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主导加沙驻军计划落地!安理会13国赞成中俄弃权,局势生变?
前两天,联合国安理会开了个关键会,投票通过了美国主导的加沙问题决议。
13票赞成、0票反对,就中俄两常任理事国投了弃权。
陈叔跟大伙儿说,这结果看着是美国赢了,但加沙未来怎么走,还藏着一堆变数。
这次通过的安理会第2803号决议,核心就是落实美国的“20点计划”。
说句实在话,美国这计划明着是要结束加沙冲突,暗地里其实是想掌控加沙战后事务。
决议里明确了两件大事。
一是成立“和平理事会”,由美国总统特朗普牵头当主席,负责监督加沙重建、协调人道援助,还得推动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改革,授权有效期到2027年底。
![]()
二是组建“国际稳定部队”。
这支部队不是传统维和部队,而是临时执法力量,要和以色列、埃及军队以及巴勒斯坦警察合作,守边境、推进去军事化,还要保障人道援助通道。
更关键的是,决议里提了以色列撤军的条件,得达到“去军事化标准”,还得经过国际稳定部队、美国和停火担保方一致同意。
至于巴勒斯坦人最关心的建国问题,决议就说了句“等重建有进展、巴权力机构改革完,才有可能具备条件”,连个具体时间表都没有。
陈叔觉得,这不明摆着把巴勒斯坦建国的事儿往后拖,美国就是想借着这个决议,重新稳住自己在中东的主导权。
为啥中俄不反对反而弃权?陈叔查了各方消息才弄明白,这背后是原则和现实的权衡。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说得很清楚,这决议在关键问题上含糊其辞,没落实“巴人治巴”原则,也没让联合国充分参与,更不是成员国充分协商的结果。
但架不住加沙的人道主义危机太严重了,停火要是再拖下去,老百姓遭的罪就更大了,所以中方才选择弃权,留着后续谈判的空间。
俄罗斯的态度更直接,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批评这决议把加沙交给“运作模式未知”的和平理事会和国际稳定部队,跟“开盲盒”似的,而且没坚定支持“两国方案”。
俄方之前还提过自己的草案,想让联合国多发挥作用,结果没得到足够支持。
从另一个角度看,中俄弃权也是不想把局面彻底闹僵,先让决议过了,后续再盯着美国和以色列兑现承诺,才是更务实的做法。
反观哈马斯,这次是真被孤立了。
![]()
之前还有伊朗、土耳其等少数国家公开支持,现在安理会13个成员国赞成,连不少中东国家都觉得“排除哈马斯参与治理”是停火关键。
哈马斯虽然发声明抗议,说决议是“国际托管”、“割裂加沙”,但没实力、没国际支持,抗议也没多少分量。
陈叔了解到,哈马斯现在不光外部没援助,内部还存在分裂,想保住武装力量、参与战后治理,基本是没希望了。
![]()
决议通过后,特朗普可高兴了,发文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决策之一”,还感谢中俄没反对。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表态支持,可实际上,美以在“巴勒斯坦建国”和“哈马斯解除武装”这两个问题上,分歧还没彻底解决。
更让人担心的是,加沙战后治理很可能变成美国主导的“外部安排”。
国际稳定部队的兵源得以色列认可,资金靠各国自愿捐,后续能不能顺利推进去军事化、能不能保障巴勒斯坦人的权益,都是未知数。
陈叔觉得,只要“两国方案”没落实,巴勒斯坦人没法自己决定命运,加沙的和平就只是暂时的,多方博弈还会继续,老百姓想过上安稳日子,恐怕还得等好久。
安理会的决议给加沙带来了停火和重建的一丝希望,但也埋下了新的隐患。
![]()
美国的主导、中俄的制衡、哈马斯的困境,说到底都绕不开“巴勒斯坦主权”这个核心问题。
只有真正落实“两国方案”,让巴勒斯坦人实现建国梦想,加沙乃至整个巴以地区的和平,才算是有了坚实的基础。
否则,再精密的计划、再庞大的国际部队,也只能治标不治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