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焦点访谈》揭露了一起加油站利用作弊软件偷油偷税的典型案例。市场监管部门接到举报后突击检查,发现加油站竟有一明一暗两台电脑,暗藏控制20个加油机枪的作弊软件。前台显示假数据欺骗消费者,后台则可随心所欲操控偷油量,一键即可恢复正常。加油站经营者不仅利用作弊软件偷油,还普遍存在大肆偷逃税的违法行为。这种技术作弊已形成全国性黑色产业链,如“乐油”作弊软件在21个省市销售了360多套,且不断更新换代。
加油站通过技术手段既偷油又偷税,早已不是秘密。偷油涉及消费者切身利益,较容易被发现;偷税则由于加油时索要发票的消费者很少,加油站可通过技术作弊、个人账户收款等手段虚报销售额,很难被发现。近年来,税务部门已将加油站纳入偷逃税执法重点打击对象。据统计,2025年1月至8月,全国税务部门累计查处高风险加油站3042户,查补税费款及加收滞纳金、罚款共计29.43亿元。但偷油偷税现象依旧屡见不鲜,背后顽疾值得深思。
从市场环境看,加油站审批难度在很多地方日益增大。审批到手的加油站,即便自己不干租给别人经营,每年租金也动辄几百万。入口收紧看似为了规范市场,却在事实上降低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竞争减少,让部分加油站得以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获取暴利。在利益驱使下,一些经营者便将贪婪的目光投向偷油偷税等非法手段,妄图通过不正当途径攫取财富。毕竟,当违法所得足够诱人时,总有人会铤而走险,甘愿冒着被查处的风险触碰法律红线。
监管层面存在的漏洞,更为不法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当前,加油站监管仍有待加强,往往侧重于加油机的计量准确性,却未能建立全方位的进销存数据监控体系。加油站之所以能够大量偷税,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进油环节的发票管理存在漏洞——进油可以不开票,这就使得加油站到底进了多少油全靠自行上报,为其虚报进油量、少报销售量进而偷逃税款打开了方便之门。目前已有地方试点安装液位仪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油罐库存变化,值得推广。同时,对炼油厂向加油站售油不开票的上游偷逃税行为,要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
当前,加油机作弊呈现科技化、隐蔽化、链条化趋势,作弊手段不断升级。要加强对加油机生产环节的监管,严禁生产企业在计量系统中预留后门。对参与作弊的生产企业,应取消其生产资质,追究法律责任。要重拳打击作弊软件黑色产业链,对开发、销售作弊软件的行为予以严惩。监管部门应建立专业技术团队,及时破译新型作弊软件,让技术之刃成为执法之盾;大幅提高违法成本,建立“一次违法、终身禁业”的惩戒机制。同时,要强化智慧监管,用技术手段对抗技术作弊,用数据闭环替代人工监管。
加油站作弊不仅窃取消费者钱财,更侵蚀国家税收,破坏市场公平。消费者在加油等消费过程中,应养成主动向经营主体索要发票的习惯,既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能防止加油站隐匿收入偷税。当然,这场发生在加油机里的博弈,最终考验的还是监管现代化的成色。面对日益隐蔽的技术作弊,监管部门必须以更智慧、更坚决的态度出击,斩断加油站偷油偷税的隐形黑手,还市场以清明,还消费者以公平。
作者:舒圣祥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