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丁能抗衰?近日中科院最新研究公布后,3亿烟民坐不住了。
论文显示,在排除烟草燃烧物的影响后,长期摄入尼古丁的小鼠在进入衰老阶段后存活率更高,这一结果冲击了大众对尼古丁“只能带来风险”的固有认知。但长期被视为成瘾源头的尼古丁,究竟为何会与“延缓衰老”产生关联?
![]()
这项研究由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开展,成果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团队在长达22个月的实验中,为小鼠提供了与吸烟者体内相近、但完全剔除燃烧副产物的纯化尼古丁,以验证尼古丁是否具有影响代谢衰老进程的作用。
结果显示,尼古丁通过调控“鞘-脂–能量代谢轴”,重塑了老年小鼠的能量代谢轨迹,使其呈现出更年轻的生物学状态:活动范围更大,平衡性、协调性更强,行为表现也更接近年轻小鼠。更重要的是,在10个月龄后,实验组小鼠的年龄相关死亡率较对照组降低近40%。
不过,外在变化还只是表象,真正的关键在代谢。
研究人员发现,尼古丁能够通过“鞘-脂–能量代谢轴”调整糖脂代谢与鞘脂代谢,提高了NAD+、NMN等关键能量分子水平,使能量利用路径更加高效,帮助衰老恢复活力。他们认为,正是这种能量代谢的重塑,推动了衰老的延后。
![]()
不过,研究人员反复强调:这项发现并不意味着尼古丁无害。吸烟导致的损伤、成瘾风险依然存在。此次研究的意义在于揭示尼古丁作用的代谢机制,为未来抗衰干预提供新的点,而非为吸烟“正名”。
事实上,从代谢入手的抗衰研究已成为全球科研焦点。尼古丁研究中呈现的“代谢调控—延缓衰老”逻辑,与近年来肠道菌群相关研究的方向高度一致。
2021年,日本庆应义塾大学针对160名平均年龄107岁的百岁老人开展研究,发现这些人肠道中AKK菌等关键益生菌含量高于普通群体。研究指出,这些菌群能够通过分泌代谢物强化肠道屏障、提升免疫反应、降低慢性炎症,而这些底层机制恰恰是延缓代谢性衰老的关键。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科研团队也在这一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以上海原衍生物为代表的团队,以百岁老人肠道菌群为研究基础,经过长期分离、筛选与定向优化,成功培育出国产AKK菌株AKK001。今年9月,在浙江邵逸夫机构的针对肥胖人群的代谢临床研究中,该菌株落地得到有效验证:受试者1个月腰围平均缩减4.3cm,3个月甘油三酯下降超过20%。
![]()
图/AKK001首个落地产品于去年发布
据原衍生物信息,企业率先突破了AKK菌大规模厌氧发酵与稳定冻干的产业化难题,将生产成本降低80%,同时加速菌株制备技术升级,使食品与营养企业能够获得稳定、高质量的功能菌原料。目前已有香港生科企业率先落地相关的代谢改善产品,并受到北上广、珠三角等一线高净值人群的关注与认可。
与此同时,全球抗衰市场也在迅速扩张。根据Precedence Research数据,2024年全球抗衰老市场规模已达730亿美元,预计到2034年将增长至1409亿美元,整体呈现稳定上行趋势。
随着国内科研实力与产业落地能力不断增强,曾经只存在于实验室中的代谢干预手段,正被快速推动至真实消费场景。无论是尼古丁研究揭示的代谢路径,还是菌群相关的能量调控机制,都意味着未来的抗衰方式或将从“对症”走向“重塑底层代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