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一天天冷下来了,今年降温来得特别急,不少地方的农活因此被打乱了节奏。
秋收是一年中最关键的时刻,无论寒风来得多突然,农民朋友都得抓紧把庄稼收上来,辛苦一年,不能白搭。
可在大规模种植里,为了省工、省时,有些“附带长出来的东西”——农户根本不上心,甚至直接倒沟里。
今天要说的,就是一种被大量忽略、却很有价值的“宝贝”: 山药豆(也叫零余子)。
![]()
一、山药是宝,山药豆也是宝,但却经常被大量丢弃
我们吃山药吃得多,但真正见过山药长相的人并不多。
山药地上是藤蔓,藤蔓上长着一粒粒的小疙瘩,这就是 山药豆(零余子)。
吃、味道香、营养好——却常年被当成“垃圾”扔掉。
为什么呢?
二、山药豆太小、太费工,农户“嫌麻烦”
山药豆长得像小黄豆、小黑豆那么点大,要吃的话,第一步就得——剥皮。
剥一碗山药豆的皮,大概要花半个小时甚至更久……这让忙惯了的农民朋友根本没时间折腾。
加上山药豆不如山药赚钱,大规模种植户索性不收,割藤的时候一起倒沟里,省事、省工、省时间。
三、为什么必须清理?不然来年会变成“麻烦不断”的野山药
很多人以为:“丢在地里,让它自己烂掉不就好了?”
其实不行。
山药豆一旦落地,很容易发芽。但这种“自生的小山药”:
❌ 个头极小
❌ 形状乱七八糟
❌ 地下根茎毫无商品价值
更麻烦的是:
它们会和新种的山药抢肥、抢水、抢养分,就像杂草一样影响来年产量。
所以种植户必须提前清掉,否则收成就要受影响。
四、沟里被倒掉的山药豆,却被村民“当宝”抢着捡
每年山药大户挖山药前,都会把这些藤蔓、山药豆统一倒到沟里。
附近村民一看机会来了:赶紧提着袋子去捡。
早到的人甚至能捡回去几十斤。
为什么大家这么喜欢?
因为在普通人的餐桌上,山药豆很稀罕,能吃上一顿就算是“尝鲜”。
有的人把它晒干存着,有的人拿去送亲戚,老人们更是宝贝一样地留着煲汤。
五、山药豆不只是好吃,还是老中医常用的“零余子”
山药豆的作用可不小:
① 食用价值
- 可炒
- 可煲汤(鸡汤最香)
- 可做糖葫芦
- 也可蒸着吃
口感粉糯、香味浓郁,比大山药味更“紧凑”。
② 药用价值
中医里称它为“零余子”,晒干后入药:
✔ 补虚
✔ 健脾
✔ 益肾
✔ 提气力
对中老年人而言,是一味实实在在的传统滋补小食材。
六、山药豆虽小,却是实实在在的“被忽略的宝”
说到底,农户丢山药豆,不是因为不好,而是因为:
- 太小
- 太费工
- 不如山药本身赚钱
- 市场需求小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它却是一个兼具营养、滋补、口味又好吃的食材。
写在最后
亲爱的朋友们,您吃过山药豆吗?
您觉得它比山药好吃还是差点?您们那儿的山药豆是被丢掉,还是有人会专门收集?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您的亲身经历,也让更多朋友认识这个“被遗忘的小宝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