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大学毕业到2023年,一直周转在“大厂”这个看似光鲜的糖果屋里。那时候以为大厂机会遍地,真正进去才发现,大家都像围着3.75绩效转的牛马,在不同项目间疲于奔命,次次加班到深夜。每次看着打车软件上“排队50+”的字样,我都在想:到底是什么样的未来,值得我错过一整年的四季风景?
到浙江做外贸后,我才发现这里的创业氛围和北上广深完全不同——这里的打法更直接、更生猛。我接触到不少做外贸的老板,身价从几百万到几个“小目标”,但每个人都出奇地接地气。
我逐渐意识到,我并不是讨厌工作,而是厌恶坐班、开会那种不自由又低效的形式。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大厂人也开始转型做外贸,但赚钱的逻辑早已不是过去那种“开个店等订单”的模式了。
我有个朋友达达,原来也是大厂人,2021年跟男朋友来义乌创业。他们从切入,跑直播和图文,把流量、转化、交付做成闭环。起步时只是一个小单间、四部手机、两个人,现在年收入已经突破150万。
但外贸不是光靠勤奋就能做好的——关键是要看得清市场在哪里、趋势往哪走。
有个36岁的创业者,在家专门隔出一个房间,用AI工具做外贸服务,帮客户解决产品描述、多语言客服、甚至是市场分析的问题。每天只工作3-4小时,客户却源源不断。
更让我开眼界的是3D打印领域。有人在Thingiverse、MyMinFactory这些国外设计平台找热门模型,稍作优化就上架到Etsy等定制平台,一份卖7.99美元,现在月销售额堪比一辆su7 Ultra。
这些案例背后,其实都指向同一个核心:外贸生意的本质是信息差,而信息差来自于对海外市场的精准洞察。
你可能会问:我怎么知道国外什么好卖?哪个市场有需求?
这正是我想分享的关键——专业的外贸人早就开始用海关数据平台来消除信息不对称了。通过分析真实的跨境贸易数据,你能看到哪些产品正在热销、哪些国外采购商在主动寻源、竞争对手的出货节奏如何。这些数据在过去只有大公司才能获取,现在通过一些海关数据平台,个体创业者也能轻松掌握。
往常有海外朋友问我:“分享日常生活真的有人看吗?我觉得很平常。”
但事实是,中国有10亿人没坐过飞机,2024年统计显示本科学历只占全国人口的4%。你习以为常的海外消费习惯、市场趋势,对很多人来说就是宝贵的信息差。
做外贸赚钱,本质上就是发现需求、组织供给、从中套利。而海关数据平台能帮你精准找到那个“差”在哪里。
#外贸开发 #外贸人找客户
#海关数据 #外贸 #外贸经验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