娥还冤,一怒之下把公司告上法庭。结果你猜怎么着?法院判决公司赔偿她10万多块!理由是:她虽然有错,但在小群里吐槽,事态扩大不是她造成的,公司直接开除下手太重,不合法!
![]()
图源:齐鲁晚报
这个判决,可以说给很多企业管理者提了个醒。员工在私密小群里的情绪发泄,真的就等同于“严重违纪”、必须“斩立决”吗?如果私下的抱怨都要被上纲上线,那职场岂不是人人自危?真正让事情恶化的,恐怕不是那几句吐槽,而是那个截图的“内鬼”,和领导选择“公开处刑”这种激化矛盾的管理方式。
![]()
图源:齐鲁晚报
当然,这事儿也给我们每个打工人提了个醒:网络不是绝对安全的树洞,哪怕是在最信任的小群里,说话也得留个心眼。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
说到底,一个健康、有活力的公司,应该能容得下员工的一点小情绪,管理需要的是智慧和温度,而不是简单的权力压制。法院的这次判决,可以说是给这种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泼了一盆冷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