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确诊KRAS G12D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拿着基因报告问医生:“我该用什么靶向药?”医生只能无奈地摇头。如今,这一尴尬局面正被国产创新靶向药RNK08954打破。
在肺癌精准医疗领域,KRAS G12D突变长期占据着一个尴尬的位置——它是非小细胞肺癌中常见的驱动突变之一,却因难以靶向而让患者陷入“有靶点无药可用” 的困境。
据统计,KRAS G12D突变占所有KRAS突变的约26%,最常见于胰腺癌(37%)、结直肠癌(12.5%)、子宫内膜癌(8%)和非小细胞肺癌(5%)。
过去,这类患者只能依赖传统的化疗和免疫治疗,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
图源摄图网(已获授权)
KRAS G12D:肺癌靶向治疗的“顽固堡垒”
KRAS基因突变在癌症中频发,包括胰腺导管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结直肠癌等。最常发生的激活突变是在密码子12(G12)上的单核苷酸置换。
G12D、G12C和G12V是最常见的突变亚型。其中,G12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较为常见,而G12D则在结直肠癌和胰腺导管腺癌中更为普遍。
在科学机制上,KRAS属于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家族成员之一,可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将GTP水解为GDP,在非活性GDP结合状态和活性GTP结合状态之间循环,将细胞外信号转导至细胞内部。
当KRAS发生G12D突变时,会导致MAPK通路的异常激活,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转移。
多年来,KRAS一直被认为是“不可成药”靶点,因其体积较小,表面光滑,导致小分子难以与KRAS结合。
KRAS表面除了GTP结合袋外,没有其他区域可以与小分子结合,但靶向GTP结合袋相当困难。
破冰而出:国产RNK08954的技术突破
RNK08954是一种针对KRAS G12D突变的口服靶向药物,目前正在中国开展多项临床研究。其中一项评价RNK08954在中国KRAS G12D突变晚期实体瘤受试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特征以及初步抗肿瘤疗效的多中心、开放的I期临床研究已启动。
此项研究设计科学严谨,分为Ia期和Ib期两个部分。Ia期主要考察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Ib期则包括三个队列:晚期结直肠癌、晚期胰腺癌和其他晚期实体肿瘤。
在作用机制上,RNK08954采用了创新策略。与传统的KRAS G12C抑制剂不同,RNK08954能够有效靶向KRAS G12D这一“难治”靶点。
曙光初现,国内外KRAS G12D新药疗效不俗
KRAS G12D突变曾被认为是“不可成药”的靶点,但近年来科研界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尤其是针对KRAS G12D突变的新药研发进展迅速,为众多晚期实体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01
GFH375:覆盖多癌种,后线治疗显效
GFH375是一款口服小分子抑制剂,其特点是能够同时靶向KRAS G12D与GTP结合的“ON”状态和与GDP结合的“OFF”状态,从而实现深度抑制。
疗效数据:在2025年ASCO大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针对至少接受过一次治疗后肿瘤评估的22例晚期实体瘤患者,GFH375单药的客观缓解率(ORR)为27.3%(6/22),疾病控制率(DCR)达86.4%(19/22)。
值得注意的是,在9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观察到3例部分缓解(PR)和5例疾病稳定(SD)。在2025年ESMO大会更新的数据中,GFH375在经治的KRAS G12D突变晚期胰腺癌患者中展现了更高的疗效,ORR提升至41%,DCR高达97%。
GFH375在之后进行的WCLC大会上其公布数据为,26名可评估NSCLC(均为肺腺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57.7%、疾病控制率(DCR)为88.5%,其中600mg QD (RP2D)剂量组ORR为68.8%、DCR为93.8%。非常惊艳。
安全性:GFH375表现出可管理的安全性特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呕吐、恶心等胃肠道事件,且多为1-2级。
02
HRS-4642:联合化疗,一线治疗突破
由我国研发的HRS-4642是目前全球研发进展最快的KRAS G12D抑制剂,已率先进入III期临床试验阶段。它采用脂质体包裹技术,通过静脉给药。
疗效数据:在2025年ESMO大会上公布的Ib/II期研究结果显示,HRS-4642联合吉西他滨和白蛋白紫杉醇(AG方案)一线治疗KRAS G12D突变晚期胰腺癌,确认的ORR达到了63.3%,DCR为93.3%。此外,6个月的无进展生存(PFS)率高达89.3%,疗效显著优于传统化疗。
安全性:研究中无患者因不良事件终止治疗,安全性整体可控。
03
zoldonrasib:高剂量展现令人鼓舞的初步抗肿瘤活性
在2025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KRAS G12D抑制剂zoldonrasib(RMC-9805)在KRAS G12D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表现出令人鼓舞的初步抗肿瘤活性。
研究结果显示,在接受1200 mg QD zoldonrasib治疗的NSCLC患者(n=18)中,客观缓解率(确认缓解或待确认)高达61%。初始反应的中位出现时间为1.4个月,疾病控制率达到89%。
综上所述,Zoldonrasib在KRAS G12D NSCLC患者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初步抗肿瘤活性。在纳入多种肿瘤类型的1期研究中,所有剂量水平的耐受性均可管理。
患者招募——寻找适合的受试者
对于标准治疗失败的中国KRAS G12D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RNK08954临床试验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治疗机会。
根据临床试验信息,主要入组标准包括:
1.经肿瘤组织基因检测携带KRAS G12D突变,标准治疗失败、不耐受或不适用标准治疗、或无标准治疗方案且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实体肿瘤受试者;
2.按照RECIST v1.1标准,至少有一个可测量的肿瘤病灶;
3.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态评分0~1分;
4.预计生存时间不少于3个月;
5.有足够的血液系统和终末器官功能。
排除标准主要包括: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或活动性CNS转移肿瘤(经过治疗且稳定的可考虑入组);在首次给药前2年内患有除入选诊断外的恶性肿瘤病史(某些已治愈的早期癌症除外);既往或正在接受过任何KRAS G12D抑制剂或泛KRAS抑制剂治疗者等。
患者需要准备和提交的资料包括:病理报告、基因检测报告、入院记录、出院小结、CT/MRI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传染病检查、心电图报告等。
未来展望:KRAS G12D靶向治疗前景
RNK08954的研发代表了国内在难治性靶点创新药物领域的重大突破。与进口药物相比,国产创新药更符合中国人群特点,且未来一旦获批上市,可及性更高。
除了单药治疗,未来RNK08954与免疫疗法、化疗和靶向疗法的联合应用也是重要的探索方向。
科学研究表明,联合治疗策略可能进一步提高疗效,克服耐药性问题。
随着更多临床数据的积累,RNK08954有望填补中国KRAS G12D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空白,真正打破“无药可用”的僵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