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温铁军:只会让农民回乡干农业,你知不知道现在农业是负收益?

0
分享至



现在一聊农村发展,不少人就说“让农民回村里种地啊”。

在很多人眼里,农民回到老家,把土地种起来,既能解决村里没人的问题,地里长着粮食蔬菜,农民自己也饿不着,日子肯定差不了,简直是两全其美。

确实有年轻人试着往回走,内蒙古的黄景贵,农大毕业后干了十几年房地产,2022年带着百万积蓄回了和林格尔县种地。

江西的钟敏和缪睫,从城市辞职回赣南老家建生态农场,不用农药化肥,就靠种生态作物过日子。

这些故事看着让人热血,但真轮到普通农民,情况可能完全不一样——不是所有人都有本钱,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扛住风险。

温铁军的实话

专门研究“三农”问题的温铁军,直接把这层美好窗户纸捅破了:“现在农业是负收益,你让人回去干啥?”



这话听着扎心,但全是大实话,他跑过全国上百个村子,见过太多农民的账本,知道种地到底赚不赚钱。

我们拿最常见的小麦举例,算笔明账,一亩地的种子钱差不多50块,化肥农药得近200块。

信息来源:县城如何留住人?温铁军:发展县域经济,让农民能在家门口打工



耕地、播种、收割请农机,一次下来要150块,再加上浇水、平时打理的费用,加起来至少450块。

要是风调雨顺,一亩地能收800斤小麦,按现在的收购价,卖完能有800块左右,扣掉成本,纯利润就350块。

这还是运气好的情况,要是赶上旱灾、涝灾,或者病虫害,产量一降,再碰上化肥涨价,不光没利润,可能还得赔钱。



经济作物风险更,山东有个种黄瓜的农户,建大棚、买苗、施肥打药,前期就投了快3000块,采摘的时候每天雇人,一个人一天150块。

结果忙了俩月,黄瓜上市时行情崩了,从1.5元一斤跌到5毛,卖的钱连人工费都不够,最后只能看着黄瓜烂在地里。

温铁军调研时还碰到过一个返乡青年,包了100亩地种水稻,前期投了50万,没想到当年闹洪涝。



减产三成,粮食收购价又跌了,最后亏了20多万,只能收拾东西再回城里打工。

温铁军说,核心问题出在“小农户对着大市场”,还有就是“成本比卖价涨得快”。

农民买化肥农药,都是零散着买,根本没议价权,人家说多少钱就得给多少。



卖粮食蔬菜的时候,中间商又压价,两头都吃亏。

而且化肥、农机这些工业产品年年涨价,粮食价格却涨不上去,自然就成了“越种越亏”的循环。

再加上村里物流不方便,拉点菜进城运费就不少,自家种的东西没牌子,也卖不上价,利润就更薄了。

为啥种地赚不到钱?

农业负收益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成本、市场、产业结构,这三道坎都难迈过去。

先看成本,现在农资越来越贵,国际上原油、天然气涨价,化肥农药的成本就跟着涨,最后都加到农民身上。



比如尿素,前几年一吨2000块,现在涨到3000块左右,小麦收割费也从一亩100块涨到120块。

要是租别人的地种,租金也涨了,以前一亩300块,现在有的地方涨到500块,这些钱都得从种地的收入里扣。

信息来源:温铁军等专家对话: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城镇化建设如何推进?



再看市场。农产品价格说变就变,农民根本摸不准。

比如前几年“蒜你狠”的时候,大蒜价格疯涨,不少农民跟着种,结果第二年供太多,价格直接暴跌,好多人赔了本。

而且农产品从地里到超市,要经过好几道中间商,农民卖一斤白菜可能就3毛钱,到超市里就卖到1块5,中间的钱都被中间商赚走了,农民落不下多少。



最后是产业结构,我们现在还是以小农户为主,一家种个几亩地,规模小,效率也低。

种的东西大多是常见品种,没特色,没牌子,卖不上价。

而且很多地方只卖原粮、原菜,没进行深加工,比如玉米只能当粮食卖,要是做成玉米片、玉米淀粉,利润能翻好几倍,但很多农村没这个条件。



反观国外,美国大农场一个人管上千亩地,用机器种,成本低,产量高,还有完善的加工销售渠道,自然能赚钱。

破局的关键

种地不赚钱,不代表农村没机会。

温铁军说,关键是别把农民绑在土地上只种地,要让农业和其他产业结合起来,给农民多找几条路。



现在不少地方已经走出了好路子,值得借鉴。

江苏淮安就是个例子,他们不只是种大米,而是把“淮安大米”做成了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销售,从种地到卖米形成了一条产业链。

信息来源:乡村振兴,对乡村与资本都是机会——访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



全市种了270万亩优质稻,一年产76万吨淮安大米,光这一项就给稻农多赚了3个亿。

除此之外,他们还种蔬菜、养鱼虾,把盱眙龙虾、洪泽湖大闸蟹也做成了名牌,龙虾品牌价值快180亿,大闸蟹也快80亿,农民收入自然就上去了。

把农业和旅游、文化结合起来也不错,湖北广水的观音村,靠着村里的山水和老民俗搞乡村旅游,弄了风车观光园、农家菜体验,还开了电商卖村里的特产。



一年能接待200多万游客,农民不光种地有收入,在农家乐打工、卖手工艺品都能赚钱,收入渠道一下子就多了。

科技和电商也能帮上大忙,秦皇岛抚宁区帮姜农建了恒温仓库,生姜收了先存起来,等市场上姜少了再卖,就不怕价格暴跌了。

他们还搞油蟠桃直播带货,农民直接对着手机卖,跳过中间商,一斤能多赚不少。



当地还有个牧业公司,给奶牛戴智能项圈,监测健康状况,牛奶品质和产量都提高了,效益自然就好。

这些例子都说明,农村不是只有种地一条路。把农业和加工、旅游、电商结合起来,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价值,农民才能真正赚到钱,农业也才能变成有奔头的产业。

温铁军说这些话,不是让大家放弃农村,而是希望大家看清现实。



乡村振兴不是把农民硬拉回地里种地,而是要给农民选择权——想种地,就有好政策、好技术支持,能赚到钱。

不想只种地,也有其他工作可以做,能在村里安身立命。

要做到这一点,就得把村里的基础设施搞好,学校、医院跟上,让农民在村里也能享受到好的生活条件。



同时,多扶持农村的特色产业、电商、乡村旅游,给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政府、企业、社会各界一起发力,给农村投钱、送技术、引人才。



说到底,农村的未来,在于让农民有盼头、有选择。

当农民不用再为“种一亩亏一亩”发愁,不管是种地还是干别的都能赚钱,农村自然会热闹起来,乡村振兴也才能真正实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即使荷兰政府花200亿,光刻机大厂ASML依旧决定搬迁,原因何在?

即使荷兰政府花200亿,光刻机大厂ASML依旧决定搬迁,原因何在?

云上乌托邦
2025-11-06 16:18:45
1969年金日成“翻脸”,派兵向我国进攻,毛主席1个举动化解危机

1969年金日成“翻脸”,派兵向我国进攻,毛主席1个举动化解危机

冰雅忆史
2025-09-05 08:30:34
捅完琉球窝!中国再掀北海道老底,日本80年前埋的雷,炸了

捅完琉球窝!中国再掀北海道老底,日本80年前埋的雷,炸了

策略述
2025-11-18 13:14:08
日经225指数涨幅扩大至4%

日经225指数涨幅扩大至4%

界面新闻
2025-11-20 08:26:39
赵丽颖方发文:希望大家停止传播!不要把镜头对准未成年人!

赵丽颖方发文:希望大家停止传播!不要把镜头对准未成年人!

极目新闻
2025-11-19 07:43:17
中方换上新打法,连断日本3条财路,高市报复来了,自卫队将出兵

中方换上新打法,连断日本3条财路,高市报复来了,自卫队将出兵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5-11-20 15:41:17
日本垄断全球90%!一旦断供中国如何应对?为何他国造不出?

日本垄断全球90%!一旦断供中国如何应对?为何他国造不出?

诗意世界
2025-09-13 18:35:57
李春来同志突发疾病逝世

李春来同志突发疾病逝世

新京报
2025-11-16 19:20:24
游戏大佬徐波的300个娃,是怎么生出来的?

游戏大佬徐波的300个娃,是怎么生出来的?

智识漂流
2025-11-18 15:46:33
穿白制服的空姐

穿白制服的空姐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0-22 07:37:49
邱泽许玮甯婚纱照公开,两人将于11月28日补办婚礼,女方透露想生二胎

邱泽许玮甯婚纱照公开,两人将于11月28日补办婚礼,女方透露想生二胎

鲁中晨报
2025-11-20 11:05:02
燕麦再次被关注!医生发现:早餐常吃燕麦的人,身体或迎来6改善

燕麦再次被关注!医生发现:早餐常吃燕麦的人,身体或迎来6改善

冷眼看世界728
2025-11-20 09:42:35
蒋介石在日记里坦言:重庆谈判放走毛泽东,全是因为这两点!

蒋介石在日记里坦言:重庆谈判放走毛泽东,全是因为这两点!

鹤羽说个事
2025-10-25 11:44:53
中国不需要诺贝尔奖证明自己!

中国不需要诺贝尔奖证明自己!

时分秒说
2025-10-17 15:43:26
“打出来”的尊重!欧美民间对中国的态度已发生巨大转变

“打出来”的尊重!欧美民间对中国的态度已发生巨大转变

荐史
2025-11-13 17:32:00
53岁藤原纪香近照曝光,长相不如方媛,但身材更饱满圆润一些

53岁藤原纪香近照曝光,长相不如方媛,但身材更饱满圆润一些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19 03:53:42
英伟达的好业绩,是小米的坏消息

英伟达的好业绩,是小米的坏消息

36氪财经
2025-11-20 19:30:19
深圳一模特大赛冠军因突破大众审美认知引发争议,有评委发文称“连评分表都没看到”,一联合主办单位回应只赞助了几千块

深圳一模特大赛冠军因突破大众审美认知引发争议,有评委发文称“连评分表都没看到”,一联合主办单位回应只赞助了几千块

极目新闻
2025-11-19 10:38:42
北电校花好漂亮, 身高169cm,体重50kg 美的让人移不开眼

北电校花好漂亮, 身高169cm,体重50kg 美的让人移不开眼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0-27 09:18:12
为什么男人看见漂亮的女人都要多看两眼

为什么男人看见漂亮的女人都要多看两眼

蔚蓝的珊瑚海
2025-10-07 06:55:03
2025-11-20 20:43:00
揽星河的笔记 incentive-icons
揽星河的笔记
最是乱花迷人眼
3121文章数 63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天合光能:与霸王茶姬尚未有任何关联交易或商业合作

头条要闻

天合光能:与霸王茶姬尚未有任何关联交易或商业合作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中央要求增加地方自主财力 有哪些动作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教育
亲子
艺术
时尚
公开课

教育要闻

“水哥”王昱珩自曝女儿对啥都没兴趣!天才爸爸被自创的育儿经…坑了?

亲子要闻

糖果小虫子比美大会

艺术要闻

陈洪绶:花鸟册二十开

这四组绝美的冬季配色,很“暖”!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