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转自:健康报
11月18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和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耐药评价专家委员会和中国兽药协会协办,健康报社承办的“2025年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该活动以“立即行动:守护当下,保障未来”为主题,旨在凝聚多方共识,合力应对微生物耐药带来的挑战。
“合理应用抗微生物药物,积极遏制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必然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郑桐森表示,在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我国遏制微生物耐药工作已经取得积极进展。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多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标持续改善,遏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耐药形势总体平稳向好。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副所长单炜力表示,我国积极响应国际号召,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化农产品药物残留治理,推进兽用抗菌药减量化使用。近年来,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从“养、防、规、慎、替”五个方面入手,指导养殖场户实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取得积极成效。今年前三季度,兽用抗菌药专项监督抽检近3700批,合格率超99%。下一步,农业农村部门将联合卫生健康部门,总结“十四五”期间“减抗”工作成效与问题,研究谋划“十五五”时期减少抗菌药使用、遏制微生物耐药的新方法、新手段、新举措。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呈现稳定的小幅下降趋势。自2011年以来,核心数据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下降,从2011年的59.4%下降至2024年的32.5%。全部入网医院中的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11年的55.2%下降至2024年的33.9%,二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11年的63%下降至2024年的41.4%。全国医疗机构感染监测网数据显示,监测单位医院感染现患率从2021年的3.2%下降至1.3%。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细菌耐药整体检出情况呈向好态势,但部分重点耐药菌的防控仍需高度关注。武汉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林丽开指出,核心医院监测数据显示,大肠埃希菌对三代头孢菌素与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且该病原的临床检出比例仍然偏高;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虽检出率呈现下降态势,但整体占比较高,且临床治疗难度极大。他还强调,耐药菌检出率存在时间和地域差异,不同人群间的耐药情况也有显著差别——从婴幼儿、青少年到成人、老年人,耐药菌的分布与耐药率均呈明显差异。这提示,应进一步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监管与耐药菌感染的防控工作。
全国真菌病监测网数据显示,热带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仍处于较高水平,需持续重点关注;与2023年监测数据相比,在我国导致血流感染的真菌中,耳念珠菌的占比呈上升态势,其防控重要性日益凸显。林丽开提示,由于耳念珠菌具有定植能力强、传播力突出的特点,在防控工作中应予以特别关注。
国家卫生健康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耐药评价专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徐英春提示,当前我国侵袭性真菌病防控面临多重挑战。从耐药现状来看,唑类药物耐药趋势上升,新发棘白菌素耐药现象出现,多重耐药、广泛耐药真菌持续存在,且耳念珠菌(及近缘物种)等数量持续增加;针对真菌病感染发生率、疾病负担等核心数据不明确,以及诊断领域短板、投入不足等问题,行业需要加大资源倾斜与技术攻关力度。他指出,临床真菌病存在“认识难、诊断难、治疗难”问题,同时病死率高、疾病负担重。为此,应进一步完善真菌病监测体系,以高质量数据支撑防控决策。
我国是最早发布和实施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的国家之一。202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已将应对微生物耐药作为生物安全的八大领域之一,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明确要求。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农业农村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的《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22—2025年)》,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施策的原则,聚焦微生物耐药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针对性工作举措。随着政策体系日趋完善,遏制微生物耐药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和重大战略高度,形成多部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
当前,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仍存在明显差异。郑桐森指出,要提升整体防控成效,还需进一步强化抗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管理,提高医疗卫生和动物卫生专业人员微生物耐药防控能力,提升全社会对微生物耐药的认识水平。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药事管理研究部主任赵颖波表示,为巩固和提升合理用药水平,相关工作需强化区域协同与经验共享,对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地区开展精准指导与监督;将核心数据医院成熟经验推广至更多入网医院,严格规范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减少不必要使用;通过持续监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品种构成变化,为优化采购与临床匹配提供支撑;健全跨部门、跨科室协作机制,形成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合力。
医疗机构作为遏制微生物耐药的前线力量,也在不断推出务实举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副院长赵成松介绍,该院以多学科协作为核心抓手,确立了三大工作方向:组建多学科治疗团队,为患儿提供个体化精准用药方案;建立专属儿科人群的监测体系,全面掌握临床应用及耐药指标数据;牵头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抗菌药物评价指标与评价体系,为行业规范发展奠定基础。该院力争以点带面,推动全国儿科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落地见效,切实助力医疗质量整体提升。
畜产品生产同样是防控微生物耐药的重要环节。凤集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疾控部主任刘利嘉介绍,该企业正通过品种优化、饲料营养、环境控制、饲养管理和加强防疫等源头措施推进健康养殖,减少疾病发生,从而减少兽药抗菌药使用。食品安全防控的关键在于“精准防疫、精准用药”,这一举措旨在保障食品质量与公众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