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种,也是中国特有的绘画体裁。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间生活记录。本期漫画家寂地的《书中礼物》系列,与大家分享美术史论家、民间美术收藏家王树村先生的《中国年画十讲》。
漫画家寂地分享《中国年画十讲》(03:50)
年画,记录着许多寻常人家的追求与梦想,绘制着朴实的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世界。每个时代的重大事件,常常也会在年画中体现,它代表着烟火气十足的民间生活,有着不可估量的艺术与文化价值。遗憾的是,年画具有时效性,它们不是被新的年画覆盖,就是被丢弃,很少被好好珍藏,许多年画就这样消失在了时间里。
幸好,有位杰出的美术史论家、民间美术收藏家王树村先生,他用了一生的时间,收集和研究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写成了《中国年画十讲》。于是我们通过这本书,看见了年画的历史,以及年画里的人间百态。
年画的绘制方法,一度是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画家开始作画前都特别神秘,关上窗户,拉起窗帘,把外人请出去,画室更是不可踏足的神秘之地。
年画起源于门神,但门神绝不是年画的全部。汉朝开始有关于门神的记载,唐朝时贴门画的习俗已经非常流行。曾经它只是富贵人家或者皇亲国戚的专利,但宋朝之后,随着民间经济的发展,加上版画的印刷和制造业的发展,群众开始消费得起年画了。它就开始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贩卖商品,在民间销售、流行起来。其中一些被销往了日本,启发了浮世绘的产生。而浮世绘又漂洋过海,给了欧洲近代绘画大师们许许多多的灵感,让印象派、野兽派从死气沉沉的绘画风格中脱颖而出,迸发出了全新的生命力。
宋朝流传下来的,最有代表性的一张年画是《货郎图》。推着小车走街串巷的货郎,不光是一个移动的商场,为人们提供有用的东西,还是古代平淡生活中不可多得的娱乐。货郎来的时候,这个十分热闹的画面,街坊邻居都兴冲冲地跑出来,大一点的孩子带着弟弟妹妹嘻嘻哈哈地追逐着他,而货车上沉甸甸的货物让货郎必须用力地倾斜着身体,才能将它停稳,非常得写实细腻,叫人百看不厌。这幅画说明货郎是一种多么受人喜爱和期待的职业。他的推车里,一定也有许多年画,等待着别人的购买,而卖年画的他,被画入了画中,千百年后我们还能看见他鲜活的身影。
![]()
宋·苏汉臣(传)《货郎图》
我们小时候读的连环画,是许多人最初的文学启蒙和童年的回忆,但是没想到它的雏形也是出自年画中,这种年画叫“戏出年画”。其中的一种形式叫作“四条屏”,它就像四条画屏,每屏有三幅,画出一个故事的十二情节。人们除了将它贴在墙上,还糊在窗帷、炕沿、灯面儿上,让它成为居家装饰的一部分。春节贴一张新年画,一家人喜气洋洋地围绕着观赏讨论,和现在我们看春晚的热闹劲儿一模一样。
晚清时期,中国陷入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戏出年画”中展现了许多爱国的情怀,反对鸦片进入中国,讽刺清朝政府的腐朽无能,每年印制数以万计,进入万千百姓人家,对中国新青年的思想觉醒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今天的我们,手机屏幕不断地闪烁,无数信息随时推送过来,但愿我们快速向前的时候,也依旧记得这些古旧事物的珍贵意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