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制度总览
第1条 制度宗旨
为顺应教育教学改革大势,构建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推动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双重提升,强化听课在教学管理中的关键效能,依据《XX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在职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涵盖校级领导、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以及任课教师等。听课作为教师教学工作的核心部分,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路径。
第3条 制度施行与修订
本制度由XX学校教导处于20XX年X月X日正式推行。鉴于教育环境的动态变化与教学管理的新需求,制度将每年进行一次修订。修订后的制度会提前两周面向全体教师公示并广泛征求意见。
第4条 解释与决策
本制度解释权归XX学校教导处所有。在执行过程中若出现争议,由教导处会同分管教学副校长共同商议裁决。
第二章 听课分类与数量标准
第1条 听课类型
听课分为常规听课、示范观摩课、教研活动课、督导检查课四种。常规听课为日常随机开展;示范观摩课由优秀教师进行展示;教研活动课是集体备课后的研讨课程;督导检查课是上级部门或学校组织的专项检查听课。
第2条 领导听课数量
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5节,分管教学副校长不少于40节,需覆盖全校各年级各学科;其他校级领导听课不少于25节,中层干部不少于20节。
第3条 组长听课数量
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5节,要涵盖本教研组所有教师,重点关注新入职教师与参加教学比赛的教师;备课组长听课不少于30节,原则上听完本备课组所有教师的课,着重关注集体备课落实情况。
第4条 师徒听课数量
参与“青蓝工程”或“传帮带”活动的青年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其中听指导教师的课不少于25节,听同学科其他教师的课不少于10节,跨学科听课不少于5节。指导教师每学期听被指导教师的课不少于15节。
第5条 普通教师听课数量
工作满三年以上的普通任课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其中本学科听课不少于15节,跨学科听课不少于5节。工作不满三年的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
第6条 非任课教师听课数量
非任课教师根据工作性质适当减少听课量,但每学期不得少于10节。请产假、病假超过两个月的教师,听课数量按实际工作时间比例调整。
第三章 听课规范与要求。略
第四章 听课记录管理与评估。略
第五章 听课成果运用
第1条 教学问题研讨
学校定期汇总分析听课结果,梳理教师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如教学方法运用、课堂互动效果、教学目标达成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组织专项教学研讨活动或教师培训,通过集体研讨、专家指导等途径,助力教师共同探索解决方案,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第2条 优秀教师示范
对于听课中发现教学表现出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学校提供更多展示平台,如举办公开课、经验分享会等,让这些优秀教师将教学理念、方法和经验传授给其他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校教师共同进步。
第3条 教师教学评估
将听课结果融入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为教师教学质量提供客观、全面的评价依据。依据听课反馈,对教师教学工作给予针对性指导,帮助教师明晰自身优势与不足,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推动教师持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第4条 教学决策参考
听课结果作为学校教学资源分配和教学管理决策的重要参考。例如,对教学效果好、学生满意度高的教师,在教学设备配备、教学研究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倾斜;对教学存在较大问题的学科或教师群体,学校加大教学管理与指导力度,合理调整教学安排,确保教学工作顺利推进和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第六章 信息化助力听课
第1条 平台建设
为提升听课效率与管理水平,学校积极推进听课工作信息化建设。搭建在线听课管理平台,实现听课信息实时录入、查询、统计与分析功能。听课人员可通过平台便捷记录听课情况、提交评价;教导处能及时掌握全校听课进展,进行有效统筹管理。
第2条 多元听课形式
借助信息化手段丰富听课形式,开展远程听课和线上评课活动。利用网络视频技术,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可远程实时观看课堂教学直播,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扩大听课范围。课后通过在线交流平台组织线上评课,让更多教师参与,拓宽交流渠道,提高评课效率与质量。
第3条 数据驱动教学
通过信息化平台收集整理教师教学数据,包括课堂表现、学生反馈等信息,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度挖掘分析教学数据。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教学建议和专业发展规划,为学校教学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教学管理精准化、科学化。
第七章 附则
第1条 法规遵循
本制度若与国家法律法规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规定冲突,以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规定为准。
第2条 未尽事宜处理
本制度未尽事宜,由XX学校教导处负责解释与补充。
第3条 制度生效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施行,全体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规定,积极参与听课活动,共同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第4条 持续优化
鼓励全体教师对本制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学校将根据教育发展实际情况和需求,适时调整完善制度内容,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新要求。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听课制度是学校驶向高质量教学彼岸的关键风帆。每一次听课,都是对教学质量的深度探寻,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宝贵契机。全体教职工应深刻认识到听课制度的重要性,它不仅关乎个人教学水平的提升,更关乎学校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
让我们携手并肩,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执行本听课制度。在每一次听课过程中,用心观察、深入思考、真诚交流,以实际行动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攀升。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XX学校定能培育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学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添砖加瓦。希望全体教职工认真研读本制度,自觉践行相关规定,以制度为指引,以提升教学质量为追求,共同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教学研究氛围,携手开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崭新局面。再次感谢大家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学校听(评)课活动材料汇编》(2025精编版)新鲜出炉!新品上架!具体目录如下:
一、学校听评课工作制度
01.学校教师听课管理制度(2025年修订)
02.学校教师听课管理制度(2025修订版)
03.学校教师听课评课制度
04.学校教师评课制度
05.学校推门听课问课制度
二、学校听评课工作方案
01.学校课堂常规比赛活动方案
02.学校2025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方案
03.学校2025年教师公开课暨竞赛活动方案
04.学校2025年听(评)课活动实施方案
05.学校“三新”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方案
06.学校跨学科主题课例研讨活动实施方案
07.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实施方案
08.学校青年教师课堂大比武活动实施方案
09.学校2025年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方案
10.学校2025年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方案
三、学校听评课活动总结
01.学校2025-2026学年听评课活动总结
四、学校听评课活动评价
01.学校公开课教学质量评分标准细则(修订版)
五、学校听评课工作讲话
01.《从“表演课”到“真课堂”》
02.《听常态课、找不足、谋提升》
03.《放下“表演执念”,守护“学习本真”》
04.《走进常态课、发现真问题、激活教学力》
05.《我们的课堂,是在教学生,还是在演给领导看?》
06.《以听促教明方向,聚力课堂提质量》
07.《深耕课堂提质量 推门听课促成长》
08.《让公开课扎根常态课,守住“为学生而教”的本质》
六、学校听评课工作方法
01.一节优质课的课堂评价标准与细则解读
02.一节优质课的三个简单标准
03.新时代的好课标准
04.评课的基本方法
05.如何有效评课
06.如何听课、评课?
07.教师评课的五原则、四方法
08.什么样的课是好课(值得每位老师看看)
09.新课标下,一堂优质课是什么模样?
10.教师听、说、讲、评课的诀窍,分析的太透彻了!
11.听完公开课如何评课?这有一份超全万能评课模板
12.老师眼中的好课为何学生偏偏不买账
13.教师课堂教学评语集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